※ [本文转录自 studyabroad 看板 #1L_ruuAS ]
作者: shawncarter (Duffy Huang) 看板: studyabroad
标题: [录取]欧洲IESE MBA
时间: Mon Sep 21 09:32:37 2015
Program : IESE Business School MBA
GMAT : 710 (V:38 Q:49)
ibt Toefl : 97 (R:26 L:29 S:19 W:23)
Education : 台大政治学士 (GPA:2.7还2.6左右 太烂了不想查)
AGE : 30
Work experience : 当兵一年+台商电子业务工作三年+外商电子业业务两年
同时负责两家世界Top5的OEM
Recommendation : 直接主管*1 / 客户*1
前言:
其实早就想动手写这一篇了,
作为一个从大学时期就偶尔看板但是老是被各个神人的神录取文吓跑的版众,
我希望能够给那些GPA不高但是又想出国唸书的人一些希望。
MBA申请一直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有非常多的选择要做,
所以我也想把我一路走来的感想和其他台湾人申请者分享,
毕竟越多的台湾申请者代表越多的台湾学生,
越多的台湾学生也意味着一个更强大的台湾留学生社群,
越强大的社群存在,台湾人在国际工作竞争场合中也就更有利。
另外我也想稍微分享一下为什么选择IESE的原因及这两个礼拜在学校上课学习的感受,
所以这篇文章可能会有点长。
申请MBA动机:
台湾的低薪资水平,缺乏晋升机会的就业市场。
这是最大动机,台湾整体经济状况让我这代人非常辛苦。
因为台湾不够国际化,产业转型失败导致大家都只能坐吃山空。
我不想要我的生涯一直在这个衰退的市场中挣扎,
除了出去闯荡之外我其实没有别的选择。
当然我可以直接想办法找国外的工作,
但是靠Soft Skill吃饭的我缺乏国际工作经验和教育背景实在没有太多优势。
仔细思考和参加不少Coffee Chat之后,
我开始相信MBA可能可以给我本质性的改变。
考试心得:
我是先考GMAT再考托福的,
因为GMAT可以保存五年,我就利用转换工作的三个月空档把GMAT考起来放。
原本以为考完GMAT的我托福应该不会太难才对...
没想到最后还是一直在口说上挣扎。
GMAT我去了一家很主流的补习班,
老实说课程本身对我一点帮助都没有,
老师都只Focus在解题技巧而非真正改善你的解题能力。
不过很有趣的是,我在整个准备GMAT的三个月里给我最大帮助的是读书会。
我原本一点都不相信读书会这种东西,
但是因为补习班有协助成立读书会所以就顺势加入想说如果没用就退出。
第一次招开读书会的时候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要怎么办的时候,
我下了一个很重要的决定:我要负责领导整个读书会。
也许是因为有了几年社会经验,只要能够达成目标的事情我就会去尝试,
相较于当时几个还在学校的战友来说,我更勇于站出来去主导事情。
最后我们的读书会运作得很成功,一起把原本觉得不可能写完的OG连详解都检讨完了,
几个战友也成了很要好的朋友。
托福我挣扎得很严重,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工作的因素,
我没有特别好的成绩所以我也就没办法给太好的心得了。
申请与面试心得:
当初选校的时候会找到IESE其实是因为我高中好友早了我一年来读。
他给了我相当多的学生才会知道的讯息,
而且因为我们的交情相当深厚,所以好的坏的他都讲得很清楚。
这个部分的资讯对我在选校的帮助相当大,
甚至对我的面试我相信也起了很大的作用。
所以我会建议有想要读MBA的学生,
应该勇于和不同的人接触讨论发问,
因为有太多资讯只限于特定群众之间流传,网络上的资讯常常过时且皮毛。
不管多辛苦,只要稍微有兴趣的学校办Coffee Chat就一定要去,
这是除了既有的Networking之外一个最直接可以得到第一手讯息的地方,
也能让你提早开始习惯MBA必备的Networking场合。
申请是一个很漫长且痛苦的经验,
一边工作一边申请是一回事,
但是自我质疑跟不确定性才是真正最大的痛苦。
推荐信的部分,
请找和你工作最相关的两个相关人写,
以我个人为例,我就是请我直属上司和客户端的PM写。
保持和直属上司的良好关系相当重要,
很多学校都是指定由直属主管写推荐信。
要不要请顾问或是Editor?
我个人没有请,所有的事情自己想办法搞定,
不懂的事情就去发问都能够得到答案,但是得到的答案还是要自己判断。
英文写作能力没有很好,不过自己多Review几次也不会写出个错误百出的文章。
这是一个MBA学生乃至于职业人士都应该做得到的事情,
但是问题出在你不一定有空做。
顾问的价值就在这里,
只要你自己没有过度依赖顾问,我觉得请顾问不是一件坏事。
不过我整个申请过程,
从考GMAT到写Essay,都不断地学习到很多事情。
例如说考GMAT的时候我就理解到这个考试的设计有多Smart,
写Essay的时候你可以包装很多事情,
说一些你自己都不相信的话,但是你也可以选择认真思考自己真正的目标,
好好地规划自己的生涯。
申请过程本身就是给申请者的学习机会,
这点认知是我很大的收获。
面试心得:
我IESE丢的是最后一轮,
其实机会相当不好,但是因为工作的问题所以我一直到五月多才丢出申请。
奉劝各位申请者不要拖到最后一轮,
因为最后一轮要申请奖学金的机会也相当差。
IESE台湾学生比例相当高,
可能因为过去校友的表现都不错,所以学校对台湾人的偏好度很高,
在我面试之前已经有八个台湾学生录取了,
我们在学校九个录取者占了学校的2%左右,虽然听起来不多,
但已经是学校Top 10的国籍,由此也可以看出IESE的Diversity.
(注:中国*9/香港*2/日本约20人/西班牙人20%)
面试我的是Base香港的亚太招生负责人,
很不巧的是和其他台湾在校生及录取者的面试官都不一样!
我几乎问不到任何相关面试经验,只知道我的面试官非常会挑战面试者,
每一个问题都相当直接而且只要他有兴趣就会深入追问。
我也只能靠着自己过去工作面试的经验和业务工作的一些沟通技巧去准备。
你可以想像我当时收到面试信很高兴,
但是越是深入了解状况越觉得险峻的心情。
我的面试是Face to face的面试,在六福皇宫的Cafe面试。
因为恰巧在我面试的隔天IESE有参加一个台湾的Event,
所以招生官飞来台湾顺便面试我和其他台湾申请者。
面试的问题会照你的答案产生变化,
建议面试者自己想想看工作经验里是否有什么可以突显你人格特质的“故事”
一般那些标准面试问题更不用说了,
务必想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答案然后再想清楚呈现的方式。
我一直都相信面试应该要回答自己真正的想法,
这样才不会在被深究的过程中被看破手脚。
除了面试之外IESE还有一个Assessment Day的活动,
虽然不是强制参加的,不过一般都会建议还是参加,
尤其是前几轮都有为亚洲申请者举办新加坡的场次,
除了学校可以加深对你的认识之外你也可以深入了解学校的文化和上课方式。
选择IESE的原因:
1.Ranking
MBA老实说,排名还是很重要的,因为不管是亚洲人还是西方人,
大家一讲到MBA第一个拿起来看的还是Ranking.
普遍来说在大中华区美国学校的名气是远胜过欧洲学校的,
但是回头看看有做世界排名的媒体如Econiomist, Financial Time,
IESE的排名都相当好,
在最新(2014)的Economist里面IESE排第五,Financial Time 2015排第七。
2.Diversity
相较美国学校动辄七成上下的美国学生,
三成的国际学生里面还有很多都是美国出生长大受教育的伪外国学生,
欧洲学校的学生多元化程度是相当丰富的,
如前所述,我们有高达八成的国际学生,
但是整个学校并没有所谓的主流族群。
彼此之间的气氛是相当尊重文化差异的,
也因为这样的气氛让彼此都会更愿意去分享自己文化的特别之处。
而且学校里非常多背景雄厚及经历显赫的学生,
到处都是Family business出身的学生,
而他们全部都是和你一起读书开会学习的同侪战友。
这些人根本不是平常一般人可以接触得到的对象,
现在就坐在同一个教室一起学习,同一个party里跟你喝酒聊天,
也许你最后根本不用找工作,因为你同学的家族企业已经给你offer了。
3.Learning & Classroom experience
不像有些学校管得很松,
IESE对学生的要求相当高,
每一堂课基本上都是Case Study,
教授会说笑话,但是绝对不会浪费时间讲闲话,
当教授走进课堂的时候都是假设每个学生已经把动辄二三十页的Case读完并且分析完成,
一旦教授开始带动课程,你会感觉到自己正在很快地受到每个同学发表的意见的刺激。
套句我在学校里听到的话:
我们的MBA学生付这么贵的学费不是为了来课堂上一无所获的。
每个学生也一直充满挑战和学习的精神,
你没有无聊的时间,因为很多课堂对于参与发言发问的给分比例都很高。
最疯狂的是IESE一天要读3个Case,
如果你不想在课堂上像个笨蛋讲些蠢话,你一定要好好准备Case.
想要轻松玩乐两年的人,IESE不适合你。
但是这样高压的环境不是只有你会感受到压力,
所有人都会被带动,当你在课堂上说了一个很棒的意见,
同学下课来跟你握手赞扬你的时候,那样的成就感简直难以言喻。
而当别的同学在一个你想都没想过的地方提出一个尖锐的问题,
你才发现身边每个人都在使出全力竞争跟合作,让每个人都能有最多的收获。
4.Teamwork
我知道,每间学校都强调团队合作有多重要,
但是IESE透过制度让每个人学习。
IESE会依照背景和国籍去分配一个八人小组,
而这个小组就会是你未来一年之内所有科目的组员,
不管你们相处得好或不好都不能换人,
这个设计的逻辑,据我的理解,是为了帮助学生适应国际化的职场上,
如何和不同的背景,国籍,性格的关系人合作的制度。
同时这个制度也对我们语言相对弱势的亚洲人有好处,
你不会躲回自己的舒适圈和一些背景相似的人组Team.
例如说我的组员国籍背景如下:
德国 汽车工程师 说德语英语西语
美国 非营利组织财务顾问 说阿美尼亚语英语西语法语
西班牙 MBB顾问 说西语英语法语
西班牙 律师 说西语英语
墨西哥 财务顾问公司创办人 说西语英语
巴西 政治公关公司高阶主管 说葡语英语西语
印度 软件工程师/PM 说英语
组员的背景和国籍都相当多样性,
工作开会起来效率非常惊人,
每个人对于自己被分配的部分都不想输人.
5.Undervalue
大家都会说,读MBA是一种投资.
既然是投资,那么报酬是很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
目前在美国学校,亚洲人的GMAT面临很严重的inflation,
因为大陆和印度的申请者太多高分的人想要留在美国工作,
所以造成美国学校对亚洲人来说比五年前十年前标准更高更难进,
而移民政策紧缩也造成美国的工作签证难拿,公司也不倾向招聘国际学生.
反观欧洲,因为还没有像美国一样挤满了中国印度申请者,
一样的GMAT成绩和Profile被Value的程度是不一样的。
可是随着欧洲名校在亚洲活动越来越频繁,认知度开始提升之后,
欧洲名校在亚洲学生的GMAT录取标准上也开始有向上的趋势,
而当一个学校在亚洲学生素质提升之后,
这个学校在整个亚洲Alumni的Networking肯定也会变得更强大。
毕业后留在欧洲工作也相当常见,毕竟IESE在欧洲的名声和Networking无庸置疑。
台湾毕业校友在近几届内都有很多成功的例子包括:
Amazon卢森堡欧洲总部,雀巢瑞士总部,花旗伦敦等等的offer,
就算回到大中华区的人发展也都很好,
包括微软/IBM/Lilly/Mckinsey等都有台湾校友在里面拿Globalpay的offer.
选校是重大投资,你个人的能力和手上的成绩就是你的筹码,
选择一个本质相当好的投资标的但是市场价格被低估的对象,
正是一个价值型投资人的成功要诀。
而且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在美国唸名校MBA的学费和生活费合起来,
五百万台币跑不掉,而西班牙的生活成本较低加上学费IESE也还维持在相对合理的水平,
我整个学位的总成本甚至是三百多万台币而已。
6.Barcelona
巴塞隆纳作为著名的观光城市,
本身就是一个天气舒适,食物美味,文化/建筑/艺术都十分丰富,
足球队就不用提了吧!(注:学校就在内马尔家附近)
夜生活和放松的气氛正好是舒缓日常高压的MBA生活最好的平衡。
最重要的是西班牙人生性亲切友善,种族歧视的问题可以说是从来没听过。
而且BCN到邻近国家都相当方便,
廉价航空一张机票含税八九十欧元来回巴黎 伦敦 柏林非常常见,
读两年书玩个十几个国家绝对是相当正常的事情。
选择一间学校最重要的是工作/学习,这是很清楚明白的事情,
但是难得有机会在国外生活,
找一个值得你细细品味的城市肯定会是人生中很特别的回忆。
就我个人的偏好来说,
比起鸟不生蛋的乡间,读MBA还是比较适合在一个多元文化的城市好。
总结:
老实说我来学校之前还是忐忑不安,
担心如果我做错了选择怎么办,
可是仅仅两周时间我的疑虑已经烟消云散,
取而代之的是我希望能够为IESE这个Community招募更多更优秀的台湾人加入。
IESE在课业和Teamwork的要求很高,
正好适合缺乏上课互动及发言的台湾学生训练的机会,
多元化的环境也能确保不需要面对特定族群多数凌驾少数的不公平,
对等的地位让你的经验和意见都受到尊重,
也更能鼓舞不善口语表达的台湾学生积极发言。
请注意,我此篇发文纯粹基于我个人的意见和感受,
完全跟IESE官方或是任何校友会无关,
所以只能代表我个人想法和立场。
如果有什么跟IESE相关的问题也欢迎用Mail(不要寄站内信我不方便回)来问我,
我是IESE Class 2017, Andy Huang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