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如何定义成功

楼主: airturtle23 (三只小猪)   2015-03-30 16:25:42
原文出自:
http://mbacareerfitter.blogspot.tw/2015/03/former-nshmba-career-counselor-taking_30.html
如何定义成功
还记得小弟当年侥幸当上美国最大MBA征才会NSHMBA的官方职涯顾问,
也是史上首位华人顾问,咨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MBA毕业生如何求职。
当时在会场上,有遇过刚从雷曼兄弟倒闭前出来的西班牙裔华顿学生,
在进修MBA前做过两百多份企业评价分析报告;
也有遇到NASA供应商出来的西北老美MBA,在进西北之前,曾经根据NASA的五年计划,
替公司写过一份四百页的白皮书;
也遇过IBM印度来的西北MBA毕业生,MBA前从菜鸟工程师做到资深经理只花了六年,
而他老兄履历表上每个工作的第一条就是“18个月(甚至9个月)内升迁至下个管理职位”!还遇过一位26年经验的委内瑞拉经济学家,身兼教授的他想从征才会上转换管顾东家,两页密密麻麻的履历让人都不知从何看起,甚至不知道是谁在咨商谁!
当时令我好奇的是,这些人在当下的成就,就已经让世界上的多数人望尘莫及了,
应该已经算人生胜利组了吧?为什么他们还要念书、还要转职找更好的工作呢?
难道他们这样还不算成功吗?那究竟怎样才算成功呢?
当然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人比人气死人,而对成功也是自由心证,每个人都有不同解读。
而小弟提出的也只是从生涯咨商的经验角度出发,不见得就是对的,开放讨论。
然而,就专职从事生涯管理专业至今将近十年,咨商过少说二十国、数千人的经验,
归纳出一些解释。而这与小弟近日所接触到的个体心理学家阿德勒的思想,
有许多的刺激火花,也能将生涯管理角度诠释得更完整。(可参见“被讨厌的勇气”一书。)
成功应该是“当下的自我价值认同”。
时间是不断前进的,人也会经历生老病死的循环,而如何在有生之年追寻成功,
就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基础论调,这些定义完全在于当下个人内心的解读。
有的人觉得进入麦肯锡、谷歌、苹果等顶尖企业就是成功,这是基于社群之中的竞争而言,
有人期望成为人中龙凤,然而在竞争关系之中,将难以产生信任,
而这样的人生也会因为时间的经过,而因为光环的变化而肯定或否定人生。
也有人觉得钱多事少离家近是成功,这原本就是思想的自由,
不是谁叫你不能这样想,就只能甘于被洗脑。
然而,那些顶尖企业也是人创出来的,而被人奉为消费性电子之神的贾伯斯,也已经上天堂了。
而由于时间会一直过下去,就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说法,
若是以人与人之间的竞争关系来定义成功,就会出现“复仇循环”,
就像当年球王费德勒一反谦逊常态地夸下豪语,在对决前酸了“英国希望”安迪穆雷,
说英国球员要等十五万年后才可能拿下胜利。
虽然当年费德勒一如预期拿下了冠军,但近年因为运动生涯年事已高,
体能的快速衰竭造成近年已难以匹敌这位英国希望。
由此可知,成功难以用人际间的竞争来做定义,
否则从没拿过NBA冠军的飘发哥奈许或是恶汉巴克利,
难道他们的运动生涯就失去意义了吗?当然不是的。
而假以时日,正值体能巅峰的穆雷也有年华老去的一天,
难道就这样长江后浪推前浪,复仇个没完吗?当然也不是的。
由此对照小弟当年在美国征才会上的咨商经验,
当时曾好奇询问了刚从雷曼离职、进入华顿就读MBA的西裔帅哥,
问说他是怎么录取号称“Magic 7
作者: Dayeah (!!)   2015-03-30 22:52:00
感谢分享~受用无穷!
作者: g100 (找到自己的路)   2015-04-06 10:28:00
作者: blackmaria   2015-04-11 21:31:00
感谢分享!
作者: ryson   2015-04-12 02:39:00
感谢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