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美国MBA校友访谈实录-USC

楼主: madamespicy (madamespicy)   2014-12-31 09:48:58
转载至http://madamespicy1002.pixnet.net/blog/post/247028152
访谈各校MBA校友的最初的想法,是因为辣椒夫人也是MBA的过来人,觉得若有更多校友分
享他们的经验,真是美事一桩。只可惜忙碌的校友往往没有太多时间来写文,可能像MBA
毕业后就被关在101大楼里的我一样,想分享却力不从心。正好现在我到加州,成了念
UCLA MBA老爷的陪读, 的确有些“美国时间”,才开始用访谈的方式撰文,将更多校友
的经验分享出来。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考虑花几百万投资在MBA的同学,有权力知道更多
MBA的细节。就像我们来加州后才发现,美国各校MBA的状况和我们过去在台湾的理解很不
同。
每一个MBA program都有不同的特色,而每一位校友的经验也都是独特的。相较于访谈在
学中的MBA同学,偏重申请经验和学校现况的分享,本篇访问于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USC) Marshall School of Business毕业,MBA后在日本工作六年的优秀校
友Mark,将以他在职场历练后的角度,来回顾 MBA的经验。
在台湾出生、加拿大求学的Mark在MBA前,有着在两地的工作经验。2008年毕业于USC的
Mark,MBA前在科技公司担任工程师,当时工作上有些瓶颈,而希望借由MBA的历练,在职
涯上有提升和转换的机会。在USC校友的介绍下,Mark找到位于日本、电子相关产业的
intern工作,该公司每年有固定的global recruitment program,之后也顺利拿到
return offer。毕业后的Mark,从MBA前偏技术性的工作,成功转换至Business Strategy
领域,负责电子商品于国外市场的规划与开拓。
辣椒夫人对于USC印象最深的,是校友的热情。Mark说校友connection的强大是USC的特色
之一,开放与互助的气氛蔚为一种风气。校友之间的紧密连结,对于资讯的交流上有很大
的帮助。
相较于某些M7学校因为地缘或校友等关系,有比较显著的focus(例如Columbia在banking
与 finance较强),USC则较为多元,没有非常集中的focus。但相较之下,因为位于西岸
,在 entertainment 和 high-tec 产业有较强的网络;以地域来说,校友的network以
L.A.(或加州)与亚洲特别强大。但Mark也不讳言,学校没有明显的focus有着一体两面的
缺点,当USC的同学竞争banking等特定领域的工作时,校友的network可能就不如其他更
focus在此领域的学校。
Mark认为他从USC学生的多元性中受益良多。USC硕士部的国际学生人数达全美之冠,在
Marshall MBA program,Mark认识了不同背景的同学,而这些同学未来想做的事也很不一
样,不只侷限于Banking或Consulting。他提到有位同学在MBA前是靠玩扑克牌赚钱的
professional poker player,不同背景同学间激荡出的火花,是Mark在USC的惊喜发现

令Mark印象深刻的还有USC著名的必修课程-PRIME program,一年级的学生有机会踏出美
国,为太平洋沿岸国家的中大型企业进行consultancy projects,在课程结束前学生需要
亲自到该国家,对企业高层进行简报。Mark当年program从十二月一直进行至隔年的五月
,同学还得同时应付基础课程与暑期实习的recruiting,Mark说这个经验让他更能掌握每
件事情的优先次序。
Mark最后分享了他MBA求职的经验,提到USC的network的确比较侷限于 L.A.和加州,许多
的国际学生会觉得和自己在MBA前的期待有一段落差。以Mark自己的经验,他在日本的实
习工作是在校友的介绍后,自己努力去争取的。除了履历面试等基本训练外,学校
career center 对于国际学生的帮助有限,主要是资讯的分享,例如提供美国当地愿意雇
用国际学生的企业名单,剩下的努力还是要靠学生自己。
国际学生在美国就业的一大障碍,就是取得雇主赞助的工作签证。工作签证的情况大致分
为两类,一种是某些企业每年有赞助工作签证的固定名额,另一种是case by case。By
case的公司在征才之初可能不打算赞助国际学生,但是某些国际学生积极争取,说服公司
自己是不可多得的优秀人才,最后成功争取到公司的赞助。台湾学生一般没有这么勇于争
取,所以Mark建议同学可以尝试更积极地去争取,向公司展现你的企图心,虽然不一定会
成功,但不试永远没机会。
回顾USC的MBA经验,Mark觉得最大的收获,包括和不同背景同学的相处经验,让他在现在
的工作上,和各国菁英交手与为公司开疆辟土上,更了解如何应对。而PRIME program的
经验,培养他在多项任务中,掌握重点与化繁为简的能力。Mark对正在申请MBA同学的建
议是,好好想思考”Why MBA?”,并且开始想像与规划自己五至十年的生涯。而就算是就
读名校,也不要对学校对求职的帮助上有过高或不切实际的期望,要做好自动自发的心理
准备。
非常谢谢Mark的热心分享!如果对于在日本工作有兴趣的朋友,欢迎浏览他在Work Life
in Japan的网志http://www.worklifeinjapan.net/
想了解更多MBA或美国生活的朋友,欢迎加入辣椒夫人脸书
http://www.facebook.com/madamespicy
兴趣将MBA经验分享出来的MBA校友,欢迎联络madamespicyusa@gmail.com
作者: icyhacker (紫灵泱狐)   2013-01-01 11:37:00
推!!!
作者: aaronmin (Invisible Cities)   2013-06-15 01:43:00
推 Marshall
作者: merquise (大金至锋)   2014-12-31 13:38:00
推第一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