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图文版: http://ppt.cc/SGkc
(原 po 委托代 po)
路遥知马力 - 规划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
从开始考GMAT、TOEFL、研究学校、参观学校、
准备申请资料、写Essay、面试到等结果出来,
这一年长的像过了三年一样。申请上Wharton后,
许多人都好奇问我,如何从一个非传统名校的淡江毕业生,申请到M3的学校?
在分享前,我想先说,这真的没有捷径。
我高中就读名校女中,大学联考失常落在淡江,
也因此让我有机会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规划,
思考该怎么从大学开始去优化自己的履历、提高与名校大学学生的差距。
因此,从大二起,我每年都设下明确的目标,
像参与知名企业至少一年的实习、打工,进入贸协受训、充实语言能力,
申请国际投行实习机会等,并透过每段经历,厘清自己短期、长期的方向。
进入职场后,我比别人更专注和努力,在外商传播集团的公关分支工作,
我把握每个机会、压缩学习时间,三年工作经验算短,但一年一升迁,
有很清楚的职涯进程,同时也透过服务较具争议性的产业客户,
成功发展出与其他团队不一样的专业。而我相信这些累积的经验与能力,
对申请都非常有帮助,并不是真的一蹴可几,
如口号一样“从淡江到Wharton”这么神奇。
当然,这申请一年里的努力也很关键,大多数人短期内就要出国,
不适用长期的规划,因此,对于申请的过程,我会给的几个分享与建议是:
了解所需要的资源、找到最适合的学校
申请MBA其实是个很好的机会,让你从头到尾好好检视过去几年的历程、
认清自己的优劣势,更去认真思考短期、长期的职涯目标,
了解自己需要什么资源、想从学校得到什么。排名仅管无可避免的
成为每位申请者的参考因素,但在排名和各个相似的网站背后,
其实每所学校都拥有不同的专业与文化,哪间学校最适合、
能跟个人申请做最紧密结合、能真正帮助到未来职涯发展,
才是在第一阶段最先要深入了解的。
我个人非常建议飞一趟去参观,身处在校园环境里,
最能清楚帮你感受一间学校。举例来说,
我参观的三间学校Wharton、Booth和Ross都强调Collaboration
(是真的,请别怀疑),但实际坐到教室里、观察学生互动,
就会发现Collaboration还是有分程度、分情况,
而哪种是你最喜欢的,只有实际体验才会知道。
在去之前我也犹豫很久,毕竟所费不赀,更从来都不觉得所谓的
“Culture fit”会是个问题,但最后走这趟的收获真的超乎想像。
如果有时间、预算上考量,Info Session或Coffee Chat一定要参加,
校友们都非常乐意分享,也可以让你约略感受到这间学校社群的特质。
更重要的是,无论是飞过去或参与活动所得到的资讯,
也都能帮助之后的申请与面试。例如,MBA重视的不只是学业、求职,
课外活动也是一大重点,究竟哪些Initiative或Clubs最热门、
学校最重视、有什么资源、活动或专案,
就不是从网站上大同小异的介绍中能完全了解的。
选择最适合的顾问、做好最充足的准备
决定学校后,瞄准学校要求、自己现阶段还能补足的地方全力去努力,
GPA低就把GMAT冲高(之前分享过GMAT考试心得),托福门槛就尽力达到,
有位前辈说过努力可以完成的事都不该成为阻碍,更不建议抱持侥幸的心态。
我知道许多人在考试上备感挫折,GMAT考试过程中多亏Donz老师、
珮君助教的指导,让我更快抓住考试技巧,一战740,
但托福就考很多次,直到申请截止前一个多月才拿到理想的成绩。
坊间很多补习班我觉得没有好坏,找到适合的最重要,
基础差的就找时间久、课程扎实的按部就班,
程度好可以直接挑技巧型的节省时间。
如果不能自主申请,找到适合自己的顾问协助也很重要,
专业要看、步调也要合拍,毕竟接下来长达半年、一年要合作。
我找的是Keewee,因为我工作常加班,咨询时间需要比较弹性;
因为Profile有弱点,需要有人能教我如何用Essay聚焦我的优势,
因为我的重心还是离不开工作,需要能适时提醒和随时协助我的顾问,
Keewee不只能配合我这些,还总是兼任我的心理咨商师,
总是很相信我、为我加油打气,真的非常非常感谢他。
P.S. 面试每个人适合的方式不一样,
Wharton的Team-Based Discussion又是另一个故事,
我建议针对自己的弱点做最充足的练习
(口说弱就要先写稿、背熟,逻辑差就要多练习说故事的架构、
先想好几个Learning以便应用),这里就不多说。
有战友的陪伴、申请路上不会孤单
最后,尽管有多年规划与过去一年来努力,
申请前面学校对我仍是件很不容易的事,加上对工作的热情与投入不减,
申请的压力对身体与心理负担都不轻。然而,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
从考试有严格的YC和用功的Bonny督促,
申请路上有强者Vicky、Gordon、学姊 Hsi-Mei和贴心的 Kevin、Ken鼓励,
还有后来加入的Steve、Michelle和Mandy。
因为有大家帮忙,让我更有勇气继续前进,最终也得到超值的回报。
衷心觉得志同道合的战友不用多,也能成为很大的助力,
认识他们是我这一年最好的收获,也希望这份革命情感能一直延续下去。
规划一条最适合自己的路比什么都重要。过去几年的起伏让我学到,
一个阶段的成败并不代表一切,“路遥知马力”,只要肯努力、
朝着目标、坚持到底,谁都有机会达到看似很遥远的梦想。
希望我的案例与分享可以给许多后继申请者一个勉励,祝福大家都能心想事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