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版上有新闻转贴,
突然想到,以资讯共享免费咨询作号招的网络平台,
其实很多年前就有了,型态或有差异,基本上营运模式似乎没有太大突破。
比较有印象的是某个协会弄了一个叫"全贷网"的网络平台,
找了现职银行员具名回答问题,
当时在知识家讨论区比较活跃的ID都应该有收过邀约,应该也有不少人真的加入了,
她们的部份作法我不是很认同,所以并没有加入,
大型民营银行与银行公会不愿意背书,在收到检举之后要求撤下行员实名身分不久,
(中间或许还有经过一些事,身历其中的同业先进或许有人愿意补充细节?)
这个平台就默默消失在网络的大海之中。
银行员以个人身分的答复,其专业性应该被公开检验,但实务上很难(去公开检验)。
很久以前消金市场还不成熟的时候,
大约民国91年以前,贷款审核还是分行经理说了算的时代,
一个分行经理,同时背负贷款业绩的销售目标与审核贷款的权力。
这会有两个问题,权责不明和征审专业不足。
也就是说,今天经理被业绩压力逼得紧了,贷款就好过;
呆帐逾放款多了害经理被钉,贷款就难过;
经理觉得你ok,交情和人情有到,你就借得到钱,反之亦然。
第一波的现金卡热潮到泡沫化也是当时制度不完善的副产品。
很多人深信银行借贷有内线有门路可走,他们的印象来自于当时的环境背景。
但今天存放款业务,
特别是消金业务的手续费与利息收益已经成为银行稳定获利的基础,
需要一套更专业的制度。
区域中心就是基于专业分工这样的制度。
银行被分割出几个大部门:财富管理,企业金融,消费金融……
消费金融部门负责个人的授信业务,包括房贷,信贷,信用卡等,
把业务推展和风险控管的单位权责分开,
银行养一批业务(找人借钱)和征审(审核案件),
挂在总行单位,派驻到各个分行。
为了方便管理,成立各区域的区域中心。
通常消金业务是挂在区域中心,考绩与薪水和业绩有绝对关系。
和分行的存汇柜员工作是不同的,工作型态不同,要开发客户,薪资结构也多少有不同。
业务也有专业和不专业的,行员也有诚信和不诚信的。
领银行薪水帮客户办贷款的人,都是<银行自己的业务>,
基本上态度与能力的差异多在个人身上。
因为有制度的控制,有基本的教育训练;
比起行销公司(这里指代办贷款公司),
<银行自己的业务>应该给人比较值得信赖的感觉。
只是为了维护并发展自己的销售团队,银行的人事成本会高很多。
过去银行一直尝试过很多销售管理制度,
外包的作法是从外商银行开始的,因为他们分行据点与人员较少,
为了迅速切入市场,
找独立的行销公司签约包销信用卡与通信贷款(大包),
然后行销公司再把业务分包出去给更小的行销公司(小包)或跑单帮的代办(小小包)。
外商银行可能和特定的几间大型行销公司签约,由他们销售自己的产品,
叫特约行销,中间可能有些协定,包括签约金,佣金退让等等细节。
这关系比较像保险公司把自家商品转给外面的保险经纪人或保险代理人卖,
给较高佣金,保险公司负责盈亏。
比较小的行销公司没办法取得特约行销的权利,只能分包业务,
但可能同时承揽好几家银行。
小包也会直接向客户直接收取代办佣金,银行客户两头赚。
(消费金融商品的柑仔店...?)
这就是为什么你过去在卖场一个小摊位可以办好几家不同银行的信用卡,
而且都还一口气发下来,
可能薪水2万却能借到200万(当然钱花完缴不起,或根本不打算还)。
当然大多数银行不签特约行销,公司官方禁止行员与代办配合,
但在业绩压力下,行员私下与代办配合不在少数,那没签约代办赚什么呢?
直接向客户收,或假冒银行名义收,要行员代收,假借疏通名义收……
收个资料就赚钱了,银行借钱给客户,代办请工读生派报,丢给行员作业;
代办一手收资料一手收钱,比开地下钱庄还好赚。
钱怎么收?资料去哪里?
只有代办他们自己知道。
这些行销公司上班的人工作前景不明确,薪资不稳定但佣金非常高,
不讳言当初有些代办业者是从银行离开的业务。
消金业务人员的业绩压力高与流动率大,
起因于银行的短视近利,最后导致代办业者的发展。
银行实务上很难约束那些产业下游的掮客,
更不可能(或许当时也还没意识到有需要)完全杜绝行员和代办配合,
造成很多有形金钱与无形商誉的损失。
就好像保代或保险经纪一样,
代办业者销售产品多并不代表消费者权益更有保障,
也不代表他们对产品知识更了解,更不代表他们站在消费者立场。
过往生态结构是:
银行<->消费者.
区域中心化以后变:
银行<->银行业务<->消费者<->银行
代办兴起后变:
银行<->银行业务<->代办<->消费者<->银行
不肖行员插手代办收费就变:
银行<->银行业务<->代办<->银行业务(帮收费)<->消费者<->银行
客户被多收了额外的费用,而且背负信用风险(贷到自己不能负担的贷款)。
银行在业务行销上也很害怕对行销公司(不管有没有特约)的过度依赖,
可能最后会产生道德风险,比方说作假资料,找人头申贷坑银行;
也可能特约行销公司的坐大会侵蚀银行放贷的获利,
像更早之前银行车贷业务发展过度依赖车商,导致银行在车贷市场很难赚钱一样。
(写很长又很闷,算了,做个结尾)
绝大多数银行都禁止自行行员以银行名义在网络对外招揽,原因可能包括了:
*网络上行员的个人言论很可能被误会成银行官方立场。
*行员不当的销售行为可能会损及银行的形象。
*个人网站与讨论区发文不像公司网站有专人长期维护所以资讯可能不够正确即时。
最后最重要一点,
*网络上的言论会留下纪录,所以前面几个原因的负面效用会被放大好几倍。
所以PTT上回信发文看来可能是行员的那些ID,
他们的承诺、评估、经验分享,都只是下班后、基于兴趣使然的个人活动。
在我个人浅薄的见识看来,网络上宣称是贷款专家的陌生人,
不管是否是在银行上班,都很可疑。
银行的超额利润其实是建立在皮鞋成本与菜单成本之上,业务人员的价值也在此:
1.皮鞋成本
搜寻与比较各家行库利率差异所需的成本,非常高,
因为银行信贷采用差别定价,不同客户有不同利率条件,难以比较。
2.菜单成本
确认与整理银行报价资讯所需的成本,非常高,
因为随着市场景气与银行行销策略调整,难以比较。
若是有网络平台能借由资讯库探勘与群众募集去削减上述两个成本,
把银行信贷市场变成一个完全竞争市场,
那市场上的所有人,包含银行、受雇于银行的业务人员、申贷的客户、平台自身,
长期来看,没有任何人能获得超额利润。
(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