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Qorqios (诗人Q)
2025-05-29 14:51:52第27届台北文学奖颁奖典礼 投稿者从10岁到92岁、跨越海内外
2025-05-25 三星传媒
(记者林如萱/台北报导)第27届台北文学奖共分为小说、散文、现代诗、古典诗、舞台
剧本及文学年金奖助计画,共六项,加上第25届文学年金第二阶段最终得主,总计颁发24
个奖项。本届投稿者身分多元,有专职写作者、上班族、表演艺术工作者、剧作家、退休
人士等,其中最年轻的投稿者为10岁,最年长者为92岁。得主之中“非台湾籍”则有五位
,分别来自马来西亚、香港及中国大陆。评审指出,本届投稿作品主题及切入视角多元,
呈现当代的社会事件与现象,亦关心各类社会议题、社交及网络用语,展现出台北文学的
丰沛能量。此外,本届也出现双料得主:林仪芸获得小说及散文优等奖;沈眠则获得现代
诗首奖及文学年金入围。
第27届台北文学奖自去(2024)年11月初至12月底公开征稿,总奖金高达253万元。除台
湾本地投稿者之外,亦有来自两岸三地、日本、加拿大、美国、法国、英国、马来西亚、
新加坡、澳洲等地区,充分展现华文写作的全球性及台北文学奖所具有的指标意义,总收
件数更高达1,823件。许多投稿作品具有当代的语调及视角,与社会议题及其脉动息息相
关,呈现出了当代创作者高度的社会关怀。
小说类首奖由钟凯元〈外星人〉获得,描述一个家庭的破裂与重组过程。故事围绕着“
我”与父亲、母亲之间的复杂关系展开,以“外星人”为比喻,探讨人际间的疏离与不解
。
散文类首奖由陈群尧〈身体〉获得,透过描绘母亲罹癌前后身体的变化,探讨生命的脆弱
与美好,也展现出对亲情的深刻理解与珍惜。
现代诗首奖由专职创作者沈眠〈缓慢电影〉获得,本诗以“慢”为主题,呈现城市生活中
的美学和梦幻憧憬,并且探索时间、情感与自然的交织。
古典诗首奖由的黄绢文〈北城登楼〉透过爬登高楼的阶段,逐层推进,对内为自心的省思
与挖掘,对外表达对都市繁华、人生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慨,黄绢文已连续四年奖。
舞台剧本首奖则由长年投身表演艺术工作者樊光耀〈亡心冲击波〉拿下,作品名称转化自
漫画家松江名俊《史上最强弟子兼一》中重要角色“风林寺隼人”的武术代表技“亡心波
冲击”。本作透过男性配音员与女性咨商心理师的对话,展开了性及其障碍、欲望与其不
满、爱与被爱的窒碍、身心与疾病、臆想与医病关系等主题的多重交织,铺陈出一段既写
实又不时溢出现实边界的心理“疗愈/撩欲”之旅。
本届文学年金奖助计画的三位入围者沈眠、洪硕鸿、张欣怡,分别以来自于公路电影和旅
行中的启示、探讨Vtuber文化及粉丝心理,与探索香港水上人的历史与文化,提出令人惊
艳及期待的写作计画。沈眠专事写作,创作文类有现代诗及短篇小说。曾获时报文学奖等
多种文学奖项,且诗作多次入选《台湾诗选》等选集。本次写作计画为诗集《公路电影》
从公路标志中汲取灵感,将其转化为诗意的表达,透过组诗的不同取材和面向,探索生命
的旅程和心灵的启示。评审认为,作者欲形成独特的创作风格,且对语句的高妙掌握,自
省又自信的合宜表述,跃动于诗境里,让人咀嚼再三。新锐创作者洪硕鸿,曾获文化部青
年创作补助、入围台北金马影展优良电影剧本。本次写作计画短篇小说集《远方雷鸣》,
内容探讨Vtuber文化及粉丝心理,分析Vtuber的兴衰及粉丝的情感投入。评审认为作者写
出了当前时代下,人际分疏、各自执迷,既奇幻又带点荒凉的内心风景。
第25届文学年金写作计画为本次颁奖典礼最大奖项,由瞿筱葳《访父记——他的白发,与
我们的时代》获得,且已于今年1月由春山出版。作品以女儿的角度书写自己的父亲瞿海
源,透过其个人视角重新追寻父辈一代的离散者落脚台北的过程,也叩问台湾民主路程中
。决审委员向阳认为,瞿筱葳作为传主瞿海源的女儿,以其独有的儿女视角重新追溯父亲
,是过去书写台湾民主发展史以来少见的一本。作品文中亦藏有诸多细节可令读者稍作停
顿与思考。
“第27届台北文学奖”得奖作品都收录于《成为一朵云:第二十七届台北文学奖得奖作品
集》中,并且已刊登于活动官网,提供民众浏览阅读。更多资讯请至台北市文化局─
设计台北粉丝专页(https://www.facebook.com/taipeidesign/)
或
台北文学奖官网(https://literature.award.taipei/)查询。
得奖作品将透过市公共汽车捷运、广电媒体、剧场等多样媒介与读者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