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报] 朱宥勋专栏:文学奖数据库之必要

楼主: chi12345678 (to Terabithia)   2018-01-12 22:32:00
朱宥勋专栏:文学奖数据库之必要
出版时间:2018/01/03
https://tw.appledaily.com/new/realtime/20180103/1270794/
朱宥勋/作家、《秘密读者》编辑委员
日前,在诗人若斯诺.孟的揭发下,网友接力发现了一名抄袭惯犯“邱永平”。根据网络
资料,邱永平曾任高雄旗津国小教务主任;但在为人师表之余,他还有个颇为“脱俗”的
嗜好,就是抄袭他人作品、转投文学奖来赚取奖金和头衔。目前已经确定被比对出来的抄
袭案例,从2012年起就有4件,甚至包含教育部文艺创作奖教师组、南投县的“玉山文学
奖”首奖。
消息一出,立刻引起部分文学人的激愤。许多人也质疑:为什么评审完全没有发现抄袭,
可以让邱永平一再得手?这其实也不能完全怪评审。
细看邱永平的抄袭对象,4次中有两次抄袭关渡文学奖(台北艺术大学的校内文学奖)、
一次抄打狗凤邑文学奖(高雄市的地方文学奖)。这是非常“内行”的选择──不管是校
内文学奖还是地方文学奖,共通点是作品多半不会正式出版,仅会印刷少量的“得奖作品
集”。因此,评审先读过被抄的苦主之机率极低,在匿名审查的状况下,又不可能“集思
广益”,让文学圈内的人帮忙侦错,是以这类事件层出不穷。若非现在部分作品已有线上
版可Google,网友恐怕也难以揪出。
反过来说,我们也很难确定邱永平是否只抄袭4篇,只要苦主的文章没有线上版可供查对
,茫茫书海中哪里去找那几百本没有ISBN的得奖作品集?因此,邱永平虽是一个应当被谴
责的恶劣个案,但真正的问题在,他找到了文学奖这个体制的系统性漏洞。就算追回所有
奖项,也无法阻挡下一个邱永平的出现;在现行章规没有罚则、抄袭又比对不易的情况下
,这其实是一个风险不大的赌注。赌对了,就可以赚个几万元;赌错了,大不了还钱,若
没有持续出书、站稳文坛的志向,文学圈内的毁誉一点也不重要。
此外,文学奖数据库更能成为重要的学术资源。台湾自战后就有活跃的文学奖征文传统,
到1970年代,更因为《中国时报》、《联合报》的副刊竞争,而让文学奖的影响力盛极一
时。全盛期一年会有100多个奖项,这还不包括中学和大学的校内文学奖。不管这个体制
带来多少问题,无可讳言的,它是台湾文学生产的重要动力之一(如果不说是最重要的话
)。目前活跃中的所有名家,几乎都是文学奖淘选拔擢出来的。但吊诡的是,这个影响文
坛超过半世纪的机制,我们至今仍然难以完整地研究它。
建构数据库会是个好的开始,配合数位人文的研究方法,此一数据库更能成为文体学、文
学史、文学语言学和文学社会学的极佳基础。比如说,当我们说1970年代的主流是“乡土
文学”时,我们如何证明?如何找出风格上的证据?透过文学奖数据库,便能更加推进文
学研究的科学化。
比较完整的解决方案,或许是以国家学术资源,去建构一个“文学奖数据库”。不管是由
文化部、台湾文学馆或是大学出面,编列预算和人员,去进行过往文学奖作品的数位化。
任何办奖单位,都可以付出少许的权利金,来对得奖作品进行查核,有效减低抄袭情事。
而在文学创作的方面,文学奖数据库也能成为很好的教材库,激发创作能量。甚至也可以
做为媒合影视改编的平台──想拍一个关于“渔村”的故事吗?丢个关键字去数据库里捞
捞看吧。
台湾文学并非没有资产,只是我们任之散落,缺乏平台来整合。这是一项无论长期短期都
会有效益、只要投入时间和人力就一定会有效果的基础建设,就看是否有主事者能有这样
的视野和决心了。
作者: sactor (沙特)   2018-02-07 21:29:00
记得之前有一个网站“文学创作者-文学资讯第一站”里面就有许多文学奖资讯,只是现在似乎已荒废http://www.elephantwhite.com.tw/yon/
作者: lafwayfway (好累)   2018-02-07 23:46:00
他要的可能是得奖作全文建档并且具备检索功能的数据库只是真要做也可能会先卡在版权什么的:P
楼主: chi12345678 (to Terabithia)   2018-02-08 00:08:00
政府管的县市文学奖可能还好谈 其他私人奖可能也会愿意加入 但即使如此 想抄的人还是能改抄其他华文作品
作者: jass1988 (月夜黑风高)   2018-07-01 23:57:00
我喜欢文创版的新诗接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