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 钟怡雯的神话不再

楼主: y2006g (想说)   2012-10-19 01:04:31
最近在联合报副刊上闹得热烘烘的一文
原文在此
http://www.udn.com/2012/10/7/NEWS/READING/X5/7413475.shtml
举某篇书写爱滋病的得奖散文为例,以该篇写爱滋显然是虚构为由,
说明文学奖神话不再。
引起众多讨论, 因其事关爱滋, 是个敏感的话题
而原作者也回复了
http://udn.com/NEWS/READING/X5/7428262.shtml
我看完觉得十分迷惑, 写了长长一篇
却看不到任何对于质疑做出正面直接的回复
我的疑惑有解开
钟怡雯教授又再回"诚信"一篇
"将作者的我与散文的我混为一谈"
看完这一串的回应文章
我的想法是任何文学创作都可能含有一些虚构的成分在
两篇文章难分高下,竟然用
"主办单位决定单刀直入,当下去电询问两位作者所写是否“属实”"
作者: orpheusharp (天琴座奥菲斯)   0000-00-00 00:00:00
很荒谬,也很狭隘!
作者: lion500 (lion500)   0000-00-00 00:00:00
我觉得这件事就应该让它过去,把它公开出来除了造成伤害也于事无补。评审应该要相信自己的判断,而不是去打电话
作者: Neilhere (铁壳昆)   0000-00-00 00:00:00
文学奖应该以文章的优劣为主,而非以是否属实吧!属实那就代表事件描述得很好 虚构那代表很有想像力阿总觉得不能以此分高下
作者: midcat (Nightmusing)   0000-00-00 00:00:00
太荒谬,也很可耻。而且回应文章没有切中重点...
作者: flowercall (Luka Luka night fever)   0000-00-00 00:00:00
觉得回应文章太会“说话”了,狠狠赏了钟好几巴掌钟老师向来如她文中一样“不吐不快”,在这著了致命伤钟老师就如回应者所说的授业载道者,观照的也是整个文坛走向,从钟师的文中已经看到好几个兴叹了。但回应者作为创作者,文中感觉倒有点把自己责任伟大....||
作者: kkkk123123 (Tolas 27382长多)   0000-00-00 00:00:00
到底是谁要求打那通电话的啊 有没有人要八卦一下
作者: Treeflaw (tree)   0000-00-00 00:00:00
虽然文章本意是谈文坛现象 但是举的例子太特定使得钟的文章十分具针对性与攻击性此外 我认为这篇文章一定要讲清楚与分清楚你批判的是什么为文造情与为情造文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虚构 绝不可混为一谈
作者: Sonntagskind (夏天)   0000-00-00 00:00:00
我以为无论如何涉及到爱滋如此隐私的问题,绝不可问
作者: trustless (但愿人长久)   0000-00-00 00:00:00
所以散文中的"我"是不是必须是自己?
作者: flowercall (Luka Luka night fever)   0000-00-00 00:00:00
散文之“我”如是基本问题就该有所回应,但回应者引了好多律文、创作理念等作为辩解,至于爱滋隐私的部分我想可以要求主办单位“技术性”保障当事者,所以应该不冲突,如果一个创作者连面对核心问题都要如此规避也无怪乎有人会觉得他是否消费了一些族群创作者如是回应无非掌了钟师好几巴掌也间接“告诫”主办单位......口气着实又复原后的强悍和捍卫己权的勇气如果说钟师举例太特定,那也是出自文坛越来越多为文矫情的趋势,不得不把创作者造文心态“审视”一番,否则文学奖的意义也会越来越稀薄,甚至为有心人士人所运用但如果因此被反扑文学奖干脆取消奖金鼓励也太此地无垠三百两取消奖金对有创热忱者会作如何想?我还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如此主动跳出来成为公敌.......||同样问词请教另一外与首奖擦身而过的创作者,他诚实面对大众、自己还有“他的创作”,可不是吗?
作者: orpheusharp (天琴座奥菲斯)   0000-00-00 00:00:00
为文造情与否应该由读者判断,而不是直接打电话问作者如果没有判断力,那是否愧为评审?如果现在考据出袁枚根本没有妹妹,白居易跟比没遇过琵琶女,那祭妹文和琵琶行就不动人,就降低其文学地位了吗?再说询问人是否罹患爱滋都很荒谬,也很不尊重改第三行错字:根本()
作者: Treeflaw (tree)   0000-00-00 00:00:00
首先 钟的文章主题说真 不新奇 几乎已经是常识再来 我说她太特定是因为 整篇文章让人感觉就只是想批评杨邦尼 这才是问题所在另一方面 "不诚实" 与"不想说真话" 我想这也是完全不同的钟的最后回应我就觉得很差 整篇就只是说"你不说出来 你就是不诚实"钟这样的回应 几乎只能造成两种结果 第一种就是让杨邦尼承认"造假" 另一个则是要杨邦尼在报纸上宣称他有爱滋用"写成文学登报"跟"亲口宣称登报"根本就是两回事我只能说 不论他有爱滋与否 钟的文章与回应全部都有问题另一方面 当你只能用"问的" 而不是用"看的"才能知道真假说真的 干嘛问?
作者: aaa955051 (楚狂人)   0000-00-00 00:00:00
所以作者有爱滋吗??重点是他有没有骗吧因为钟肯定是认为他没有爱滋的如果真有爱滋 才会是钟的错
作者: Treeflaw (tree)   0000-00-00 00:00:00
我只能说 根本没有必要去追究他到底有没有今天因为文学奖有奖金的缘故 为文造情的人眼里自然只有钱却也让"为情造文"的人 被归类其中所谓的"骗"是什么? 如果经过考证孔子其实是个大恶人他的论语他的一切理论就变成没有道理了吗?我不再多言 若还专注在"有没有骗"之上 说真的 讲夸张点文学哪有不骗人的?
作者: e1q3z9c7 (午仁)   0000-00-00 00:00:00
文章既出 作者已死
作者: orpheusharp (天琴座奥菲斯)   0000-00-00 00:00:00
"查真假"本身就已经是一个错误了吧!
作者: snowtoya (該叫雪阿姨了)   0000-00-00 00:00:00
我觉得很多人把不同的事件混为一谈了我认为钟的立场应该比较偏向这样:1. 文学该不该打电话去探求真假 ->不该2. 当作者接到电话,该不该说谎骗人 -> 不该在文章里写"我"生病,和亲口说"我文章里写的是真实的"是完全不同层次的事
作者: lion500 (lion500)   0000-00-00 00:00:00
当打电话而没有人反对时,所有评审都必须对这行为负相同的责任。作者没有义务要回答这种询问,而且事关爱滋当下会选择否认是不能苟责作者的。
作者: snowtoya (該叫雪阿姨了)   0000-00-00 00:00:00
我不会觉得不该杜撰,但对于作者说谎这件事我觉得没有什么不能批评的。他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选择,最后却选择说谎而既然说了,就该为自己的选择负责,也许有人会觉得无所谓没差,但不能叫觉得有所谓的人也不能批判他主办单位跑去问这问题的确不该,但不会因此让说谎变正当
作者: lion500 (lion500)   0000-00-00 00:00:00
事实上那位作者的回复虽然不是很直接,但是他也承认说谎了这件事其实有点入人于罪。写作者都非常重视名誉,我觉得对那位作者再批评下去好像也没多大意义。而且在毫无预警的情况下接到这种电话,还要承认是爱滋患者他其实也没有多少选择
作者: kromax (kromax)   0000-00-00 00:00:00
拒绝回答 是不是一种回答 对问题合适提出质疑 是否是一种回应 以病患隐私个人隐私为盾牌 可行否
作者: pressurepot (压力锅)   0000-00-00 00:00:00
虽然对该作者任何假设都是不对的,但想想若真得公开承认什么,区区二十万跟事后道歉换得了人家的人生吗?不论钟在创作上相信什么,事后公开指责都是不妥的
作者: iambistro (你是雾,)   0000-00-00 00:00:00
我有点想问楼上认为作者承认说谎的,是从哪里可以确证如果先不看钟见猎心喜抓出的那句话,杨的回复,那种闪烁其词,有没有可能是为了不要掉入是/不是这样的论点里所做的闪躲和模糊呢?至少我自己读,也读不太出是哪里能看作是“承认说谎”;换个角度想,如果只是因为被指责说谎就要愤怒得背脊发冷,甚至匆匆回复得让人眼花撩乱云云,是否也有点反应过度?只是因为说谎被揭穿所以要愤而回文?这个时候最好的做法,窃以为反倒应该是低调息事宁人或者可以看看这篇:http://tinyurl.com/96ec3va当然作者仍“有可能”在颁奖典礼上持续“撒谎”啦,只是对一般人而言,不断说自己是爱滋病患,跟承认自己说谎,何者比较轻松呢?
作者: pressurepot (压力锅)   0000-00-00 00:00:00
我说的是假设得承认真实或非真实对作者伤害都大而且都是该单位跟钟无法为此赔偿的伤害
作者: iambistro (你是雾,)   0000-00-00 00:00:00
喔喔,我话没讲清楚,楼上指的是l大和s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