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来个引言
对教练团而言 最理想的九局投手调度是
SP投越长RP投越短越好
因为大部分时候SP的状况是相对好掌握 且可以维持较多球的体力
所以换句话说 : 若你是教练团 你希不希望你的对手打者都是第一球魔人?
接下来是个逻辑问题
如果有个打者生涯打击率0.399 基本上没必要去讨论他习惯攻击第几球
换句话说 通常会讨论的原因就是攻击成效不如预期
再来是个小样本下的情境
若有个打者今年开季对战前10个打数打出六支安打 而且都是第一球攻击出去的
你是对手会
(1) 第一球继续使用相同策略
(2) 第一球避免还用相同策略
我相信大部分的投捕手会选择(2)
也就是说 接下来他不应该有那么多好打的第一球 而进入真正的投打对决了
这说明大数据分析下 第一球打击率呈现的只是一个数学机率 而非打击能力
一般我们认为好的打者是球数走越深越能反应打击能力
(或者说 相较于普通打者 好打者在球数深浅对成绩的影响不大)
就以统一,可以去观察的是两位老鬼 陈13和潘55
这两位打者是我认为统一现役中第一球攻击策略很成功的打者
对好打者而言 攻击第一球的想法来自于"投手会投什么球"而非"我想打什么球"
所以仔细观察这两位若第一球挥棒失败
很大机会是"离谱的挥棒落空" (就是猜错了)
但他们并不怕从1S0B出发和投手周旋
(也无须刻意去找第一球打击率多少 因为他们生涯打击成绩够好了XD)
相较于部分年轻打者因为对自身或投手策略的没把握 总是匆匆在浅球数就完成PLAY
那最后就只能呈现"机率"的打击率而非真正反应打击能力的打击率 略显可惜
接下来比较严肃的部分 指的是棒球攻击的"接棒"概念
棒球相较于其他球类运动最大不同是阶段性任务超多
打者的球数累积->垒包的累积->得分的累积
每三个出局后所有任务都会被Reset,只有球数不会
而偏偏球数累积在对手身上 投手HP越少 攻击成功率越高
根据我之前文章分析 一个好投手面对打者可以压在3.8颗以下
换句话说 若对到好投手 可以周旋超过5颗 接棒的贡献就出来了
这次的台湾大赛G5~G7 真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这部分 (大家可以"反观"看看XDD)
有些打者就是跟不到三洋投的球
但他们努力的是把接棒这个阶段性任务做好
还是那句老话 任务做好+策略对 并不保证赢球
但如果任务加策略成功可以换到胜利 那种感觉是很畅快的!
一个不怕把球数走深 还能做出有效攻击的打者真是打线之福
若状况不好 无效攻击之余也要努力接棒
四坏球后的第一球要不要打?
满垒遇到刚换上的RP要不要挥第一球?
这没有教科书 但身为打者 应该要有能力换位思考如果是投手 该怎么投第一球
我真觉得林77打击好有一部分是他了解投手心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