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讨论] 三民主义在现代中国

楼主: sitifan   2013-12-19 21:45:34
※ [本文转录自 CrossStrait 看板 #1Iil54GW ]
作者: calebjael (calebjael) 站内: CrossStrait
标题: Re: [讨论] 三民主义在现代中国
时间: Thu Dec 19 21:14:42 2013
: 推 Karrie1991:国语票选这个说法流传太广了...都搞不 123.103.23.106 12/19 20:11
: → Karrie1991:清到底是谣言还是真的了= = 123.103.23.106 12/19 20:11
当然是谣言啊。
历史真相是﹐以前要当官就一定要会说官话﹐而读书就是为了当官﹐
所以天下都在用官话。
但是官话也有很多方言区﹐其中也有一些差别。
譬如说东北官话、冀鲁官话、北京官话、兰银官话、胶辽官话、中原官话这些统称为
北派官话﹐已经没有入声。
而江淮官话、西南官话还有一些入声﹐统称为南派官话。
从清朝末年起就开始参考西方音韵﹐准备统一官话为国语﹐
在这个过程中就遭遇“以北派官话为主、还是以南派官话为主”的争执。
当时流行的﹐所谓的“南人则杂有苗蛮之音﹐然北人亦未尝不离胡羌之声”
说的是北派官话跟南派官话﹐根本没什么粤语、闽语、客家话什么事。
象当时清末的广东乡土教育书中﹐还把客家人跟广东汉人分开作为两种不同种族...
当然后来引起客家人在清末民初的正名运动﹐后来才成为共识“也是汉人”。
所以当时的国语之争﹐完全没有其他方言什么事。
(倒是当时湘语、赣语是归类于南派官话之湘赣官话的)
后来民国建立﹐将清朝的“国语编审会”改组为“国语统一会”、“读音统一会”。
在蔡元培主持下﹐邀请全国学者﹐以每省区一票﹐在1913年经过三个月投票﹐
采用“最多得票的官话读音为该字标准国语读音”原则﹐逐字进行审定。
最终确立39个基本音素(注音符号)及审定七千常见字﹐这就是“民国老国语”。
也就是谣传“投票决定什么方言为国语”的历史来源。
这种老国语保留了部分入声﹐有五个声调。但问题是当时留声机等设备在中国还不流行﹐
虽然字典可以标注某字读某音﹐但具体发出来听起来如何依然是各地互有差异。
加之当时汉字改革呼声很高﹐从1923年开始﹐推动用白话文发音、
用罗马字母取代注音符号﹐来重新审定标准国语的运动﹐
再次引起北派官话与南派官话之争。
在这个过程中﹐南京国府建政之后﹐1928年正式宣布以北京地方音为主修订“老国语”﹐
并制作音像制品、广播来推广。
到1940年正式公布“中华新韵”﹐取消入声﹐成为“新国语”﹐
也就是今天台湾所用的“国语”﹐但用回注音符号。
中共建政之后﹐再次推动基本音素“拉丁字母化”﹐召集各省学者再次逐一审定﹐
以“拉丁化后的声母韵母﹐也能用来 拼读 于大多数非官话的地方方言”为目的﹐
重新审定声母韵母﹐制定21个声母、39个韵母(其中一些在汉语中极少用)﹐
再以此拼音出汉字国音﹐定为“普通话”。
也就是说﹐从头到尾﹐国语都是北方官话在玩﹐中间有极短期四川音江淮音插了一脚﹐
完全没有粤语、闽语什么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