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而言,不那么像轻小说。
但作者曾在台湾角川小说短篇得奖过,
(有雷关灯)
还有其实读起来、
其中一些设定感觉都能把书名塞成《我的青梅竹马其实是神明》,
在淡淡的轻小味设定中,
加上私心想推荐这本,所以还是发到这里。
【作品定位】
以日、台两方的神妖民俗信仰与传说为背景的奇幻推理作品,适合高中以上,喜欢文青风
格、或钻研过创作(不论形式)、不觉得奇幻就必然是以魔法角力的读者。
【推荐程度】
9 对台湾本土创作没信心的朋友都可以看看。(后述)
【小说要素】(注:大众小说标准,非轻小说标准)
1.角色塑造 9- 多数角色都独具魅力,但几个剧情主要推手的个性不够分明(雪夜、
观世不语),角色对白大多有深度思考,但以剧情面而言欠缺足够表现角色个性、又足够
戏剧性的特色发言,有种画龙只欠点睛之感。(以那两位而言,但若把新日嵯峨子当作核
心看待倒也问题不大。)
2.剧情架构 9- 十分令人玩味的虚实参半,在理应难以接合的平行剧情中却有很巧
妙的衔接,惟独在剧情张力上有些欠缺。
3.世界设定 9+ 将民俗传说揉合成一个具有十足体系、却又丝毫不显紊乱,在铺陈表
现上也循序渐进的独特架构;加上混以现实面的虚实与哲学观,使奇幻本身不只是奇幻更
渗入现实,在构思上非常巧妙。
4.文笔 9- 在行文中偶而掺有诗意,譬如新日嵯峨子的言谈、言语道断的片段令
人能反复咀嚼,是在大众作品中少有的特色;但以一个大众读者的角度来说,一些可以做
出精彩武戏的剧情段落却貌似有意回避掉,虽然以编剧而言没有问题,但会感到遗憾。
【剧情概要】
(只提开头,毕竟其实整部作品多数桥段都是推理。)
子子子子未壹(笔名)作为一名新闯出名声的小说作者,受邀到当时为文坛盛事、由知
名文评家新日嵯峨子(笔名)举办的‘新日沙龙’中与各位文学家并席讨论;在席间他见
到各个文坛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但是惟独没有见到主办人新日嵯峨子,在谈话间,他才被
其他人告知,他所参与的第六次(本次)沙龙之前五次,新日小姐都未出席、以急事托辞
未到,但因有给人带讨论方向与讯息,列席文学家依然能热络讨论。
由于接连五次不到,有些多次受邀沙龙的文学家开始怀疑,并讨论这位极为神秘的新日
小姐,究竟是否存在,或许只是诸多作者的共用笔名。
在讨论之间,杀人鬼“K”也成为话题,从现实角度中这名杀人鬼貌似以日人为杀害目
标;然而在这些文学家所不了解的另一面中,“K”也开始猎杀日本妖怪,并神奇的杀害
了当时坐镇台北城的大妖怪‘言语道断’,言语道断之死,造成在台湾的神明、妖怪、人
类势力均衡开始破裂,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紧张局势。
在这样的时局中,新日嵯峨子于文学沙龙中现身,以精辟言词说服文学家对她的质疑后
,带着文学家进行话题的讨论,同时,也带来了一个她构思的故事:‘言语道断之死。’
【简评】
<‘文化殖民的喻体’,作者们这意图有些明显阿>
《台北城里妖魔跋扈》言语道断之死系列──是个系列作(据作者方面说是会出五集的
样子,也因此第一集没有文案提到的中国),因此我在看完这一本虽然觉得有些余韵不足
,但也还是觉得可以给个9分。
给这分数有两个理由,一来当然是小说本身有其水准,另一个却是美感上的理由:如果
台湾人不知道什么是属于自己的文化,那么这本的确在说这件事,不只是从作品内说,作
品内外皆是。
这也是个人理念吧,对我而言,台湾的殖民历史让台湾貌似丧失了属于自己的文化,这
种特殊的‘文化背景’让台湾现在在创作这个领域遇到近乎没有自我归属的困境,因为欠
缺自我认同,所以被外来文化(漫画小说超明显)辗压也是很正常的。
而这部作品中,其实状况也差不多,在‘本岛(台湾)’、‘内地(日本)’这两个名
词之间,只有人真正属于这块土地,而日本妖怪、本岛神明(真要追溯也是中国文化产物
)显然又不原生自台湾;而台湾就是这样的地方啊,我们的文化恰如我们的文字‘繁’,
我们的文化就是一种多样文化的综合体,如经过调色、非纯色的颜色本来就难以一言说出
颜色──我们的文化并不直观。
台湾的创作背景是这样的奇特,所以创作者觉得脚底不踏实也是理所当然,也因此这部
作品在我看来,便是道尽了这种现况。
作品中聊到了创作与魔幻的虚实参半,但如文案所提到的,这本作品对我而言的意义也
是虚实参半的:这部作品的时空背景仿佛与我们有段距离,要套用到现代却又能完美符合
。
好吧,上面讲的是有点抽象了。
简而言之,这部作品与我理想的本土创作有着相近的概念,基于这点我个人必须推荐。
<文青写出来的,不那么轻的轻小感>
回到作品内容部分,这部作品用了各式特别的名称(笔名)让人对角色印象深刻,譬如
主角子子子子未壹、新日嵯峨子,在这笔名背后有其文化典故,但也在初次见到的读者心
中能留下特别的印象;除了这层设定上的包装之外,人物描写也相当清晰立体,虽然作品
不是轻小说,但是却有股‘轻味’,譬如东野雪夜(主角青梅竹马、真身却是台湾神明石
敢当,青梅竹马实际上是神明,这……够轻小啊!),仿佛撷取了轻小说的部分特色到了
作品内化为己用似的。
角色方面,言语道断与新日嵯峨子的魅力让人觉得文中描述毫不为过,这也是不容易的
(多的是作者描写一个万人迷读者却讨厌得要死),而必须挑个毛病的是,平时也就罢了
,特定场景中、譬如僧侣空法在死前,却没有一些死前道出的个人心声(这或许不影响剧
情、但缺了这个,空法一角却因此在领便当的同时没有一个好的结束,就算吐便当也是一
样:因为这名角色在这一段确实体认自己已死,却在接纳死亡时没有感言吗?没有也要有
啊。),这种欠缺感让角色塑造稍微扣了一点分数。
关于剧情,其实客观的、以大众作品的角度而言,这是个九成文戏、一成武戏也不够爽
快的作品,在这点上我觉得有些亏欠了题材的奇幻要素,以个人角度,这部作品的调性或
许八二比例会恰到其份,九一的话读者就会过于小众。
文武戏比例上是那样,而在编剧上,第一集收尾虽然觉得有欠力道,但看在系列作份上
这点不额外扣分,只是以一个读者而言读来爽不爽的问题,推理作品最后没揭晓谜底、并
给了开放式结局,即使知道这部作品是系列作,情感上是有些不够满足的。(不过再怎么
说还是9分等级就是了)
世界观的设定,或许可谓最大的特色,但其实也是最大的难题。
日本妖怪、台湾神明、现实历史,这些每个都是可以独立出来写的材料,将其炒在一起
难度相当高,但这部作品中很适当的将其有条不紊的铺成一个虚实参半的剧场,其中巧妙
处理读来令人激赏,像是我们站在栅栏式的水沟盖上、有形的金属与空无一物交错,虽然
半虚半实却又十分踏实,我们不担心会因此摔落。
其中韵味在这边也不容易明言、建议有兴趣可以找来看看。
<新日嵯峨子的虚实>
由于收尾用了这个梗,就额外的想聊聊这个。
用新日嵯峨子的身分谜团做收尾本身是很有创意的发想,但一个矛盾是:‘创作本身无
法是一种虚的存在’,这种关系,是一种轮廓与内容不等值的问题。
如店长描述关于新日嵯峨子身分的谜团,‘新日嵯峨子’这五个字被无数的字句所堆砌
而成,这个个体的确可以被以这种形式堆砌出来,但就像这无数个描述需要一个轮廓,它
们描绘了这个‘轮廓’,却也仅是轮廓,而非内容。
具体一点的说,若有人想为其填充内容,就必须出现类似这样的行动‘某人(知道自己
不是新日嵯峨子)造谣:新日嵯峨子认为某事如何如何’,因此开始在这种存在中,有人
会接近新日嵯峨子的存在。
人人都可以散布谣言,也会有人可以维妙维肖的做出仿佛是真的新日小姐的发言,因此
会有程度之分,最后,为了有‘内容’,会有最近似于这个内容的存在出现,这时候就再
也不是虚的了,以剧中譬喻,就是三个缺角圆的范围中出现了一个三角形的实体,它是最
近似新日嵯峨子的存在、也在有这个存在之后,新日嵯峨子便有了一个本体,因此‘不该
有人能代替新日嵯峨子发言’,因为‘最相似于新日嵯峨子的最后就会成为新日嵯峨子’
。
在创作的领域,三个臭皮匠永远胜不过一个诸葛亮的。(如果觉得可以,那很抱歉,一
定是误把魏延当诸葛。)
若新日小姐作为创作者有其魅力,那种魅力也不是其他文学家能比拟。
创作、尤其是小说,其魅力很大成分就在于一种‘思想的体现’,我们可以为了奇葩作
者而着迷,却不能忍受只有词藻、思考却庸俗的作者。
因此有矛盾感。剧中设定的新日嵯峨子是一种轮廓的组成、缺角圆的譬喻也是指这一种
,但读者角度可以看见新日小姐的实体、是一种有思想的内容。
由上述我个人的想法,虽然有新意、却感到欠缺一点说服力(除非说这是个梗那也就罢
了,我等著续集),尽管可以用奇幻角度救援(拜托不要、这就是机械神救援了),却感
到美中不足。
总的来说,
我会觉得有在创作的朋友都可以看看,
应该能挽回一些对国人奇幻作品的信心。
(虽然也有一点口味问题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