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O的意见,是不反对奖励本身,而是对奖励的条件有疑虑吧
我觉得这个奖励并没有迫切必要,亦可有可无。
所以是采用竞赛胜利这种理论上相对较有难度的方式。
这次干部会议也仍是重申我和训练对比赛调度的看法。
就是季赛以出席率决定先发,至复赛则与考虑实力做均衡。
因为考虑出席率,排出的比赛阵容而影响比赛结果=影响奖励的达成,
无论采用何种奖励条件,调度上跟原本的球队方针并没有不同。
原本这样以比赛结果为奖励,
我是以队员[尽量都出席]为前提,
放假比起睡懒觉、比起还更想来练球来比赛这样。
况且奖励条件与比赛有直接关系,
去年GOGO对队员大会使用经费的意见,也有提到[做为比赛晋级的奖励更合理]
或者反过来看,
球队晋级有没有特别的自我慰劳?方式如何?
在队费呈现营收过多的状态下,可以怎么样拨出运用?
以出席率计算也无不可,提案之前我也想过了。
没有采用的原因除了上述之外,
下面是对JINGO文章所提[出席率计算]的疑虑:
反之,设下出席率为条件的意思,
是不是表示[尽量都出席]这件事本来就不是队员的素质呢?
才会需要设奖励条件来达成[尽量都出席]?
再者,现在提出时已经是进入5月了,
假设队员大会办在6月中,
“刺激队员出席”以利出席率的计算也剩五六次而已。
这个时间点刺激出席率的成效过短,促入球队的凝聚力有限。
同样乡民抓战犯逻辑的话,本来就已经排好有事的人,是不是也会被怪罪拖累了出席率?
已经本季请假的该如何计算?只有我们吃到奖励会不会被说有自肥之嫌?
换个角度,
迟到早退的人、对比赛内容不投入,
出席率还是被计入,但对于球队的气氛也不会有正面效果吧
进入复赛时,就算采用出席率的方案,
训练调度上依然会考量获得胜利为优先。
此外,
Jingo举的例子,是“机会的竞争”
但我们这个奖励并不用跟其他人竞争这个“机会”
也就是其他球队得了积分多高、最后晋级如何,都无法获得这个机会。
好比说今天谈成一个案子,晚上用一顿酒菜来奖励自己,
别人谈成什么更大的案子或者抢走我的案子什么的,都无相关。
最后还是要回到我的立场
1.奖励本身和奖励条件,我不介意有无,简言之‘没差’。
哪种方式我本身自信应该都能受惠,本身的出席状况和比赛投入程度都很高。
但比赛调度方式不会因为奖励条件而改变。
2.队费的思考在我卸任后,因为必要球具都买好了,原本的状况会更明显。
请各位未来准干部=队员们,可以思考一下队费的合理性,
例如队费是不是要改成一季200?
3.现在要再讨论开会很麻烦,总之投票结果出来是什么我就做,没有就不做了。
…我没有放大绝喔,只是觉得讨论这个很囉唆。
※ 引述《gotoplayball (九降风)》之铭言:
: 想问一下
: 关于会议记录第5点季赛奖励的条款
: 是基于什么样的理由
: 而提出这样的方案
: 就像是核四公投的议题
: 赞成者和反对者针对题目设计的方法截然不同
: 我想
: 干部应该是采赞成的态度所以有了这项提案
: 就小弟我的认知
: 左岸成军的立意 比赛赢球应该不是最大的宗旨
: 当然比赛时大家都想要赢
: 我有机会在场上表现时
: 每次打击、每次处理球 也都是尽全力争取最好的成绩
: 前阵子看到义大的活动
: 考一百分的小朋友 有机会免费进场和曼尼互动...
: 我非常不赞同这种筛选方式
: 为什么不是全勤、准时、或是音乐、美术、体育杰出的人获得机会
: 比起一百分 我甚至觉得直接让有意愿的人抽签还比较好
: 回到正题
: 这个社会常以成败论英雄
: 季赛奖励 有它一定的好处 否则干部不会费心的提出
: 为什么我会不赞成呢
: 就训练而言
: 无形中就已背负了战绩的压力
: 寻求胜利的过程中 还要兼顾每位队员的上场机会
: 若过度的胜败考量 关键时刻的调度
: 势必会压缩了部份球员的比赛空间
: 我不是不想赢球
: 而是更希望有心在这个球队打球的人不断进步
: 共同创造胜利的感觉
: 看到季赛奖励这项条款觉得很讶异
: 我们又不是战绩差到需要靠季赛减半、队聚补助来激励人心
: 中职某垫底球队 搞不好都还没有激励条款勒
: 若考量因充足的经费 有补助的构想
: 我想
: 定个比如说“平均出席率达到六成以上”或“每个人都五成以上”的奖励
: 对球队更有帮助
: 季赛奖励可能会有某人在比赛中表现不好而被怪罪的负面影响
: 乡民最会抓战犯了
: 若是比如以达到出席率做为奖励
: 有机会能更互相关心队员近况、鼓励大家更积极参与球队活动
: 借此拉近球队的凝聚力
: 以上
: 洋洋洒洒的
: 好像有点像gogo的做风
: 所以顺便在今天
: 和我哥说声:生日快乐
: 最后
: 没有要改变什么事情
: 关于投票的一切
: 一样遵照干部的决议进行
: 希望各位能踊跃参与球队的事务
: 感谢为球队付出的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