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律师拿过高委任费 法扶成全国最大事务所
连结: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170814inv003
内文:
“台湾法律扶助基金会”执行预算浮滥程度已到了非得检讨的地步了!
先进国家也有法扶制度,但请的律师报酬都只有一般律师的1∕4~1∕6,因为法扶本来就
是属于扶助弱势性质,让没有钱但有需要的弱势族群可以透过法扶找到律师帮他们主张权
利,由于法扶找的大多属公益律师,领取报酬属补贴性质的车马费,并非为了赚钱,例如
日本法扶律师仅是一般律师1∕5,但台湾法扶却平均给3万元,已经和一般律师4万元行情
相去不远,所以出现很多专靠法扶为生的律师,法扶基金会变调沦为全国最大事务所,负
责转介派案给合作律师。
法扶律师报酬高 预算狂飙
难怪司法院每年帮法律扶助基金会编的预算逐年攀升,根据司法院资料,法扶基金会从7
亿余元,一路飙到今年已突破11亿元,明年至少是12亿元,目前占法扶案件最大宗的强制
辩护案件,去年约1万4000件,是刑事案件的5成8,以每案3万元的律师费来计算,就吃掉
了4亿元以上经费,已明显造成预算排挤效应,影响真正弱势而需要法律扶助者的权益。
一名法官说,现行法扶实务运作的结果,已悖离法扶制度存在的本意,且引发外界质疑法
扶是否将资源拿去协助有钱人,此外法扶案件受扶助者资格与标准审核宽松,法扶基金会
也被暗讽是全国最大律师事务所,侵蚀其他律师案源,且法扶的酬金给付标准已可变相决
定律师收费标准,造成律师削价竞争与法扶争取客户,扰乱律师执业市场。
另有律师认为,若依司改国是会议决议,将来没有请律师就不能打官司,将形成越来越多
的律师只能仰赖国家的法扶预算生存的情形,律师会被质疑是国家养的,丧失独立性与客
观性。
法扶制度问题多 公益变调
知情人士指出,法扶制度问题越来越多,经费需求日益增高,在国家财政吃紧的目前,要
预算有相当的难度,即应思考如何扩大及有效运用现有资源,朝法扶基金会公益化的方向
改革,应由法扶自行筹措经费,不再靠政府补助9成预算,并重新审视扶助资格与标准。
司法院与法务部则认为,应适度订定排富条款,知情人士指出,法扶基金会也可考量增聘
专任律师,或引进律师公益服务义务制度,如将法扶律师酬金与一般委任案件费用金额差
距进一步拉大,或规定律师应提供一定时数的公益服务,凸显公益精神与理念。
对于订定法扶排富条款,司法院、法务部及法扶均有相当共识,但关于由法扶基金会自筹
财源及公益服务或进一步拉大法扶案件与一般案件的律师费差距,由于事涉律师收入,目
前仍难有共识,但在法扶案件量不断增加的同时,若未有效改革现今的法扶制度,不仅悖
离法扶制度扶弱济倾的本意,更可能导致法扶与年金及劳健保一样面临破产的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