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题] 法律专业的进入障碍:112商科转法律的难度?

楼主: caesar76513 (弱水三千)   2017-08-10 18:34:40
Hi W大你好,我也不是道长,是个乡间企业小法务,过去曾在律所短暂任职,
因此或可用企业法务的角度,提供一些个人浅见。
※ 引述《w96284cat (难走的道路 最有前途)》之铭言:
: 各位道长好,
: 在下是112国企系毕,现在是某创投的AO
: 因为受不了工作上的陌生拜访,没专业支撑
: 最近在思考是否研读法律研究所,
: 朝企业法律相关的工作前进
: 如:M&A,ipo,尽职调查…
无论是M&A或是IPO,都是牵涉到许多利害关系人的交易型态,
券商、会计师事务所、律所、并购/上市公司等,
而若要进行这些交易工作,具备法律知识是加分,
但不一定要以外部律师的身分参与交易。
交易律师的工作,个人认为主要在评估/分配交易的法律风险,
以及将利害关系人的交易合意,设计成可执行的法律文件。
以我参与过的营业让与交易为例,当时我们负责的工作范围是尽职调查,
还有针对退休金与劳动议题进行法律研究,
例如:若依据企业并购法进行并购,对于留用劳工处遇的规定,
与劳基法或大量解雇劳动法的关系为何?
而如果是更大规模的并购交易,如企业合并,要考虑的层面可能更广,
如:要以何种方式收购股权、如何确保合并后存续公司的控制权、税务考量等,
而这些工作都需要外部律师提供法律意见、设计法律文件等。
然而,除了并购以外,其他的交易型态,
个人认为律师就比较难接触到交易的核心。
例如,以个人参与过的私募股权投资交易协商为例,
律师扮演的角色,就是将利害关系人的合意,草拟成法律文件(如:投资条款),
确保利害关系人的意思一致,并在文件中设计纷争解决机制。
不过从律师的角度,针对交易的核心问题,
例如:为何要有本交易?为何要安排这些融资条款?
利害关系人有无任何策略性考量?未来投资者与被投资者实际的合作状况等问题,
相较于创投从业人员或公司内部人士,律师较不容易了解这些交易的关键。
(当然如从业已久,律师也可能成为行业的专家,但需要时间累积。)
另外,个人认为从律师的角度切入的优势,就是可以接触到广泛的产业,
还有较容易培养类型化的工作技能,例如:尽职调查、法律研究、草拟法律文件等。
比较容易让人有踏实的感觉。
: 人格特质则有下列几项,
: 似乎与这些非讼业务较相关?
: 战略思考(strategy)
: 寻找事物沿革(context)
: 搜寻新事物(discover)
: 内向(introvert)
: 系统(system)
人格特质没有问题。
问题是要完成台湾的法律学位,参加台湾的律师考试是一条漫长且辛苦的路。
一年一次,一次二试,录取率 < 10%的这些考试特色,
足以让台湾有志以律师作为职涯的候选人投入大量的时间与心血。
若楼主要就读全职法律研究所,完成法律学位至少要三年,
假设楼主天资聪颖,完成学位后的隔年就考上,算算也要投入四年的时间,
而这段时间就读法律研究所的财源从何而来,
以及花了大量时间投入法律学习的机会成本为何?可能都是楼主需要考虑的。
: 但当我查询理律事务所的人员背景时
: 我发现绝大部分执行M&A,ipo,尽职调查的人
: 几乎学士都是法律,仅有1成是外系的
因为台湾目前还保留着大学部设置法律学位的传统,
所以台湾的法律事务所的律师学历还是以法学士学位为主。
: 因此想请教2个问题
: 1.我适合企业的非讼业务吗?
只要喜欢商业交易,个人认为基本上都可以尝试。
虽然个人认为争端解决才能展现律师本色。
: 2.为何绝大部分的企业非讼律师,都没有商科毕业的?
因为在台湾,在大学部完成法律学位还是主流,
且法律系毕业后要考上律师就要花很多精神跟心思了。
如果商学院的毕业生在大学时期有兼修法律,或者法律系兼修商科,
毕业后她/他未必会选择考律师。
像小弟大学认识一些商科双修法律的朋友,
毕业后没有考律师,而是去科技业、银行或四大工作了。
而且考试明年又要改制了,虽然跟本版意旨不符,但也只能帮QAQ。
作者: SYLVESTRAL (大头)   2017-08-10 19:18:00
联鼎吕布有加入说法line群组吗?
作者: s760412s (赛亚人的王子)   2017-08-10 21:22:00
原po超帅
作者: j1o2s3e4p5h6 (刚好路过)   2017-08-11 15:08:00
这讨论串的文都好赞
作者: NTUDFFL (The Dreamer)   2017-08-11 18:20:00
原PO好帅,偶像,请帮我签名。
楼主: caesar76513 (弱水三千)   2017-08-12 09:10:00
说法line是什么?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