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游记] 韩国 济州岛世遗之旅-万丈窟

楼主: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2014-09-10 09:18:07
※ [本文转录自 travel 看板 #1K3wQmoP ]
作者: shonn (想和妳看棒球) 看板: travel
标题: [游记] 韩国 济州岛世遗之旅-万丈窟
时间: Wed Sep 10 09:17:34 2014
图文网志版 http://bimeci.pixnet.net/blog/post/186703581
济州岛世遗之旅-万丈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西元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通过了《保护世界文
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希望借由国际合作,将全世界的珍贵资产登记
编入“世界遗产(World Heritage)”,以达成保护与保存的目的。
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自然、复合遗产三大类,其不仅代表了在国际
上的能见度,更展现出珍贵的人文价值与自然美景,因此常常成为各
国当地的热门观光景点。西元2007年,济州岛便以“济州火山岛和熔
岩洞”入选为世界遗产。
【旅行Map】
  济州岛总面积约1846平方公里(大小不到七个台北市),为韩国
行政区中最小的道,却拥有汉拏山天然保护区、城山日出峰、万丈窟
等特殊火山地形景观,是韩国唯一以“自然”项目入选世界遗产的地
方。《济州岛世遗之旅》首先来到“万丈窟”,位于济州岛东北方,
往东距济州市区约40公里车程,沿途寻路标指引即可到达。
【万丈窟一景】
  在无法随意出国的戒严时期,拥有温暖气候、自然风景和美食特
产的济州岛,于是成为当时韩国人观光旅游的唯一选择。济州岛虽然
已是观光高度开发的地区,然而,万丈窟目前只开放参观 1公里,仅
约7%的曝光率,让如此“万丈深渊”依然笼罩神秘面纱。
【万丈窟,地】
  霹雷摩芝窟(Byokro-emaji Cave) 又称“万丈窟”,主洞长度
将近 3公里,再加上其他大小支洞,总长度达到13.422km,是全世界
目前所已知最长的熔岩洞穴隧道。
【万丈窟,顶】
  约 250万年前济州岛火山开始爆发,汉拏山附近熔岩横流,岩浆
火海在地下流窜。由于汉拏山火山爆发持续了几百年,老的熔岩形成
的通道外部才刚冷凝,新的熔岩又在老的熔岩通道内继续流动。当火
山爆发停止,熔岩流东奔西窜流入大海后,它所经过的通道就形成空
空隧道与大小支洞,成为现今的洞窟模样。
【窟壁上的熔岩流线】
  人类第一次发现“万丈窟”是在西元1971年,由济州山友会所遇
,当时曾深入探险至七、八公里处。后来韩国政府发布禁令禁止进入
万丈窟,直到解严后才允许科学家入内研究。西元1981年春,由韩国
和日本所组成的联合调查团进入勘测,测得主洞长度约 2.917km,还
发现了其他59个、合计长度约 8.5km的大小支洞。现有开放入口处 1
公里段让游客参观,而且布置灯光造景,万丈窟那宛如宫殿般雄伟壮
丽的地下景象,才终于展现世人面前。
【熔岩流线】
【近距离观察窟壁上的熔岩流线】
  万丈窟是熔岩流通道的最明显证据,就是窟壁上留下的“熔岩流
线”痕迹。“熔岩流”其实可类比“水流”流窜洞窟,不同之处为熔
岩流温度很高,会造成岩石熔化、再凝固等火山地质现象。熔岩流线
为熔岩流量递减并在壁窟上所刻下的线痕,万丈窟中可见许多不同高
度的熔岩流线平行,这意味熔岩流水位持续下降,最后形成空荡荡的
隧道面貌。
【巧遇澳洲团队拍摄节目】
  这次参观万丈窟时,我们还巧遇到澳洲电视公司团队正在拍摄节
目,介绍万丈窟奇特的火山地质现象与景观。
【万丈窟壁特写】
【熔岩钟乳】
  澳洲节目摄影团队正在给的特写,是壁窟上的“熔岩钟乳”。熔
岩钟乳是熔岩流在隧道内流动时,部分窟顶或较高处因熔岩高温熔化
所形成的生成物,依其形态可分为鲨鱼牙型、吸管型、不规则型态等
。类似石灰岩洞,岩石熔化顺着熔岩钟乳落到地面上,仿佛滴蜡形成
熔岩石笋。熔岩钟乳主要分布在万丈窟窄道区,突然变狭的通道让熔
岩流水位升高,洞顶将感受更高温度,以利熔岩钟乳形成。
【万丈窟一景】
  因为有规划灯光造景,让万丈窟内的光线不会太过昏暗,所以携
带手电筒或非必要。由于一年四季皆保持11~21℃的温度,窟内始终
凉爽宜人,然而有时阴风飒飒,窟顶又有渗水滴落,雨衣和雨伞反而
是参观万丈窟时最推荐的必要装备。
【万丈窟顶Cupola构造】
  探索万丈窟,可发现窄通道与宽通道反复出现。熔岩洞窟由于持
续涌入的熔岩高温,使地板或窟顶溶化,形成极不规则的景象。熔岩
流通过窄通道时,会造成窟顶变高、向上隆起的地形,这样的构造称
为Cupola。
【万丈窟地面特写】
  熔岩洞窟地面常见熔岩流凝固的痕迹,有时可发现许多自窟顶掉
落的岩块,称为“落磐”。落磐通常是在洞窟逐渐冷却成形时掉下,
当某处熔岩凝固而停止流动,落磐会就地堆积,而掉落在熔岩流中的
岩块则会被带往下游或熔于无形。
【熔岩漂石“熔岩球”】
  “熔岩漂石”是指熔岩于洞窟内流动时,自窟顶或洞窟内壁崩塌
的大型落磐随熔岩流一起漂往下游,然后在适当场所凝固形成的结构
。落磐有时会完全被熔岩包裹成球状或矮丘,称为“熔岩球”,万丈
窟内则有一全世界最大的熔岩球,直径可达 2.7公尺。
【又见万丈窟顶Cupola构造】
【含有硅岩片的落磐】
  万丈窟的落磐主要是由玄武岩质的岩石所构成,但偶尔也能发现
含有异于玄武岩的白色或灰色“硅岩片”。硅岩是一种变质岩,为极
高压力环境下所变质而成,应该不可能出现在火山地质形成的“火成
岩”之中。这些硅岩片约有1~5公分大,据推测可能是熔岩涌出地表
时,将当时构成济州岛深部基盘的硅岩一起拉上、共同凝固而成。
【龟岩】
  “龟岩”为外型类似济州岛的熔岩漂石,是代表万丈窟的象征岩
石。熔岩漂石虽然是指由窟顶崩落熔岩流中随之漂流凝固的岩石,但
龟岩的盘状构造形状特殊,据推测可能是漂石凝固后,热熔岩仍继续
黏附边缘所形成。其推测以龟岩侧面的熔岩流线为根据,因为附近洞
窟壁面上的熔岩流线高度比较是一致的。
【熔岩壁架】
  这种熔岩一边黏附一边凝固的现象,不只盘型,也会造成“平面
”的构造。“熔岩壁架”就是熔岩在窟内流动时,部分熔岩黏在窟壁
上逐渐形成的平面壁架结构,也可发展成熔岩阳台、熔岩长椅等型态
。熔岩壁架和熔岩流线一样,都证明了万丈窟是由熔岩流通道所形成

【熔岩流通道形成万丈窟】
【熔岩足趾】
  当上层洞窟的熔岩遇到缝隙(窗型结构)而漏到下层洞窟地上时
,熔岩条于是重叠流动堆积而形成“熔岩足趾”,因为型态类似大象
的足趾而有此名称。不过就我在旁观察,觉得熔岩足趾只是取好听名
字,其实它根本就像大……而且连形成的原因都很像在大……熔岩从
缝隙漏下来,然后遇空气冷凝成半软半硬的条状物,那不就跟大……
一样。
【熔岩流石】
  看到壁窟上挂著一条条的“熔岩流石”,表示万丈窟的开放参观
区快要走到尽头了!熔岩流石是指熔岩流经窟内时,窟顶或窟壁因高
温熔化、沿壁流下然后再凝固所生成。沿窟壁流下的熔岩流石,会随
温度及流量不同而有多样形态。熔岩洞窟形成后,尚未凝固的熔岩,
也可能会从窟壁上的小孔漏出而形成熔岩流石。
【万丈窟尽头:熔岩石柱】
  “熔岩石柱”是由窟顶破洞落向地板的熔岩慢慢凝固堆积而成,
有点像石灰岩洞中“钟乳石柱”生成的强力进阶版。虽然在许多熔岩
洞窟中都能看到,但这尊高 7.6公尺的万丈窟熔岩石柱规模可属世界
级。熔岩从窟顶落下地板,然后向通道两边缓慢流动、凝固,就会形
成熔岩足趾构造。
【熔岩石柱】
  来到万丈窟熔岩石柱,表示已经来到参观地区的尽头,后面应该
还有很长的隧道,但目前就开放到此。打上强力的五彩灯光,让石柱
几乎成为万丈窟中最亮的地方,但仍掩不住后方一片黑暗的神祕空间
……恍如隔世的万丈窟构造变化万千,令人大开眼界,也是学习火山
熔岩地质知识的好机会。希望当局以后能规划开放更深邃的区域,让
奇妙的熔岩世界重现于世,满足更多游客的探索欲望与好奇心。
(2014年八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ubla Khan:Or a Vision in a Dream‧ A Fragment》
by S.T. Coleridge-
  In Xanadu did Kubla Khan
  A stately pleasure-dome decree:
  Where Alph , the sacred river, ran
  Through caverns measureless to man
  Down to a sunless sea.
  …………
  写完这篇游记,我忽然想起英国人 Coleridge所写著名诗作的第
一段。如雄伟宫殿般的世界遗产万丈窟,其中曾熔岩流经宛如圣河,
川流深不可测的地底之下,最后直奔不见天日的大海……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