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kadar (卡卡达达)
2025-04-24 14:44:02韩民族日报 记者李国正
去年唱片销量时隔10年首次下滑 今年仅有四张唱片初动销量过百万
“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最终可能只剩几家大型经纪公司存活,中小型公司将难以为继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
这是本报近日采访的一位中坚K-POP企划公司相关人士所说。他表示,自去年底起在业内
逐渐浮现的“K-POP危机论”,如今已逐渐成为现实。
K-POP的危机,早在去年唱片销量十年来首次转为下滑时就已初现端倪。2023年K-POP唱片
销量曾创下首次突破1亿张的历史性纪录,然而去年销量跌至9300万张,减少近19%。而唱
片销售额通常占据一家企划公司总收入的30%至50%,是一项关键指标。
今年的情况更为严峻。根据Hanteo排行榜21日的统计,发行首周销量(初动)突破百万的
唱片仅有四张,尚无一张超过200万张。即使在销量出现下滑的去年,仍有22张专辑初动
过百万,其中四张超过200万张,另有一张达300万张。可见这波危机确实并非空穴来风。
被视为危机主因之一的,是“K-POP顶流团体”的缺席。防弹少年团(BTS)因成员相继服
役,处于“军白期”;2022年曾单年卖出千万张专辑的SEVENTEEN也受成员入伍影响而进
入空档期;而目前专注于个人活动的BLACKPINK,则暂无推出新专辑的计划。
大众音乐评论家林熙允(音)分析指出:“自2020年BTS凭《Dynamite》在全球爆红后,
K-POP的人气一直延续至今,但最近可察觉其影响力已开始下滑”,“如今,填补所谓头
部团体空位的新生代团体尚未展现出走出粉圈、拓展大众影响力的能力。”
另一方面,HYBE与ADOR前代表闵熙珍之间的矛盾持续发酵,也被视为原因之一。去年4月
22日因对闵熙珍进行内部审查而爆发的这场纷争,如今已陷入长期化局面。最近法院裁定
临时处分成立,NewJeans的活动也被迫暂停,令形势雪上加霜。林熙允表示:“深受欢迎
的NewJeans停摆,加之去年国会国政监查中曝光的所谓‘偶像内部报告’文件,不仅重创
了HYBE的业绩,也损害了其品牌形象。这种负面影响正逐渐扩散至HYBE旗下其他艺人乃至
整个K-POP产业。”数据显示,HYBE去年的营业利润同比锐减38%,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出
现全年净利润亏损。
与此同时,Kakao方面也风波不断。包括创始人金范洙在内的核心管理层被爆收购SM娱乐
时涉嫌操纵股价,目前正在接受司法审判。近期甚至有传言称,掌管SM、Starship、EDAM
等多家K-POP企划公司的Kakao娱乐或将被整体出售。
外部因素方面,日本与中国市场的销量大幅下滑被视为主要因素之一。K-POP专辑中,大
量通过直购、代购、粉丝团体购入等方式流向海外,而非正式出口,其中中日两国的市场
占比尤其突出。但近来这两国的销量却急剧萎缩。某企划公司人士指出:“日本本土陆续
推出以K-POP为卖点的偶像组合并收获人气;中国则因经济不景气加上限韩令未松动,唱
片销售前景堪忧。现在的局面是,经纪公司几乎只能依赖美国市场”。尽管近来韩国三人
说唱组合Homies在中国大陆举行了八年来的首次演出,令外界对限韩令可能松动有所期待
,但多数业内人士仍认为,不应对此抱有过高期待。
也有意见认为,应把当前的危机视为“转祸为福”的契机,推动K-POP向可持续模式转型
。韩国进出口银行海外经济研究所首席研究员金允智(音)表示:“此前K-POP专辑全球
范围内的高销量被怀疑为‘销量提前注水’,而当前唱片销量下降也可视为销量虚高泡沫
逐渐消退,市场正朝正常化方向回归的过程。未来应提升演出和IP等领域的营收,实现更
合理的收入结构”。
此外,关于音乐内容本身,也有必要进行反思与调整。林熙允指出:“以超现实的外貌为
卖点、粉丝经济为核心的K-POP产业,其在全球市场的侷限性愈发明显。如BTS成员柾国的
个人发展案例所示,应根本性地思考如何在流行音乐的发源地——英美地区获得更广泛的
人气”。
https://www.hani.co.kr/arti/culture/music/11934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