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剧访谈是收录在导演版全剧剧本中
尽量忠于原文翻译了,有误欢迎指教
Q:执笔《我的大叔》这出电视剧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契机呢?
何必选出一个契机呢,心就像飞扬的尘埃一般,在某个瞬间总会落定成型。在官方采访中
虽然是说因为“想使人感动”而写下这部作品,但那些细微像尘埃般的想法有“对一个寡
言男子的怜悯之情”、“厌世的女子”,还有只是想写“单纯并享受生活的人物们”,以
种种心情而开始了这部作品。
Q:结局是一开始就设定好的吗?剧终之后,有演员在访谈中表示曾看到以悲剧作结,可
以的话,能否说说看设定好的sad ending是什么呢?
在企划案中写的故事大纲为300页左右,以大纲做基本,要完成16集剧本的话,最终需要5
00页左右。从300页要延伸成500页,剧情必然会有増有减;500页的剧本结局会是如何,
没有人知道,都是写着写着才会明白的。
可能是因为只看过300页概要后而有以悲剧做结的想法吧。
Q:将〝窃听〞加进剧情中,是有什么特别的理由或是从哪一部作品中得到灵感的呢?
有好几个理由。
第一,至安一开始是因为要对东勋不利而装了窃听,到后来却成为帮助至安理解东勋的道
具,这在叙事层面上是有利的。
第二,对这两人的角色而言,是最合适的装置了。东勋和至安都不是会字字句句表达自我
的人,但是必须互相了解,透过窃听,至安得以知晓东勋的每一面。
第三,透过窃听,即使是简单的一句话,力道会提升许多。
同一句话,在我面前说,和在我不在场的时候说,是截然不同的;举例来说,在第八集中
,至安对东勋喊了声“加油!”如果在那个当下,东勋也回了一句“加油!”的话,这句
话就没有什么影响力;但若是东勋独自回到家中,像是在回答至安也像是下了决心一般,
喊了一声“加油!”而这句话,让窃听的至安听到的话,影响力就非常大了。
“她没有来吗?穿得很薄的孩子,长得漂漂亮亮的那个”也是一样的脉络,虽然只是稀松
平常的话,但是在我不在场的时候说出来的,那个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Q:至安和东勋两人的年龄差,是因为要增加说服力吗?能否说说看,设定的理由为何?
这部电视剧宗旨为一个平凡的男子,如果细看他的每一面的话,就会发现他是多么帅气的
人。如果是这样,要从谁的视线来看呢?一定要是一个绝对不会把他当好人看的人,所以
年龄、性别、地位及所有层面上,都在正相反的至安这个角色就出来了;也需要会让人说
闲话而制造出紧张感的年龄差。
Q:编剧最喜爱剧中哪一个角色呢?哪个角色放了最多感情呢?
难道会有我不爱的角色吗?会有比较不爱的的角色吗?
Q:东勋的职业为结构技师,这在韩剧中是较少见的,设定这个职业的理由为何?
此问题直接引用《韩国建筑结构技师会刊11&12月号》中受访的文。
每个编剧写故事的方式都不同,主角的职业我都是后期才决定的。若是先决定了主角的职
业,对从事该职业的人,有了先入为主观念的话,一不小心就会把人物描写得肤浅又陈腐
。所以我都是先拟出角色和故事大纲,之后再套用适合该角色的职业。写《我的大叔》时
也是一样,拟定大纲时,仅有〝在大企业上班、部长阶级、有同阵线的人〞以这样简略的
框架执笔的,直到故事和角色都成形了,能将这个角色生动发挥的职业有什么呢?细看朴
东勋这个角色,不会是要卖弄口才的职业,也不擅长抽象概念,性格耿直也不譁众取宠,
有什么职业是符合这样的特质呢?正好有认识的人,在重新调查三丰百货和圣水大桥崩塌
事件时,得知了结构技师这个职业,听了描述,猛然觉得跟朴东勋这个人恰恰吻合;也采
访了好几名结构技师,那些人的实际特质和职业特性上,跟朴东勋这个角色是非常一致的
。
就这样决定了主角的职业。
Q:许多人认为东勋虽然是个好人,却不是个好丈夫,编剧对此有何想法呢?
允熙之所以无法忍受的原因,并不是东勋“对其他人更好”,而是“希望东勋只对自己好
”不是吗?我也不晓得了。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东勋并不会做出离经叛道的事,对待周遭
的人也总是很真诚不是吗?‘善待家人的人,也能善待妻子’我是同意这个说法的。
Q:有很多人说春大也是对至安好四次以上的人不是吗?春大也算是我的大叔吧?
至安在人生中遇见的人,可以分成杀人前认识的人和杀人后认识的人。杀人前就认识的人
因为知道至安的本性,所以将杀人事件看作是令人婉惜的不可抗力情况;然而事件发生后
遇见的人们,认识到的至安是已经受了事件影响,而变得冷漠的至安,若又听到关于那场
事件的传闻,更会对至安产生偏见。春大和起范都是至安小时候就遇见的人,也就是杀人
前认识的人;所以至安口中说的对自己好四次以上的人,范围其实是指杀人事件发生后遇
见的人当中。
Q:凤爱奶奶和孙女至安的沟通方式为手语,将奶奶设定为聋哑人士的理由为何?
奶奶和至安虽然过得很悲悽,但是我希望两人之间是有温度和圣洁的氛围,言语好像无法
传达出那种气氛;另外若要表现出至安背负的生活重担,让她与人谈笑风生的话似乎不太
合适;用对话得到治愈这部分留给东勋去表现,所以觉得让奶奶与孙女以手语做沟通是很
适当的。
Q:起范和至安的故事并没有详细呈现,起范对至安感到抱歉及对至安的忠诚是基于什么
样的理由呢?
在第四集至安和起范的对话中,有说到起范欠光日的债,也是至安代为偿还的,起范因为
债务问题受光日折磨时,至安替他偿还,所以至安的欠债中,也有起范的部分,彼此用义
气来守护对方。
Q:至安和奇勋两人间从没对话过,有什么样的意图呢?
奇勋和至安两人都相当直言不讳,若两人碰面了一定会单刀直入地述说与东勋间的关系,
觉得这样对剧情没有益处,就刻意避开了。
Q:最后一集中,东勋和至安第一次共乘,至安为什么坐在后座呢?
东勋这个人,绝对不会做出可能落人口舌的行动,这一点至安十分清楚,即便年龄再小,
和女性毫不拘泥共处,也不是东勋的作风;至安坐在后座是出自对东勋的体贴之情。
Q:最后一集中,出现至安教手语的场面,为什么选了“活见鬼了”这个艰难的谚语呢?
比起谚语的意义,更想呈现出至安去做与奶奶相关的义工活动时,度过了愉快的时间;另
外这个谚语的手语比起来相当生动活泼,因而做出选择。
Q:在剧中,月亮出现了很多次,编剧有何象征性的意义呢?
在繁忙的日常中,偶然仰望夜空中的月亮时,喧闹的琐事都突然变得微不足道,心情突然
轻松起来,大家不都有过这样的经验吗。人类是什么,人生是什么,我在这里做些什么..
.看着月亮,就像往干涸的心上浇水一样。
Q:至安总是穿着短袜,有什么特别的理由吗?
看起来很可怜嘛。
大冬天的只穿着一双短袜,是因为流行才穿的,还是因为没有温暖的袜子可以穿,把这个
放在心上却又不开口问的东勋,也一样可怜。
Q:剧中有些场面,发生的时机不太明确,能否说明一下呢?
- 至安说光日小时候也是很善良的,这个录音档对话时间点为何呢?
大概在第九集之后
- 进行常务审查时,东勋说至安的杀人前科,已经受到正当防卫的无罪判决,若是从至安
口中得知的话,那么对话是何时进行的呢?
我不觉得是与至安对话后而得知的,东勋不是一个会问这种事的人,至安也不是一个会说
自己是无罪的,已经受到无罪判决的人,是不是从春大大叔那里听到的呢?
Q:在剧中,有没有哪一个场面是比起我写剧本时想像中的画面,呈现得更好的场面呢?
几乎所有场面都是,比起文字,影像呈现得更出色,仅仅选出一个有点困难。非要选的话
,我会选第12集中,后溪洞朋友们送至安回家的那一场。那场戏的感觉不知道如何表现,
所以仅写了叙述性的表演提示而已,影像呈现却是非常地完美,深受感动。
Q:编剧最喜爱的场面为何?
喜爱的场面不只一两个,很难说。但又非要选的话,喜欢第八集中瑶顺的生日宴,第十集
结尾至安逼东勋动手的那场戏,13集中三兄弟在酒馆互诉痛楚的戏,14集中东勋升官的庆
祝派对,最终回的结尾也喜欢...,全都是我最喜爱的场面。
Q:有两个提问。许多人觉得本剧中有两个关键字,分别是〝自爱〞和〝人生的内力〞,
是否也能将自爱当作人生的内力呢?另外,〝自爱〞确实是本剧的关键字吗?
根据对〝自爱〞的定义不同,答案可能是肯定,也可能是否定的。若将自爱定义成自我中
心和自我陶醉的话,答案当然是否定,或是定义成与他人比较后产生的优越感,那么答案
依旧是否定的;比起〝自爱〞,我想用〝品行〞来解释会更简单明了;我认为能宽待自己
的人,也能够宽待他人,至安若是能对自己好一点的话,与他人相处时就不会那么带刺了
。但要说那是本剧的关键字的话,又不是那么一回事。跟要在社会上实践信念的故事比起
来,我更喜欢从现实生活中得到解脱的故事。我想可以将本剧看作东勋和至安得到解脱的
故事吧。
Q:人是不是真能够抵达安然自在呢?编剧心中对安然的定义为何呢?
哈哈哈,我也正在努力抵达中呢,正因为尚未到达,对安然也无法妄下定义。但是我想若
是以此做为人生目标的话,总有一天会到达的,我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Q:结尾中,东勋在内心向至安提问“至安,你抵达安然自在了吗?”至安回答 “是,是
的!”回答两次的理由为何?
第一次的“是”为肯定回答了问题,第二次回答表现出以后也会这样生活下去的意志,回
答了“是的!”
Q:最后有什么想说的吗?
最终回的新闻评论中,有看到有人留言因为太感谢编剧,都想付费给编剧了。我想找到那
名网友,跟他收个三万块,并想告诉你,你的感谢我确实收到了,所以收个三万块也不为
过吧;大家的感谢我确确实实收到了,现在轮到你们报答的时候了。
(大礼)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