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西北边的外族反叛史,从东汉初期就开始困扰,直到三国时代仍存续著
《后汉书》更有丰富的讨乱战记,起因多半不外乎受官吏、土豪压榨折磨因而起义
而要想在魏、蜀两大势力间选边站,外族们自有其考量,《魏书》肯定只挑正面的写
诸如为羌、胡做了多少公平的事等等..不过这不打紧,反倒给了后人想像的空间
那么多次里,我偏要写饿何、烧戈,也是认为理由比较充份才挑他们
在此仅就宗教 & 经济面向来说明,饿烧为何会选蜀汉
首先是宗教面向
王明珂所著《羌在汉藏之间》这本书分析了羌人的宗教信仰,是个多神信仰的民族
《人籁论辨月刊105期 哀悼失去 创造新生》更讲到羌人占卜是从汉人那边学来的
其供奉的神祗当然就包括佛祖在内的,汉人的神祗
既然羌人信佛,则魏、蜀对于佛教的立场,便相形重要了
关于曹魏时代的北方佛寺,网络上我只查到洛阳的官佛图精舍 & 白马寺
其中白马寺还是汉代遗留下来的!可见曹魏时代的佛寺发展十分受限
自然与政府的严禁宗教政策脱不了关系
来看文、明二帝各下了啥诏
"(黄初五(224)年十二月)“...其敢设非祀之祭,巫祝之言,皆以执左道论,
著于令典。”"
"(青龙元(233)年三月)诏诸郡国山川不在祠典者勿祠"(魏书)
偏偏《魏书.释老志》写到魏明帝曾"欲坏宫西佛图,外国沙门乃金盘盛水置于殿前,
以佛舍利投之于水,乃有五色光起,于是帝叹曰:‘自非灵异,安得尔乎’
遂徙于道东,为作周阁百间。"
连具备科学眼光来力排众议,大兴宫殿的曹叡,都会怕被佛舍利的灵异缠身
而反倒为之徙建皇帝认证过的官方佛图精舍
足见尽管魏国初年就已严禁宗教,但佛寺在不得已的理由下,仍得以保留的现象
此外,《后汉书》称大兴佛像的笮融,其佛寺为"浮屠寺",但时间地点跟本篇不符XD
禁教政策直到大量的佛经被翻译后,为玄学注入新的观点
两者结合,方才有谷底反弹的趋势
好的,接着看蜀汉这边的佛教传播状况
1981年四川忠县出土了与佛教传播有关的遗物,展现了蜀地早期佛教传播的状况
不少学者认为应为汉人的墓中,铸于铜摇钱树树杆上的佛像以及房屋模型
格外引起注意
有人曾论证房屋模型的场景布置,是在反映当时正在进行通俗的佛教仪式
其他著名的出土佛像,包括挖自麻浩崖墓、柿子湾及西湖塘施无畏印相俑的(以上乐山)
还有绵阳和彭山佛像,而保山的蜀汉延熙纪年墓,更出土过一件光头高鼻的陶僧首
传统史料方面,《华阳国志.南中志》:
"以南郡霍弋为参军。弋甚善参毗之礼,遂代(阎)宇为监军、安南将军。抚和异俗,
为之立法施教,轻重允当,夷晋安之"
得知很可能开始有少量蜀汉官员,随深谙佛教仪式的霍弋
一同以佛教来怀柔夷汉之间的冲突
想当然尔,宗教乃离不开占卜矣
不仅南中之地对佛教有所倚重,就连蜀汉本土典掌旧文的博士学官当中
仍有胡潜这类人物可以让"祖宗制度之仪,丧纪五服之数,皆指掌画地,
举手可采"(许慈传)
碍于现实上的考量,即便蜀汉绝非儒家沙漠之流,仍得借助佛教
好迎合大众的心灵寄托,顺便顺水推舟来推行政策
反观曹魏那边,孔子说敬鬼神而远之,以致诸如管辂这类善于占卜的
就难为逐渐屏弃百家,而回头向儒家靠拢的曹魏重用
讲完宗教,接下来讲经济面向
打从曹丕时代,〈仓慈传〉就告诉我们曹魏怎么打压凉州豪族:
"太和中,迁炖煌太守...大姓雄张,遂以为俗...慈到,抑挫权右,抚恤贫羸,
甚得其理。旧大族田地有余,而小民无立锥之土;慈皆随口割赋,稍稍使毕其本直。
又常日西域杂胡欲来贡献,而诸豪族多逆断绝;既与贸迁,欺诈侮易,多不得分明。
胡常怨望,慈皆劳之。欲诣洛者,为封过所,欲从郡还者,官为平取,
輙以府见物与共交市,使吏民护送道路..."
同样的结果在〈徐邈传〉便呈现的是"西域流通,荒戎入贡"
上头也呼应了〈崔林传〉写到曹丕时期西域诸国:"各遣子来朝,闲使连属,
林恐所遣或非真的,权取疏属贾胡,因通使命,利得印绶,而道路护送,所损滋多。
劳所养之民,资无益之事,为夷狄所笑,此曩时之所患也。乃移书敦煌喻指,
并录前世待遇诸国丰约故事,使有恒常"
显然由官府接手,是挡到一笔西凉豪族藉护送过程中,榨取油水财路的决定
除此之外,轮到曹叡在位时,徐邈继续"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把原本依附在豪族的人口给拉了出来,减弱豪族势力
大家都脱离贫困以后,便不再给豪族剥削的机会
又"支度州界军用之余,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以渐收敛民间私杖,藏之府库"
此举更打破豪族垄断市场价格以敛财的途径
所以我认为这些叛乱总归一句,便是羌、胡的大姓意图恢复曹魏整治凉州之前
过往吃香喝辣的盛况
讲实在各位只要去翻一下《魏书》里关于西北边疆的乱事
加总起来会发现大大小小非常多笔,那为何这次特别拿俄何、烧戈来讲
说穿了只因为下列这句:"攻围城邑,南招蜀兵"
我相信其他次的叛乱,即便不管经济层面,单就军事上一定也会设法找蜀国配合出兵
只不过明显提到的比较有说服力,才会选来当主角
这就不得不简单说明一下蜀汉的南中政策
打自诸葛亮开始,便启动了联合大姓、打压想破坏 有钱大家赚 之规矩的一方
所谓大家,指的便是蜀汉政府 & 南中大姓,而显然曹魏治理方针为抑制强权、扶助弱势
没错!诸葛亮在巴、蜀之地确实也这样玩,问题南中的情况截然不同
类似以汉制汉、以夷制夷的概念
大姓吸收了为海上丝路、南方丝路之贸易得来的奇珍异宝所魅惑
而自愿投靠大姓的部曲.."渐臣服于汉,成夷汉部曲"(华阳国志)
之后分赃比例乔不拢而引发叛乱时,得靠这批人力搞定,而大姓则换得世袭官位的酬庸
发现了吧!为继续图利,西凉大姓铁定宁愿跟蜀汉站同一阵线,而跟曹魏唱反调
值得一提的是〈苏则传〉说"武威三种胡并寇钞,道路断绝"
又说"时雍、凉诸豪皆驱略羌胡以从(张)进等",于是苏则乃与羌豪帅共谋军议
前面的三种胡指的应该是比较有钱有势的外族,自然会找雍凉诸豪勾结
后面被驱赶的,则是受曹魏照顾的中低阶层外族,迫于豪强淫威,只得屈服于他们
最后照例是武将补充包,说来惭愧,翻很久实在找不到〈郭淮传〉、〈后主传〉以外
符合当下时空背景的武将
哪怕仅仅是有个名字而已,也作了白工,其他希望有版友愿意补上,感恩
这应该也是历篇以来,人数最少的一次QQ
好吧往好处想,只好用叙述太少来当作我难以判断,而偷懒不填五围能力值的借口惹
兹贴上寥寥数字以作为本篇结尾:
"正始八(247)年,陇西、南安、金城、西平诸羌饿何、烧戈、伐同、
蛾遮塞等相结叛乱,攻围城邑,南招蜀兵,凉州名胡治无戴复叛应之。
讨蜀护军夏侯霸督诸军屯为翅。淮军始到狄道,议者佥谓宜先讨定枹罕,内平恶羌,
外折贼谋。淮策(姜)维必来攻霸,遂入渢中,转南迎霸。维果攻为翅,会淮军适至,
维遁退。进讨叛羌,斩饿何、烧戈,降服者万余落。九年,遮塞等屯河关、白土故城,
据河拒军。淮见形上流,密于下渡兵据白土城,击,大破之..."
"延熈十(247)年,凉州胡王白虎文、治无戴等率众降,衞将军姜维迎逆安抚,
居之于繁县"
硬要塞人的话,就勉强把时间点较接近的,数年前的迷当,也加进去好了OTZ:
"正始元(240)年,蜀将羌维出陇西。淮遂进军,追至彊中,维退,遂讨羌迷当等,
案抚柔氐三千余落,拔徙以实关中"
以上超混的补充包,感谢各位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