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在高雄办‘跨域交流Open Mic’活动的主办人丁丁,把这一套活动运行在高雄,
每个月1场,到现在也超过半年了。想提供一些资讯,以及以主办人的角度分享
一些想法。
这个活动很简单但特别,参加的人把原本“听讲座”“被服务”的印象丢掉,变成
自己是个自主的人,来到这里与别人“平行交流”、自由社交。前面会有每个人
轮流自我介绍,所以你会知道可以跟别人聊什么,或是让别人知道能跟你聊什么。
这个活动源自于台北交点(5年以上了),我参加过10几场后,把同样的规则用
在这里。之前也有"圈圈",但后来台北交点、圈圈等都逐渐消失了,因为主办
的人会忙。我自己也有正职工作。
2019年4月,我在ptt高雄版发文问如果这种聚会有没有兴趣。5月开始真正来办。
办了6场,来参加过的人有:心理师、表演艺术者、国小老师、军公教但支持年金
改革的、创业家、直销、做程式教学的、设计师、最近刚被fired的、口译师、
8+9、很熟荣格学派以及课题分离的、小模。
https://i.imgur.com/jpf4ooz.jpg
Open Mic 让人上台讲过的主题有:
“同婚过了,但你真的了解同志吗?”
“八年级生的斜杠思维”
“15分钟日常心理教室”
“BDSM搞什么?那些看不见的光与影!”
“支持送中的人在想什么?我们该怎么说服他们?”
“忧郁是为了让你面对自己 - 我如何度过忧郁症”
https://i.imgur.com/VDEzo7x.jpg
以及单口喜剧(又称脱口秀,但是是素人等级的Open Mic)
“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才怪”
“我觉得不行”
“教学这件事,喜欢、爱与道德”
https://i.imgur.com/BaMfije.png
讲讲我自己,我自己是属于"逃避依恋型"人格,就是喜欢交朋友,但不习惯跟
别人太好,一旦太close,我会怕,会稍微退开,保持一点距离会让我觉得比较
安全。
所以,当我变成这个活动的主办人后,我发现我很适合做这个,因为这个活动
就是“每一次来的人都不一样,有些人会再来,有些人不会”。人会来来去去,
对参加者来说,他久久来一次,遇到一大堆不同领域的人,觉得很新鲜。但对
我来说,我会看到一次又一次、各种不同领域的人。从一开始的新鲜感,到
后来的无感。
为了要吸引新的人类来这个活动,(因为这个活动是交流,大家都想认识新的
朋友),我开始下脸书广告,为了让更多人知道这个资讯。因为我身为主办的
角色,我知道一旦来的人数够多,那大家在活动上遇到自己有兴趣的人机率就
越高。帮大家把人数冲到一点的人数,是主办活动的责任。
但是有好几个月来,我发现我的心思全部都被抓在活动人数上,常常盯着报名
的数字太少在烦恼,想着还能怎么做、怎么行销。但是这违背了我的初衷,
因为我觉得,这个聚会活动要长久运行,不能自己太累,得轻松办,轻松才能
长久。办6个月后,我开始萌生退意,但是想了想,我想要的是让高雄能有
一个这样子的聚会存在。
一座够文明的城市,就要有这种可以让人与人实际交流的聚会。
主办的人不必太大费周章,因为真正重要的是每个人能和跟别人交流,交流才是
重点,活动本身、演讲什么的并不那么重要。
想要提供一个平台,让我爱的高雄人,能有机会跟其他"也想认识别人"的人交流。
最后讲一下我能给的,以及我缺的。
1. 想在高雄挑战 Open Mic 讲笑话? 找我。5分钟段子可以用!
2. 有特别的主题想讲,找我,我再告诉你规则。
3. 有人想尝试活动摄影,找我。
4. 有人有便宜的场地(需有投影机),希望能跟我说。现在的场地是3小时900元,
但是常常被参加者抱怨太小,因为人数多大家讲话多,就太吵。但我为了控制
成本所以找不到更大的场地了QQ
(因为已经run了半年,所以有一些系统、制度就渐渐出来了,最近也有主持人
来帮我了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