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Fed (不及格学佛者和东正教徒)》之铭言:
: https://imgur.com/Obk7Lzo
: 有人气噗噗说我拿2年的表想表示什么?
: 很简单啊: 看高雄的部分,就叫“陈菊前”,跟“陈菊后”
: 赋税实征数是最能代表境内实际经济总活动的数字。GDP公式是全球通用公式,但也因
此
: 实际很粗略,也容易反应不出实际波动比例。营利事业营业额涉及公司移籍问题,可能
仍
: 有大扭曲。税赋是一边一定想办法减,一边一定想办法抓。而且是实际境内可以控制,
: 有意义的活动。
你不要再鬼扯了好吗
先讲在前头 县市总税收又不一定贴合经济活力
就算要这么看 但你为什么要以2006为基准
难道看到桃园高雄"不增反减"不认为奇怪吗
2006-07 6都+基隆税捐实征净额
https://i.imgur.com/jQbxZXi.jpg
2006-07 6都+基隆营业税
https://i.imgur.com/cr5ZZtI.jpg
可以看到这两年间这些县市税捐实征净额的增减 明显受营业税影响嘛
基隆、桃园、台中、高雄营业税都大幅减少
高雄营业税少了500亿 而台北增加1200亿
为什么这两年营业税变化这么大
可以自己去看96年高雄国税局统计报告
https://tinyurl.com/yaq3m6rt
里面说到
"96年度税收减少原因:海关代征营业税自96年1月起,即依进口营业人所在地之区局划归
各区局税收,致造成该年度营业税税收较上年度减少62,412,466千元。"
这里指的是旧高雄市
本来2006年高雄关代收的营业税是计在高雄市底下
2007年后是分到各进口商所在地之下
所以是计算方式不同高雄营业税才大幅下降嘛
同样有海、空港的基隆、桃园、台中也是如此
你直接拿2006年旧统计方式去跟2017年比根本逻辑不通
拿个数字就在讲故事 误导别人实在糟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