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恋恋盐埕风华(二):老派优雅之必要

楼主: y91yi39 (九死未悔)   2016-10-19 23:12:16
恋恋盐埕风华(二):
老派优雅之必要
http://www.biosmonthly.com/weekly_news_topic/7976
战后台湾的经济发展,将重工业、加工业集中于高雄,虽然快速为台湾的经济结构打下基
础,但也造成很多人对高雄的印象十分刻板──人口多是蓝领劳工,性格粗野,缺乏文化
。高雄与其说是一个百万人口的城市,不如说是一座工厂,土壤、水、空气污染殆尽,不
适人居。近十年来这样的印象逐渐改观,但是重工业仿佛成为高雄历史的全部。其实并不
然,高雄也有过属于自己的绝代风华。
一百多年前的打狗,人口不过四万余,集中旗后、哨船头和盐埕埔这三地,但随着港湾建
设,人口快速增长。原本是晒盐场的盐埕被填平成海埔新生地,日本人规划棋盘式街道,
全新的城市将在此拔地而起。1908 年铁路纵贯线通车,南端站点设于高雄港畔,盐埕区
的西南边。从此全岛的农工产品若要向南出口,大多必须经由纵贯铁路来到高雄盐埕,许
多工厂于是将其公司设置于此。随着日治台湾的工业化,位于交通枢纽的盐埕越来越发达
,取代原先的旗后、哨船头、哈玛星,政府部门也逐渐从哈玛星搬迁至盐埕。
不论白领、蓝领,各阶层、各行业的人潮出入于盐埕,休闲娱乐、消费场所一一在盐埕兴
起,成为高雄的消费天堂。从二○年代到六○年代,盐埕大约经历了四十年的灿烂时光。
高雄港边的市地重划带来庞大土地利益,许多台湾人透过土地开发而致富,转向经营制造
业、服务业,成为新兴的资本阶级。这批富裕的台湾人,以及新兴的中产阶级、身为统治
者的日本人,构成最有消费力的族群。那时在盐埕活动的政商名流多如过江之鲫,专门服
务老板的酒家应运而生,其中有名的几间是莲清楼、高宾楼、得州楼、新春楼等(注 1)

酒家不只是餐厅而已,它也是大型的宴会场,有点规模的酒家都备有余兴节目。有精心打
扮的艺妲陪酒、劝酒,还有那卡西乐团现场演奏,一群人唱唱跳跳,提供来宾最周到的服
务和声色享受。由于酒家实在太多,整个盐埕区无不是莺莺燕燕在巧笑倩兮地招揽生意,
堪称风月无边,因此当时还产生了“盐埕埔,看查某”的俗谚。
正经谈生意聊是非也好,狎玩艺妲酒女也罢,在老板们开趴应酬的场合里,桌上菜肴往往
不是活动的重点,但为了展现财富与排场,酒家菜非常讲究食材与做功。酒家菜喜好使用
高档的食材,如龙虾、干贝、鱼翅、乌鱼子,酒家必须拿出属于自己的一手好菜,才能抓
住老板们的心。因为上门寻欢作乐的老板大多有些年纪,酒家菜的口味特别重咸,经典酒
家菜如佛跳墙、鱿鱼螺肉火锅、桂花鱼翅、红蟳米糕等,如今在喜宴上还能品尝到一二。
酒家菜虽然以中国东南省份菜系为基础,但是来台后历经日本殖民带来的大和文化,内容
已产生质变,食材与做法都不同纯中华菜色,成为代表台湾口味的菜色。
尽管盐埕酒家曾经多么兴盛,也难逃时代的变迁。高雄作为日本南进重要的军事基地,二
战末期遭受盟军严重的轰炸,带给盐埕莫大的破坏。战后日本人全面撤出台湾,台湾在地
资本结构大洗牌,酒家中熙来攘往的人潮成为往事。不过,盐埕很快走出战争的阴影,重
新闪耀它的五光十色。二战结束,世界并未从此平静,韩战、越战接连而来,美国为稳定
东亚情势派军协防台湾,美军将高雄港作为休息补给站。越战初期,每年约有二万多名美
军到盐埕,末期更有十万人之谱。每次舰队靠岸,大批大批美军下船玩乐,为盐埕带来大
把大把的钞票。
战后国民党政府来台,带来大批外省军民。有些外省移民来自上海、青岛等洋商聚集之地
,很早就对美式酒吧文化了如指掌,因此看准美军带来的消费热潮,抢先在盐埕区开设酒
吧。美军有钱也敢花钱,许多外省酒吧经营者因此致富。全盛时期,高雄七贤路上开满酒
吧,因此获得酒吧街之名。据说在盐埕工作的吧女至少有一千人之多,吧女为美国大兵争
风吃醋的事情时有所闻。七贤路上著名的酒吧有黑猫、夏威夷、美利坚、纽约、五月花、
夜上海等(注 2),浓浓洋味和早前的酒家大异其趣,在夜幕中聊慰美国大兵寂寞的心灵
。除了酒吧之外,西餐厅也如雨后春笋增生,为盐埕带来全新的餐饮风貌。
美军因为战争而巡防台湾,带来的终究只是暂时性的商机。战争结束后,所有酒吧也难以
逃脱人去楼空的命运。时至今日,多数酒吧与西餐厅都已经收摊,不过还有少数仍然继续
对抗岁月的侵袭。七贤路上的绿洲西餐厅,从五○年代开设至今,内外空间貌不惊人,却
可以感受到三十年前的余韵,在当时被视为最时髦的用餐场所。绿洲的餐点仍坚持古早风
味,如咸奶油餐包、千岛酱沙拉、奶油浓汤、传统手工布丁、美国牛排等,重现五十年前
美军来台的高档享受。
老派优雅当然不只于满足口腹之欲,还有穿的、用的各式商品。日治末期,即便战火已经
逼近台湾,盐埕区的商场仍在大量增加,最有代表性的是银座商场(后来的“国际商场”
)、吉井百货。国际商场是长廊式的商店街,贩售百货衣饰,成为贵妇的最爱,从战前一
直红到战后。吉井百货则是独栋商场,位于三角窗,高达五层楼,在那个年代堪称是超级
摩天楼了,而且还配有可送将人上下垂直接送的电梯(时称“溜廊”),对日治时代的台
湾人来说,新鲜感恐怕不下于现今的 4D 电影体验。1949 年,专门贩售舶来品的堀江商
场成立,在出国不易的年代,堀江成为奢侈品的代名词。
战后盐埕形成许多专业街,如钟表街、眼镜街、五金街、银楼街。现在老一辈的高雄人想
要购买首饰、黄金,可能还是会想去盐埕区的银楼街(新乐街)逛逛。整条街的店铺橱窗
都陈列著金银珠宝、钻石翡翠,可说是最金光闪闪、瑞气千条的街道了。银楼街的店家不
只贩售现成的金饰,还可以为客人量身打造属意的商品,店家们靠着信赖与客户保持长期
的合作关系,维持营业到今天。即便逛街人潮已不再,盐埕仍旧贵气逼人。
如今在盐埕街角,还可以看见一二酒吧隐藏其中,不过服务对象已经变成来自东南亚的船
员、渔工。海港城市,似乎永远少不了异域人士的身影。港边驳二艺术特区的兴起,为这
里注入新的能量。盐埕的商业正逐渐恢复能量,继酒家、酒吧之后,文青咖啡馆的出现,
象征老派优雅是必要的。
注 1|转引自杜剑锋:《物换星移话盐埕》(高雄市:高市文献委员会,2002 年),页
50。
注 2|杜剑锋:《物换星移话盐埕》(高雄市:高市文献委员会,2002 年),页 78。
作者: maxcockroach (章鱼小差)   2016-10-20 08:06:00
推!住大仁路上...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