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20岁那年 她为什么一早就去改母姓?

楼主: sony577 (双姓:《姓名权》平等!)   2016-06-25 00:52:01
2016-06-24 23:49 联合报 记者杨濡嘉╱即时报导
“我20岁那年,正好民法修订1059条,子女已成年,得变更为父姓或母姓,我一早就去改
。”朱小姐原跟父姓“陈”,可是她从小和妈妈相依为命,照顾她们母女的又是外祖父母
,她从小就想从母姓,好不容易等到民法修订且自己成年。
高雄市社会局和高雄市妇女新知协会为了解民法第1059条2007、2010年5间修订之后,从
母姓的情况为何,透过问卷调查、实际访谈从母姓者,了解到从母姓在社会上还有许多待
突破的阻力,即把访谈个案集结成“欢喜从母姓”一书,今天并举办“欢喜从母姓”分享
活动。
高雄市妇女新知协会理事长彭渰雯说,民法1059条修订子女姓氏由父母约定,子女已成年
者,可自行变更为父姓或母姓,可是在内政部户政司的统计资料中,子女出生前父母即约
定从母姓的比例,一直不到2%,倒是出生登记从母姓的比例较高,近年多逾4%,这可能是
有些未婚或单亲妈妈自己决定孩子从母姓的缘故。
彭渰雯的一对儿女,女儿从父姓,儿子从母姓,她和先生温炳原婚后、自己怀第一胎时两
人就约定,温炳原又是家族很有传统观念的客家人,于是花了许多心思让父母接受孙子从
母姓的观念;两人认为这不是子女从谁姓的问题,而是一种姓氏选择权。
朱小姐自小和母亲、外祖父母同住,她的父母在她7岁时离异;她说从小就有跟妈妈姓的
想法,因为父亲并没有照顾她。好不容易等到民法修改、自己20岁,迫不及待的在大年初
四时冲到户政事务所改姓;从母姓之后,和妈妈一家人感情更融和。
彭渰雯表示,从母姓之事还有许多阻力,还是很多人有父姓优先的传统观念;社会局希望
透过从母姓或子女从母姓者的分享,以及“欢喜从母姓”一书的出版,能突破大众对姓民
氏的框架,更了解家户内实践性别平权的重要。
http://udn.com/news/story/9/178546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