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蔡康永 让你摸不透

楼主: jason0525 (YA)   2011-10-12 11:58:47
蔡康永 让你摸不透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47501
2011/10/08
【联合报/记者陈若龄/专题报导,记者陈立凯/摄影】
萤光幕上的蔡康永,是演艺圈里少见的艺文才子,
却也是充满颠覆、不按牌理出牌的顽童。
他曾在“真情指数”中令来宾侃侃而谈、感动落泪;
也可以和小S在“康熙来了”嘻笑怒骂,
然后头罩鸟笼去主持金马奖;
他看来忙碌又不太务正业,学电影却跑来做电视、当主持人还不停出书、
教人怎么买艺术怎么说话,然后跌破大家眼镜去设计高跟鞋,
兜了一圈近来终于又打算拍电影了,你永远摸不透他的下一步。
不过,可预期的是,他总是做什么像什么,
无论是主持人、艺术收藏家,还是跨足时尚当个女鞋设计师,
他都能用他自成一格的“放松”方式和独到眼光梳理出一番态度。
活得松
承袭上海大户人家的海派闲适个性,蔡康永错过很多,却因懂得放松,心灵收获超乎你我
想像。
说蔡康永放松,是因为他从不积极去汲营其中,所以,美国回来没赶上拍电影当导演浪潮
、当主持人时可以很长一段时间手上只有一个节目也不打紧,就连外人以为他聪明的投资
艺术,其实也从未真的赚到钱,因为他迄今从没卖掉过一件收藏,一切都还是纸上富贵。
这种个性多少应来自他出生上海大户人家的海派闲适,上海人活得松却讲究细节,他敏锐
细腻的洞悉事物但却放松生活。
洗礼 从小就接触
好比他买过不少公仔和艺术画作,还与开艺廊的好友陈冠宇出了本“你买这个做什么”谈
艺术投资,(现已重新整理为“艺术里的金钱游戏”,改成简体字于大陆出版)。透过他
的观察与眼光,可以告诉你想投资艺术品要留意什么、入门可以怎么做,但对他个人来说
,收藏艺术从不是门生意,甚至在他小时候,艺术只是日常挂在餐厅饭桌旁墙上的齐白石
,难免喷到些酱油,或是洗完澡经过会不小心蹭到的张大千,总洒上几许湿头发的水痕。
这些后来自父亲手中继承的画作卷轴,对蔡康永来说,一开始不过是家里墙上挂著的东西
,就跟有图案的壁纸差不多,他不认为这是家里刻意给他的艺术接触或培养,“艺术原本
就是很放松的”,是生活一部分,直到现在这个时代对艺术有了强烈的察觉,“现代对艺
术的看重远超越过去,无论是地位和价值,在这个时代都已经被放大到前所未有的地步”
,因而让人开始对无法轻松看待艺术。
他坦言不懂水墨,惊讶朋友说齐白石的几只虾和萝卜要价200万,只因大师少用绿色画虾
,“那又怎样呢?搞不好齐白石当时是黑墨水用完了,就只好用绿的”,叛逆的蔡康永这
样想。话虽如此,但他坦言,即便继承是拥有艺术最容易,也最舒服的一种方式,他在整
理家里留下的老水墨画作时仍不免慎重,想要多照护、保护好些。“很遗憾这些变这么贵
了我们才会察觉它们的存在,也才会去好好整理”。
投资 还好没买到
他真正开始自己买画,约莫是10年前,原本想买张晓刚(大陆当代油画家,被称为“中国
当代画坛F4”之首)但不巧当时展出的画作都被选走,后来相中画风鬼魅的四川画家赵能
智一幅作品,虽也被订走,但之后辗转于苏富比拍卖会上买到,如今赵能智画作增值超过
1倍,蔡康永当初却只是任性的纯凭喜恶,并无投资增值的想法。
华人圈这种把买当代艺术当投资的态度是很多年后才流行起来的,如名气后来居上,已超
越F4跃居大陆当代画家之首的曾梵志,当时他一幅作品约价值台币20万,现在则是2亿,
增值千倍,“如果10年前跟人家说,这画会变成2亿,肯定被笑死,但现在我们还没老到
动不了,却已目睹此事发生”,蔡康永说。
提到艺术鉴赏和投资,蔡康永绝对有相当程度的好眼光,但他说即便是最厉害的收藏家,
把仓库打开看,里面可能有500件垃圾,命中率通常是百分之一,百分之九十九都是买到
垃圾,不可能百发百中,他也是如此,所以“不要想没买到什么,要想还好没买到什么”

收藏 与历史结缘
除了眼光,买画也讲缘分,他与价值已爆涨千倍的张晓刚就是一再错过,10多年前是看到
的都被买走,后来因看到的作品实在太大,家里放不下而没买,就连专家好友陈冠宇,都
因为妈妈说“你在家里放这死人的脸干什么”而罢手。
就算没到千倍,当年买的艺术品也增值了10几倍,但蔡康永没卖也不打算卖,因为“艺术
和股票不一样,艺术品卖掉就再也回不来了,今天卖掉拿到一笔钱,却买不回这件艺术品
”。他书里就曾提到,拍卖会里有位骨董收藏家看中个犀角杯,打算以9万人民币买下,
结果如愿标得,但3分钟后,另一个骨董商表示受托要标这犀角杯,但临时出去抽菸恍神
便错过了,希望能按受托人预算以20万人民币跟他买,这就是艺术市场,钱都还没付,3
分钟就涨了2倍多,但买不回来了,因为收藏家不肯卖。
“买艺术品其实是在买历史的片段”,蔡康永说,无论是张晓刚或曾梵志,买到的是中国
在当代崛起过程中的一个片段,就像柏林围墙拆除时,他们把小砖块做成明信片,你就拥
有了这历史的一小片段,这片段对收藏者来说是有意思的,“他们在买一块毯子、一栋古
堡或乾隆坐过的椅子,多应是想买到超越那东西之外的,一种气氛的、时代的,绝不仅是
那本身而已,不然画作不过就是油料和帆布、纸头和墨水。”
蔡康永/收藏 像买衣服随兴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47496
2011/10/08
【联合报/记者陈若龄/专题报导,记者陈立凯/摄影】
买不买
品味这件事,一旦察觉了就很危险!教人如何培养品味?那一定在骗钱。
蔡康永一直收藏艺术品,未来也将持续,但他放松看待收藏,他自嘲说,“放松”其实大
多是处于一种无奈的状况,就是“啊,买不到”、“啊,买不起”,就只好放松,“像时
尚设计师圣罗兰(Yves Saint Laurent)那样有精采的眼光和好品味,但看到什么美的事
物就想据为己有,也是会很焦虑的”。
脉络 不要干扰我
正因此,他从不像主流收藏家设下宗旨(标准),局限自己要收藏某个时期或某些人的所
有作品,“我没有收藏脉络,就跟买衣服一样很随兴”,收藏品除了日本、大陆当代艺术
家,也有来自欧美或拉丁美洲,蔡康永家客厅挂的是不知名阿根廷画家的画,很不显眼,
但他觉得和以清水模为主的居家空间最搭,“不会一直干扰我”。
这和许多人会透过拥有和展示收藏来彰显品味不同,他觉得“品味这件事,一旦察觉了就
很危险”,为什么很多暴发户会被笑,正是因为想要展现不能被展现的东西,他还举例,
这很像一个杀手上街把剑背在背上,一眼被看穿,专业杀手不能这样,得袖子一抬就能把
人射死,“所以看待品味一定要放松,如果有人开了个讲座叫如何培养品味,那应该是在
骗钱的”。
“拥有东西和拥有品味是两件事,品味的意义无法借由拥有才能完成,很多人没有东西但
有品味,更有很多人是有东西但没品味”,蔡康永接着说,品味和快乐也是两回事,很多
有品味的人不快乐,很多快乐的人却超级没有品味,这都是两件事,总之千万不要把拥有
当作是品味必备的环节,非要用拥有来证明品味一定会变得很不快乐。
期待 非洲有潜力
尽管没有精确、非得不可的收藏标的,但对下一个可期待投资的艺术市场,蔡康永倒是有
些建议,他指出中国当代艺术兴起绝对和中国国家的崛起有关,虽然也多少受惠于中国拥
有与西方截然不同的艺术语汇,以及有好辨识的历史回忆符号(毛泽东、共产主义),但
从大国崛起带动艺术这原则去看,“想搭上顺风车,现在要注意的应该是非洲吧!”蔡康
永看我们有点傻眼的表情,边说自己不是在开玩笑的,“现在才去注意金砖四国已经来不
及了,印度或俄罗斯都已经非常贵了”。
那要怎么对待非洲艺术?蔡康永说,首先这地方得有美术史,这样才会知道谁是当地美术
史中的关键人物,就像一般人可能不明白为何林风眠的作品这么贵,但从美术史来看,林
风眠是把西画的画法带进水墨画里,把水墨画法带入西画的关键性人物,因此地位特别。
增值 就看谁精明
他说,如果非洲某大学美术系教授出了本非洲的现代美术史,归纳出其美术史上最重要的
三个人,只要这教授不离谱失常,选出来的就有一定准确性和圈内共识,等非洲摆脱动荡
不安,有钱人都在非洲做生意,带动城市建设、公共设施并形成聚落、发展房地产后,在
住屋需要下,装饰房子的艺术也会起来。
非洲因此成为大家幻想的对象,蔡康永说,我们要等的就只有非洲那本还没写出来的美术
史以找出关键人物,即便目前可能已经知道是谁,甚至有精明的先买下来了,依据过去任
何国家艺术市场崛起经验,都还是应该要买,想想张晓刚,仅10年间的增值也还是惊人到
不可思议的地步。
蔡康永/阅读 像吃饭理所当然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47497
2011/10/08
【联合报/记者陈若龄/专题报导,记者陈立凯/摄影】
人对了
一切以人为本,就能自在游走于不同圈子,旅行、美食,更不能拿人来冒险。
如果把娱乐演艺、艺术、文学、电影和时尚想像成一个个不同但彼此交集的圈圈,蔡康永
绝对是少数能自在游走于不同圈子的人,他在每个圈子里但又不完全属于其中任何一个。
如何能在多种角色间悠然自得,除了他的放松态度,关键该是他总“以人为本”,加上他
视同吃饭睡觉般理所当然的阅读。
人本 落实生活中
“人是世界的中心”这件事,处处反映在蔡康永生活中,就连居家布置也不例外,他觉得
,活动在居住空间中的人最重要,而不是装潢,对他而言,那种让人记住家里有幅毕卡索
还是曾梵志的“存在感”,没有必要也没意思,就像每次出差住进的漂亮旅馆,没有人的
痕迹绝对比不上有人的家里有乐趣,因此,他觉得只要有清水模那样空无一物的水泥墙壁
就很好,而且清水模会随天气变化,“对我来说这样最好,所以我很珍惜清水模墙壁,都
不想挂画,充满想像的空间”。
旅行与美食,最能看出他那种“人”才最重要的想法。
连跟不喜欢的人同桌吃饭都没办法的蔡康永,无论有钱没钱、从以前到现在都无法忍受跟
团旅行,“人对了,去巴黎去路边坐3小时喝咖啡都很好玩,人错了去哪里都没有用”,
他说,“我不懂那些常在人上面冒险的人是怎么回事,你可以忍受一顿饭冒险,2小时过
去就算了,但为什么要跟你可能不喜欢的人浪费你一周的假期?”一起旅行的人和自己开
心最重要,蔡康永因此也不信什么“死前必去的100个地方”这类旅游书,“我会想说去
死吧!绝对没有这种事,就算活到100岁,从现在算起我也去不了那100个地方,的确有些
地方不去可惜,但完全没有关系啊!喜欢雪梨去三次也很好,旅行不是在集点数,也不是
在跟谁比赛谁去的比较多,我的旅行是没有速度的”。
除了坚持不跟团,蔡康永的旅行还必须是没有中文的环境,因为工作关系,只要身处讲中
文的环境,他就忍不住进入工作状态,所以去日本、欧洲(讲英文的地方勉强)才能让他
彻底放松无压。
吃饭 尽欢胜美味
同样道理,面对美食,无论是他常宴客的“请客楼”、意大利餐馆还是居酒屋,人对了什
么都好吃。蔡康永希望用餐快乐远胜于吃到特别的,他喜欢美食,但不刻意追求美食,而
且“组合客人的能力比选餐厅重要”,经常与朋友吃饭的他,为求宾主尽欢,特别研究验
证过最佳的用餐人数,“6个人是最好的用餐组合,也是最好认识新朋友组合,如果有两
个要进入你生活圈的新朋友,二对二有点太箭拔弩张,四对二就刚好且能照顾到新朋友”

娱乐圈生活绚烂喧嚣,很多时候会失衡,重视人的蔡康永,透过有意识地经营,形成自己
想要的朋友圈,得以平衡演艺生活。他也保持着大量阅读,事实上,他不以为这该被刻意
标榜出来,因为阅读在他看来就跟吃饭一样自然,他甚至无法接受或理解有人不阅读,除
非那人有阅读障碍。
“我永远都认为阅读是必要的生活方法”,蔡康永说,“如果收藏者是拥有某个历史片段
,阅读者则是在跟有史以来用心想过事情的人打交道”。一本书往往将脑子活动过最好的
纪录都留下了,而且门槛很低,不像艺术是个非常小的圈子,大家没有能力也未必有兴趣
加入,但1、200元就能买到一本书,甚至去图书馆借不用花钱,就能跟诗经作者、孔子和
翻译成中文的外国作家打交道,这一定会拓展原来文化和成长背景所给的限制。
所以一幅画永远都没有一本书的感染力来得大,在大陆说起张晓刚,大多数人可能都不认
识,这对他们也没太大影响,但讲起韩寒或郭敬明,大家都知道,这都是透过阅读接触到
的。
买书 从来不挣扎
阅读是像吃饭的蔡康永,不挑食但吃得精,什么都读但买书看书都很快,“比起书,时间
比较昂贵,与其花时间挣扎要不要买书,不如先买下,读也是,有些书翻两页就知道写得
好或坏,只要对你没意思,也不用跟它挣扎,因为还有其他1万本等着你读”,只要不是
烧掉,书就会流通到需要的人那里去,透过旧书摊、图书馆,要它的人自然就会找到。
蔡康永/闯关 先挑最难的战场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47504
2011/10/08
【联合报/记者陈若龄/专题报导,记者陈立凯/摄影,图/联合报系资料照片】
高跟鞋
蔡康永的下一步,要回到老本行,一切都在不疾不徐的进行中。
蔡康永说,收藏艺术要设定宗旨是因为买不到,人生才有追求,“人要设立一个自己无法
很快达成的目标”,那是支持人活下去的动力,你可为自己找更多事做,“所有无法到手
的东西,都让我们抱着更多热情和向往,活下去”,虽然他对艺术没有这样的执著,但细
看他的追求,其实是对着整个人生。
所以他总是在找新事情来作,如让人跌破眼镜去设计女生的高跟鞋。比起多数艺人跨足时
尚都从设计T恤开始,鞋子有相对高很多的技术门槛,做工和穿法要求多且复杂、价位也
比较高。
为何挑难的做,他说想试试自己接触艺术这么多年的眼光能不能通过考验,如果能设计出
日常生活中能使用的东西,就会放心很多,知道自己不是活在那小小的俱乐部里,所以他
选了时尚穿搭物件中最严苛的,先把自己推上最难的战场,“过了这关,再做别的就没问
题”。
再者,“就像懂吃的人和做出一道菜来是两件事”,从对艺术品的审美跨越到做出实际东
西,这过程让过去创作只有文字的蔡康永觉得很有意思。
高跟鞋之后,蔡康永的下一步也已经在进行─筹拍电影,回到自己本行,他那放松的个性
又再次浮现,觉得水到渠成就好,表示一切都在不疾不徐的进行中。
“大概就是这样子吧!”找了很多事来做且总在挑战自己的蔡康永说,如果可以,电影之
后写写长篇故事、夏天的时候可以躲去没有讲中文的地方,就这两件事就好了。但我们知
道,在他一派优雅下搞不好又酝酿着什么疯狂有趣之举,这才是我们认识的蔡康永。
蔡康永采访侧记/因为搞怪 所以存在
http://mag.udn.com/mag/reading/storypage.jsp?f_ART_ID=347498
2011/10/08
【联合报/陈若龄】
不愧是主持出身,蔡康永一出场便Hold住全局。如进棚录影般,采访这天,等了许久才现
身的他,一来便毫无迟疑地坐进默认好的满地书本中,泰然自若、架式十足,只是这天有
别于萤光幕前,蔡康永不主持,也不特异搞怪,慢条斯理地用他一贯抑扬顿挫的语调,接
应我们抛出的每个问题,老练如太极推手。
忽然想起曾有认识他的朋友形容,搞怪似成特色的蔡康永,其实是以这种特立独行的方式
在当年充满禁锢或约束的社会中表达自己,这是他的反抗,唯有这样才能感觉到自己活着

再听他谈艺术、谈交友、谈旅游,忽觉他其实是个表演者同时也是看戏的人,他聪明细腻
洞悉每个演员的行动和意图,然后以最佳距离和放松姿态对戏,因而拿捏得宜深入人心,
这门真正的艺术,蔡康永深谙其道。
摄影心得.陈立凯
因为矛盾 才有火花
人啊…总免不了一点矛盾,一些不该放在一起的东西硬是凑在一块儿,但又似乎需要一些
矛盾才能冲撞出一些绚烂的火花,蔡康永就是最好的例子,他是前卫的时尚精英?满腹经
纶的文青?还是大宅门里瞇着眼、票著戏就能看透人事的老太太?
透过镜头,我试着找寻骨子里到底那个才是真正的蔡康永,或许以上皆是吧。
作者: zerocrystal (轩辕)   2011-10-12 21:10:00
哈﹐还真没注意到有这篇﹐多谢借转论坛
作者: suyihua (草莓好轻松)   2011-10-16 23:10:00
好棒的言谈 感谢发文分享
作者: stanlyleu (蒼穹之戰神重返人間)   2011-10-23 16:02:00
棒透了~ 不过人最中心的 也不过就是看破红尘的赤子之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