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kashi (akashi)
2009-12-28 06:43:50落伍老骨头的怀旧老动画推广时间之二 (咳咳)
剑心追忆篇OVA衍生
拙作“夜露”的续集
配对是一般向 一点点黑暗
少年默默地看着少女。
他们此时正在通往附近小镇的路上。四周均是鲜绿水田,以及少数点缀其中的低
矮农舍。会出现于此的人,除了在田间耕作的农民之外,就只有来往于各城镇间
的叫卖小贩、以及巡礼行脚僧的行列。
此时少年正伫足于这般单调的田间景色之中,默默等待在小小佛像之前祈祷的少
女。
每回经过此处,少女总要停留片刻,向这座地藏王菩萨雕像合掌祷告。她专注地
闭目默祷,沉静无波的脸孔比眼前陈旧石像的模糊面目更难以捉摸其中感情。
少年从不干涉也不参与对方的行为,自己仅是站在旁边默默等待。而少女也有默
契地、每次均在少年快要耗尽耐性之前先一步起身,继续未完的路程。
有一次,少年终于忍不住好奇而追问:“你在祈求什么?”
一般人都是那样的吧,求平安、求富贵、求多子多孙,天真地以为只要向一块粗
劣石头诚心祈祷,就能换得比露水更短暂虚浮的美好未来。
少女愣了一下,低头沉默许久才慢慢开口:“我在为夫君祈祷,只盼地藏菩萨度
化我夫,使他在地狱里不要遭受太多苦难。”
少年没想到会听到这样答案,惊讶之余、心中亦感到一丝暖流。虽然他和少女只
是暂时以“夫妻”名义伪装身分的陌路之人,但对方难得表露的关心仍让他感动
不已。
“是吗……难为你了。”少年看向少女的目光、随着心中喜悦而显得温柔许多。
少女不知是害羞或不安,微微颔首后便不自然地移开视线。
他们一前一后地走着,走在潮溼的田埂间、走在崎岖的山路中、走在尘嚣的大街
上。少年和少女一前一后、既不亲近也不疏远,在缓慢单调的隐居生活中行走。
此时少年还留恋着方才的心动,浑然未觉少女口中的“夫君”或许并不是指自己
。
※
池田屋激战之后,处于劣势的己方同伴无不四处避逃,少年和少女也不得不隐姓
埋名、藏身于偏僻乡里。
起初少年一时还难以接受这般见不到刀光、闻不到血气的安宁日子。从日出到日
落,每日生活只是一成不变的单调循环,握不惯锄头与磨杵的手心不由得怀念起
剑的重量。
逐渐习惯规律新生活之后,少年反而觉得京城的腥风血雨竟是那么遥远。不过历
经数月,日夜缠绕身边的活地狱景象却仿佛已风化于百年之前。
身处其中时并无所觉,少年直到远离京城后才感觉到,这座古都本身就是一个无
间地狱,而自身已在其中浮沉千百回。若非有现在的宁静生活映衬,少年恐怕永
远都不会察觉过去那段时光竟是如此激烈且颤栗。
但是他亦深知自己无法永远脱离。只要藩里及京城的局势稳定下来,少年随时会
被召回、重启那以血洗血的日子。相较之下,如今的乡间生活更像是虚幻的泡沫
,轻轻触碰即会破灭于空气中,连用以缅怀的碎片也不会留下。
因此少年尝试对周遭淡漠以对、强迫自己避开任何会吸引他的新鲜事物。他一厢
情愿地认为,只要不抱以期待,失去时就不会难以割舍。
既已注定要在地狱中沉没灭顶,就不要再垂下一根脆弱的蛛丝让他横生失望。
※
虽然少年努力对周围的转变视而不见,他却无法压抑对少女的好奇心。
从京城初遇、直到现在以夫妻名义共处数月以来,少年对少女的认识仍仅止於姓
名、以及从她口音及习惯判断出的简略出身而已。沉默寡言的少女从不主动提起
自己的事,而少年也囿于种种顾虑而不敢向对方追根究柢。
他对少女最深刻的印象,至今仍停留在她坐在窗边、专心做针线的侧影。
少女从邻镇的成衣铺接来缝纫的工作,每当日落月升、忙完一天内外琐事后,少
女就会埋首于布料针黹之中。引著线的细针在各色素料花布之间快速穿梭,零落
布片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她手中逐渐成形。少年时常出神看着她灵巧游走的手
指,不自觉忘了手里只研磨一半的药臼。
“怎么了?”有时少女发觉对方的眼光而反问,少年总是佯装没事般低下头去。
如果自己的手会夺走性命,那么她的手就是生命之源吧……少年看着自己手上的
剑茧,胡思乱想了起来。
此份针线工作是少女自己求来的。她平常绝少主动开口,唯独在这件事上表达出
强烈期望:“我只是想找点事情来打发时间。一闲下来,我就会忍不住胡思乱想
……”
虽然少年不认为他们的家计用度有窘迫到必须依靠副业补贴,但是面对少女难得
的要求,他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少年后来又发现她只做女性与幼童的衣裳。他好奇问起原因,少女只淡淡回答“
我不做男装”。少年心中一阵惋惜,他原本还想着对方哪天也能为自己做一件独
一无二的衣服。
观察越久,少女的轮廓也更加清晰立体。少年凭著些许线索摹想这个女子的坎坷
身世:江户下层武家之女,家境虽清寒却维持严谨礼教;家中人丁单薄,孤儿寡
母、无父无兄,也许下面还有一两个年幼弟妹。
少年想向少女确认心中猜想,好几次话至嘴边又硬生生咽下。就算知道又如何?
他们的生活不会因此有任何改变,他也不可能毫无预备、就让知晓众多机密的少
女回家会亲。
少年暗暗责备自己。他一向不愿对他人了解太深,就是为了不使其影响自己的判
断。如果追究太深使得自己对少女心软,从各方面来说都不是一件好事。
少年放开已经研磨完的药钵走出户外,抬头看着皎洁半月、深深叹了一口气。他
对夜沉思一会儿再回头,看到少女依然维持同样的坐姿低头穿针引线,似乎从未
注意到自己的心事。
※
某日,当两人在路边的地藏石像前驻足时,正好遇到一位行脚僧沿路化缘。从少
女手中收下一分银子后,僧人不急着离去,反而为这位慷慨的施主讲解起地藏菩
萨的传说与经典。
少女始终垂首敛目,看不出她是否有用心聆听;反倒是少年听得津津有味。当僧
人讲到地藏菩萨甘愿投身地狱,直到超渡所有苦灵才愿成佛之处,少年感到前所
未有的震慑。告辞僧人后,少年心中仍不断反复那句箴语。
地藏菩萨为救人而舍弃佛誉、降临凡土世间;而自己为救世而离开幽山、投身杀
戮血海。
发愿救助众生而投身地狱的地藏菩萨,和自己或许有些相似之处。即使不敢妄自
比拟其之慈悲及宏量,他还是忍不住将神圣的菩萨与怀抱理想、奋不顾身踏入京
城血海的自己联想在一起。虽然动机不同、作法与成果更天差地远,但是在达成
理想之前绝不放弃的决心,却使少年在倍感复杂滋味的同时、更加坚信自己的选
择没有错。
他向少女道出自己的想法,对方却反常地不悦。她紧抿嘴唇,抬头看他一眼又低
下头,同样动作重复了几次以后她才低声回答:“为什么你总是……”
少女没有说完,但少年注意到她手中布料的漂亮染纹被捏得凹凸不平,松手后仍
留下凌乱的折痕。
少年不懂少女究竟为何不满。相处这么久,难道她还不知道自己的处境吗?横竖
走上修罗道的自己已无退路,那么与其哭着后退,不如笑着前进。
少年叹气,即使朝夕相处了将近半年,他还是完全不明白眼前这名少女。
之后某日,两人循例去附近村落兜售草药,一名牵着小孩的农家少妇特地来向少
年致谢。
“这孩子之前病了好久,一下好一下坏的、好几次都危险得紧……都是托药师您
的福,这小子好不容易才熬过来。最近终于好了七八成,我就特地带来向您道声
谢。”农妇频频弯腰致礼,她身边那个四五岁大的小孩也有样学样地向少年鞠躬
。
少年不敢揽下功劳,也殷勤地回说都是孩子本身强壮才能顺利康复,自己的药不
过是从旁帮了点小忙云云。双方一来一往互相道谢良久,那对母子才依依不舍地
提着新购的药包回去。
少年过后并未特别惦记此事,数日后听少女再度提起,还得回想一会儿才能忆起
当日细节。
“那天以来、我一直在想,”少女似是有感而发,难得地多话:“人真的很奇妙
,从离开娘胎以来就一刻离不开照顾,每天喂奶喂饭、冷了添衣、病了服药,辛
苦拉拔十多年,好不容易才能长大成人。”
“谁不是这样呢。”少年应付地附和。
“一个人……要花费多少衣食和心力才能生存在世上。但是要抹煞一个人的性命
,却只需要一把刀就能了结。”
少年隐约感觉到对方话中的冷意:“你想要说什么?”
“……我只是在想,如果你救的那个孩子长大以后拿着刀站在你面前,届时你能
毫不犹豫地杀掉他吗?”
少年无话可说。他直视少女哀怨的眼神,艰难开口:“……我会在那孩子拿得动
刀之前改变这世道,让他不须经历相同困境。”
“是吗……所以你仍然只想得到牺牲自己来改变世界的作法?”
“……这是我的选择,也是我唯一的进路。”少年闭目、不再与她争论。
无话可说的尴尬蔓延两人之间,许久后少女才说道:“是我疏忽了,我差点忘了
你迟早还是会回去那个战场。”
听她这么一说,少年反而觉得泄气:“不论你信不信,其实我非常向往这样平静
的日子。虽然现在的生活不能持续太久,但是等世间安定下来,到时我还想再回
到这里,和你一起……继续此时的美梦。”
突然的告白让少女睁大了双眼、惊讶地看着少年。两人再度无言对视,填补空隙
的唯一声响只有木炭燃烧的哔剥声。
“如果有一天我必须离开这里,你可以等我吗?”少年鼓起勇气,再度询问。
少女看着对方期待的眼神、旋即低下头,握住袖口的双手微微颤动。少女既无立
刻拒绝也没有当面接受,直到最后,她始终没有给少年任何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