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想讨论的是,餐厅赛中,突然要求每一队舍弃一人,再由三位
“弃子”临时开第四家餐厅的这个桥段。
很多人抨击这一段粗暴、不公平。不过我觉得大部分人似乎忽略了这个
赛制的成果 — 最终八强没有弱者。或者换句话说,这个赛制成功淘汰
了该淘汰的人。包括撕漫男、外送员、天丼名厨、学餐名家、韩食冠军
等,不是基础较差就是存在感低。而晋级八强的,不是富众望就是企图
心较强的主厨。
为什么“弃子”赛制能创造这种成果?
首先要理解的是,《黑白大厨》本质上是个人赛,不是团队赛。最终冠
军只有一人。因此团队赛只是一个用来淘汰弱者的过程。团队本身最终
并没有意义。从此角度看,就会发现设计“餐厅战”必有的矛盾。
既然是餐厅战,就势必要组队。若是组队,就势必要提供“整组生存”与
“整组淘汰”的诱因,才能鼓励团队合作。否则若是以个人为单位生存,
主厨们只会各自为政,争取个人表现,就失去餐厅战的意义了。
当以“整组”为单位生存 / 淘汰时,就会出现第一个问题:强者会趋向抱
团,组成全明星队。这影响平衡,破坏节目观赏性。
因此制作单位势必要打散强者,平均分布,也就是先指派顶尖的参赛者为
“队长”。但这又衍生两个问题。首先,弱的参赛者会可能会挤进强者的
队伍,“搭顺风车”溜进八强。其次,当最后一名“整组淘汰”时,里面
的强者也会一起被淘汰,成为“遗珠之憾”。
结果就会是八强中少了几个明显的强者,溜进几个弱者,精彩度不足。
此外,这个组队的过程也不能让人太难堪。万一某些参赛者在镜头前沦落
至无人选择,制作单位很难交代。尤其白汤匙们都是业界大老,都是
Netflix 去拜托邀请来的,更不能让他们沦落至这种窘境。
因此,制作团队设计赛制面临多重难题:组队必须让强者平均分布;同时
又可以淘汰弱者,不让强者成为遗珠之憾。而且过程不能太伤和气。
该怎么做呢?这其实没有完美的解法。
以另一个节目《体能百人之巅》来对照,它的设计是先分别列出队长,再
由队员选队长。若一队超额,则由队长选出决选成员,而没被选中的则
“流”至其他较不受青睐的队伍。
这方法解决了“明星队”难题,但没有解决“搭顺风车”与“遗珠”难题
,而且相当的伤和气。
《黑白大厨》的解决方式就是“半路弃子”。在赛程过了四分之一时,突然
要求每一队踢出队中缺乏价值的队员。这作法有几个优点:
第一,先推选三位队长,解决了“全明星队”难题。
第二,每一队各自踢出弱者,解决“搭顺风车”难题。
第三,由队员决定踢人,因此伤和气也仅限于队中,而不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第四,弃子发生在团队决定菜单、采购完毕之后。此时“弃子”的缺乏价值
更显著,比较让人服气。(有两位弃子就自己认清事实。)
第五,弃子队若被整组淘汰,就解决了“遗珠之憾”难题。
第五点是重点。此一设计的目的就是要让“弃子队”处于劣势。
从餐厅竞争的角度来看,或许会觉得弃子队餐厅特别委屈。但从个人淘汰
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委屈其实是他们之前在各自团队中缺乏贡献所获得的
惩罚。“被踢出”其实就是第一轮淘汰关卡,而弃子队其实已经是“外
卡”或“非种子队”。
而这种委屈带来了第六个优点:虽败犹荣感。即便这一队被淘汰了,这些
主厨们也可以对外解释“我们是被赛制(Netflix)欺负了。非战之罪。
我们虽败犹荣”。这样主厨们出去比较好交代。
当然,这种设计仍然显得不公平、粗暴。(我个人觉得可以再间接一点,
改成让队员彼此评分贡献值,取总分最低的为“弃子”。不过过程可能
会拖太久。)
(顺带一提,要淘汰团队内缺乏贡献者,就几乎一定要由队员互评。而不
会是由评审决定。)
但要一次刷掉一半的人,同时又要组队,就不可能有任何赛制能同时完美
解决上述“全明星队”、“搭顺风车”、“遗珠之憾”与“伤和气”等难
题的赛制。我觉得《黑白大厨》算做得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