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鹿鼎记二版中的古人,两个问题请教各位网友
1. 以下第五章内容中的“必隆”似乎漏了一个字,应该是“遏必隆”,查不到“必隆”
这个人
康亲王取出一张白纸,唸道:“鳌拜欺君擅权,罪一。引用奸党,罪二。结党议政,罪三
。聚货养奸,罪四。巧饰供词,罪五。擅起马尔赛等先帝不用之人,罪六。擅杀苏克萨哈
等,罪七。擅杀苏纳海等,罪八。偏护本旗,将地更换,罪九。轻慢圣母,罪十。”他一
条条的读下去,直读到第三十条大罪是:“以人之坟墓,有碍伊家风水,勒令迁移。”
康熙道:“原来鳌拜这厮做下了这许多坏事,你们拟了什么刑罚?”康亲王道:“鳌拜罪
大恶极,本当凌迟处死,臣等体念皇上圣意宽仁,拟革职斩决。其同党必隆、班布尔善、
阿思哈等一体斩决。”康熙沉吟道:“鳌拜虽然罪重,但他是顾命大臣,效力年久,可免
其一死,革职拘禁,永不释放,抄没他的家产。所有同党,可照你们所议,一体斩决。”
康亲王和索额图跪下磕头,说道:“圣上宽仁,古之明君也所不及。”
维基百科:遏必隆
https://zh.wikipedia.org/zh-tw/%E9%81%8F%E5%BF%85%E9%9A%86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康熙帝命严加惩处鳌拜及其党羽与遏必隆,议他们的罪。康亲
王杰书等人遵旨勘问,以大清律例十二项罪责议处遏必隆。
2. 第46-47章的大学士李雷是否就是李光地?查不到李雷这个人
注:据史籍所载,当时清廷决心弃台,已有成议,全仗施琅力争,大学士李雷又从中斡旋
,这才决定设立官府,派置驻军。
李雷是保和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各大学士中资历最深,是为首辅,当下也不推辞,提笔
恭楷写了“鹿鼎公府”四个大字。从吏捧了下去,命工匠铸成金字,镶在匾上。
根据以下网页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0613000982-260306?chdtv
那究竟是谁说服康熙皇帝留下台湾?
康熙皇帝曾多次向元老重臣李光地咨询台湾问题。李光地是福建人,曾与郑经交手数次,
并举荐施琅负责征台,对台湾一地颇有了解。
李光地知道康熙皇帝是要消灭郑氏,不是要占领台湾,于是附和他的心意,先以“弃台”
回应,接着才逐步引导康熙思考弃台的弊端,李光地的说服技巧终于使康熙决定在台湾设
郡县。
因此,真正影响康熙皇帝决定留台的关键人物应该是李光地,而不是施琅。康熙皇帝批准
在台湾设治驻兵;分别指派了新任福建总督与台湾总兵。施琅的腹案终于实现,台湾被留
下来,进入了大清帝国的统治辖区。
不过维基百科:李光地,查不到跟台湾关系
历任官位也没有保和殿大学士跟户部尚书
感谢大家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