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力而为,赵敏对待张无忌一直是如此,
张周大喜之日她孤身闯入险地,一个约定,
面对无尽的黑暗,投入了一道光,“我偏要勉强。”。
周芷若对张无忌总是没尽力,大喜之日独自离去。
少林屠狮会后,小屋内张无忌面对周芷若,
看似无尽的黑暗中,透出了一道光,“倘若我问心有愧呢?”。
张无忌之于周芷若,如同周芷若之于张无忌,皆非彼此最优先考量的。
赵敏的一句“我偏要勉强。”,使两者的重要性开始降低,
周芷若以一句“倘若我问心有愧呢?”,同时止住了下降的两端?
这道光稍纵即逝,小屋中的她,兀自迷惘?
赵敏具有智慧、美丽、勇气和对张无忌的爱,
虽然曾经做过残忍的事,间接杀了五十余名蒙古官兵、空性,
利用阿二阿三,在万安寺学艺断人手指,但瑕不掩瑜。
周芷若划伤殷离的脸,与谢逊杀害整船蒙古官兵,杀杜易夫妇,
间接杀了司徒千钟,夏胄和丐帮二位长老,
有些人我不喜欢,便即杀了,难道定要得罪了我才杀? 《赵敏》
两人做的这些事,难以原谅但尚能理解。
赵敏对张无忌无私,对父亲汝阳王?
眼下只有先救情郎,日后再求父兄原谅 《赵敏》
有些事,或许不是不用面对了,只是选择了不去面对。
对于赵敏这一个人物,我不清楚是喜欢还是不喜欢。
为了对付明教,以一柄短剑,利用了张无忌的善良,引他入陷阱。
为了救张无忌,以一柄匕首,逼走了父亲汝阳王,
这却算不算是利用了父亲对她的爱?
亦或是说,正因为有个以无私的爱对待她的父亲,
她才能以无私的爱对待张无忌?这时候我还不明白。
如果说周芷若的自杀是一出她从敲韩林儿房门,
演到张无忌答应成亲的戏。那么问心有愧又何尝不能是另一出戏的开始?
这另一出戏就只演到张无忌答允一件事便结束了?
“倘若我问心有愧呢?”,可能是张无忌无意间得到的希望,
也可能是周芷若有意给的假希望。少林小屋内,薛丁格的周芷若,
没人能知道盒子内真实的她是往白的那边还是又往黑的那边靠了一点。
她在乎的或许只是,张无忌还想不想来开这个盒子?
小屋中的她,自始至终没回过头来。
万安寺旁小酒家,赵敏与张无忌小酌时,
何以赵敏问了张无忌三次周芷若?只因他顾左右而言他。
周芷若的魅力,不在于问心有愧,在于倘若,
在于你想知道的时候她不让你知道。
结尾,同样是一个约定,但她偏不勉强。
我喜欢金庸在二版里对周芷若的人物塑造,因为她不单纯。
可惜在三版里似乎趋于单纯了,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