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alami (史莱姆)
2019-05-09 21:55:00因为教育部字典修订的时候 已经几乎没有人在用字了现代人 名 字 是混用的 所以字典也就不会去讲这个细节所以我会觉得 他的推文虽然合理 (不认为草字=字)可是也难免是现代字典的解释造成的误解 (名字混用)那又必须去看字典的引用来源1881 年日本刊行《官话指南》,为日本人在北京所用的汉语教材。 | 官话指南 并不是现代作品而是清朝时期但他引用的句子“‘请教台甫?’‘草字资静。’”这部分也看不太出来 究竟是名或字 (双字叫可能是字)也不足以看出 他是否有限定名或字所以我又觉得 虽然合理 但也不足以保证 草字=名他也不是这个意思就是了...总之我觉得资讯还是不足应该说 他根据教育部的说法 推文合理 但如果质疑教育部的“名字”一词 用得并不精确(因为现代人名字不分)这种情况下 就没有足够的其他证据 再继续做什么推论所以我还是倾向简单的解释 草字是"草的字" 基本上还是字话说回来 好像没有草名这种用法就是了不过 名和字的使用场合、对象 本来就不太一样用字的场合 自称草字 应该很合理但用名的场合 会说草字吗? 还是会说草名?感觉对长辈说“草”字或草名 好像怪怪的 而且好像没有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