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抒] 金庸小说的民主与开明专制的摆荡

楼主: ultmisia (魔女)   2018-04-13 15:41:57
在碧血剑中
有一个大议题
就是闯王进京的改变
原来的军纪
还是回到了抢钱抢粮抢娘们
袁承志大惑不解
侠士的武学和信仰
已开始损坏了
这个问题迟到鹿鼎记才在俄国解答
要人打天下
这些话术少不了的
韦小宝还自夸
中国人,一直如此
但鹿鼎记还是设定了康熙这明君
偶尔开明专制也不错
但金老还是用苏克萨哈案与文字狱
暗示背后的残酷
鹿鼎记后三年
金老写了 袁崇焕评传
少见用重笔
呼吁民主的重要
他笔下的 英豪 之所以惨死
泰半都是如此
剩下的就只归隐之路
很难想像
这是受邓小平重视
正要修香港基本法的红人会写的
但是他又常在后记写道
一个好领导
有二个特色
一是忍
对自己的情感隐忍
对敌残忍
二是权力欲
但这种形象
无非就是一个独裁者的特色
和民主有落差
民主与开明专制
是一个光谱的两端
我觉得金老并不轻易选边站
但我忍不住想
他是倾民主多少
专制多少
作者: biglafu (哥吉拉弗)   2018-04-13 16:27:00
地狱政治
作者: wa530 (wa530)   2018-04-13 16:53:00
我觉得“民主”和“能忍、有权利欲的领导者”应该是不冲突的,无论哪种政体,大家都会希望能有一个具魄力、肯改革的领导者来带领国家,不够狠心的人是无法胜任的而民主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不用担心强人执政过久,并同时享受到他带给国家的改革
作者: profyang (prof)   2018-04-13 19:12:00
袁崇焕那个有强调民主重要吗?不太记得 我只记得不是说北京的民众冲上去咬袁的肉 这就算民主也未必有好下场吧
作者: AngelNo13 (十三号天使)   2018-04-13 19:25:00
主要是崇祯用通敌判国罪定袁崇焕吧 袁是该为败仗负责但背卖国这骂名真的惨
作者: profyang (prof)   2018-04-13 19:38:00
我反而觉得这是告诉我专制政权下洗脑的可怕 当时崇祯内忧外患管不了南方 不然可能南方也被洗脑不过说专制可怕好像也是说民主重要没错
作者: TheLucifer (苏打绿苏打绿苏打绿)   2018-04-14 00:01:00
民主跟开明专制不能用光谱两端来比拟吧……跟民主相对的概念应该是极权统治吧? 但是此二者也不宜列在光谱两端;总之光谱比喻不太恰当(话说这个 ID 发文用词欠妥既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十次了,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跳出来纠错-.-
作者: ibise (清了清喉咙 他继续唱着)   2018-04-14 12:39:00
袁崇焕被北京平民群起咬肉是洗脑吗? 我觉得是舆论问题毕竟袁崇焕守在前线, 理论上清军不可能兵临北京城下, 而袁又要求进北京城防守, 这让大家疑虑更深, 而且当初北京可是东林党盛行的, 若真的是大有疑虑的洗脑, 依明朝士大夫那种战斗力, 要戳破这种洗脑是非常容易的, 除非是由东林党发起这样的舆论洗脑, 那就算是后来发现错误也会硬著头皮错下去,以免自己丢脸
作者: supersars (綠豆加薏仁)   2018-04-14 14:10:00
东林党式的愤青,竟不准明政府与后金和谈只要和谈,走宋辽模式,满清想打也打不赢当时明政府内经济破产,不与后金和谈哪有余力平叛?让东林党执政,不会比阉党好得了多少
作者: Highflying (HighFlying)   2018-04-15 15:01:00
没什么好酸的吧 这篇比侠客系列有营养多了
作者: flysonics (飞音)   2018-04-15 16:20:00
我觉得天安门前后金庸的政治立场有改变 只是他表达起来都很隐讳 不过想想也是 不隐讳他基本上下半生就没救了金庸本质上是个菁英文人圈子出来的人 所以他一向比较喜爱寡头菁英政治这种东西 碰到民主比较会强调愚民暴政的部分 但是后期他并没有对菁英政治如果失控该怎么处理这一类的问题给出答案 我个人是偏向于他也找不出答案所以鹿鼎记解构完侠客精神之后并没有给出新答案
作者: rainveil (多栗)   2018-04-16 15:19:00
威权主义有优点也有缺点,无政府、共和、自由等等亦然金庸本身偏向威权,大中国思想之浓看不出来真的也有问题其教育与时代背景如此,而现在这些人日子都过的好更不会太去反思政治制度的问题
作者: enjoytbook (en)   2018-04-16 23:29:00
别想了,开明专制依然救不了君主制度
作者: Highflying (HighFlying)   2018-04-17 20:28:00
大中国思想也很正常 那时香港几乎一片都是这样毕竟那是一个刚脱离殖民20年的地方 而爱国这个概念在亚洲又是这么的根深蒂固 但这个国到底是哪个国?金庸没搞懂 我想现在的香港人也还正在试着搞懂爱国的那个“国”一直是个想像。文武庙捐钱帮助广东鼠疫受皇帝褒奖叫做爱国 支持华侨出入清朝搞革命叫作爱国 募款帮助大跃进的灾民也叫爱国 但这对象根本不一样 97回归时爱国人士欢欣鼓舞 上周王志民高喊香港不够爱国 一路看下来 我的猜想是:这个国根本是抽象的概念各自从自己的时代 找一个自己相信的国贯彻自己的价值我不会批金庸大中华 他是传统的爱国菁英文人出生他跟他的那一代人一样 根本没反思过 爱的是什么“国”而后遇上弄得自己一身腥的基本法争议 也是不意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