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潘霍华论重价恩典vs廉价恩典

楼主: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8-13 23:19:07
嗯嗯,D提到“团契生活”,对我有很多提醒,
一个重点就是重价恩典VS廉价恩典的区分这个我们校园团契出身之信仰的前理解,
主要是从潘霍华来的。而这个区分,事实上与我所关注的登山宝训有密切关系,
潘霍华也正是以此区分来诠释登山宝训的,特别是“窄门VS宽门”的诠释。
以下列出潘霍华“跟随基督”一书的摘录译文,
让这个批判或争论回归其原始的来源(“回到根源”)。
无论同不同意潘霍华及其后的激进神学/基进神学立场
(H.Cox明显受此影响),
我们起码可以厘清此原始观点。
录自:
http://www.ccdigest.org/quarterly/Mf10004/se05.htm
以下[解:...]是我所加。
重价的恩典
潘霍华
  一、廉价的恩典
  “廉价的恩典”乃是我们教会的死敌。我们今天正是为重价的恩典而战。
  “廉价的恩典”就是在市场上所贩卖的恩典,有如廉价商场所叫卖的货品一样。圣礼
、赦罪,以及一切灵性的安慰,都在削价求售之中被抛售了。恩典被人看为是教会取之不
竭的宝库,教会用不着查询或以限制,就可以用慷慨的手博施福惠。这是没有代价的恩典
!这是不求代价的恩典!我们想像为恩典的根本性质是在于其账项早已预付了;并因早已
付过钱的缘故,就可以免费得着一切。既然所付的代价是无限的,所以使用恩典的可能性
也是无限的。然而,假若恩典不是廉价的,那又将如何呢?
  “廉价的恩典”就是将恩典作为是一种教义,一种原则,一种制度。它只宣讲罪得赦
免为一般的真理,神的爱被作为是基督教的神“概念”。人们以为只要在头脑上同意那种
概念,就可以获得赦罪。人们以为教会若对恩典持有正确的教义,实际就在恩典上有份了
。在这样的一个教会中,世界为其罪过找到廉价的遮盖;无需为罪忧伤,也不必希望真正
脱离罪恶[解:这就是H.Cox说到的将“信仰”贬低为“信念”。]。所以,廉价的恩典就
等于拒绝神永生的道,事实上也就等于否认神的道成肉身。
  “廉价的恩典”系指不用罪人称义而罪得了赦免称正直。他们说,唯独依靠恩典成就
一切的事,所以一切的事仍可以像从前一样,丝毫不改变。“人的一切努力不能赎罪愆”
。世人依然行在老路上,所以正如路德所说,“即令有最好的行为”,我们仍然是罪人。
那么让基督徒像世界其余的人一样地过活,让基督徒在生活的各方面遵照世界的标准而行
,而不必妄自渴望在恩典之上,过其与罪恶的旧生活不同的生活罢。那是狂热派,重洗派
及其同类的异端!基督徒要小心,不要背反和亵渎了神白白的和无穷尽的恩典啊!基督徒
不要尝试竭力过顺服耶稣基督诫命的生活,以致创立按字句解释的新宗教啊![解:与我
争论的另一造根本就是重复潘霍华这里对于“廉价恩典派”立场的描述阿XD]世界已经藉
著恩典而被称为义了。其督徒知道这件事,并且看得十分的认真。他必定不能反抗这种不
可或缺的恩典。因此之故──让他像世界其余的人一样地过活吧!
  自然,他也愿意去作一些特别的事,且若是不这样尝试而安于世界的生活,那实在需
要不少的自制。然而,若有基督徒必须达到自制,实行避免出风头,及过著与世界不同的
生活。他必须让恩典成为真正的恩典,不然他就会使世人对这种“白白赐予的恩典”失去
了信心。让基督徒安于其属世的通俗,安于这样舍弃任何高过世界的标准罢。他这样作是
为了世界的缘故,而不是为了恩典[解:廉价福音派认为,基督徒在世上若“表现不
同”,例如“爱非弟兄”或者从事“社会公益”是为了“传福音”的缘故,也只能为了这
个缘故,不能够是因为出于信仰的要求,否则就变成律法主义,或者在恩典以外加添什么
了QQ]。让他得着安慰,深信已经得着了这种恩典罢──因为唯独依靠恩典成就一切的
事。让基督徒不必跟从基督而享受其恩典的慰藉罢!那就是我们所说的“廉价的恩典”
了,这种恩典只叫罪得正直,而不使那悔改者离开了罪而罪也离开了他的罪人得称为义。
廉价的恩典不使我们获得罪的赦免,不使我们从罪的劳役中得到释放。廉价的恩典乃是
我们给予自己的恩典。
  “廉价恩典”是传扬不需悔改的赦免,没有教会管教的洗礼,不用认罪的圣餐,和不
必本人亲身认罪的宣赦。廉价恩典是不付作门徒代价的恩典,是没有十字架的恩典,也是
没有道成肉身和永远活着的耶稣基督的恩典。
  二、重价的恩典
  重价的的恩典是埋藏在地下的宝贝,人为这宝贝的缘故,就欢欢喜喜地变卖他一切所
有的。它是重价的珍珠,使商人愿意卖去他一切的货物来购买。它是基督执掌王权的统治
,使人为了这个缘故,情愿挖出叫他跌倒的眼睛;它是耶稣基督的呼召,使得门徒为此甘
弃渔网而跟从祂。
  重价的恩典是必须再三寻找的福音,是必须祈求的礼物,是必须手叩的门。
  这样的恩典是贵重的,因为它呼召我们来跟从,并且它是恩典,因为它呼召我们来跟
从耶稣基督。它是重价的,因为它使人付上生命的代价,它是恩典,因为它赐给人那唯一
的真生命。它是重价的,因为它定罪,它是恩典,因为它使罪人称义。尤其要紧的,它之
所以贵重乃因它使神付去了祂儿子的生命为代价:“你们是重价买来的”,神付上了如此
重大的牺牲;我们就不能看为是廉价的了。尤其要紧的,它是恩典,因为神为了我们的生
命,并不以为付出祂的儿子为太贵的代价,乃是将祂交给我们。重价的恩典就是神道成肉
身。
  重价的恩典是神的圣所,这种恩典必须要防备世俗[解:还记得吗?争论另一造
觉得我这边世俗化,但我才认为他们世俗化呢。],不要丢给狗吃。(太七6)所以它
是活生生的道,是神的话,是祂所讲的,使祂喜悦的道。重价的恩典使我们面对跟从耶稣
的恩召,它使忧伤的灵和痛悔的心得到赦免的一句话。恩典是重价的,因为它强迫人俯伏
在基督的轭下而跟从祂;它是恩典,因为耶稣说:“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
。”
  彼得在两个不同的场合中接受了“跟从我”的宣召。它也是耶稣对门所说的头一句和
末一句的话。(可一17、约二十一22)在这两次宣召之间展开了人的一生。头一个场合是在
革尼撒勒湖边,那时彼得听了耶稣的话,撇下他的渔网和技艺而跟从了祂。第二个场合系
复活的主在他重操故业时,再一次把他领回来。地点仍是在革尼撒勒湖边,并且这次的呼
召也同样是“跟从我”。在这两次呼召之间,包括著作门徒跟从基督的全部人生。在这两
次呼召的中途,彼得承认了耶稣是神的基督。在开始,在末了,及在该撒利亚腓立比的时
候,彼得三次听见那种同样的宣告说,基督是他的主,他的神。每一次,都是基督的恩典
宣召他来跟从,并在他承认耶稣是神的儿子向他有所启示。恩典在彼得的旅途上曾经三次
抓住他,这同样的恩典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向他宣布。
  这种恩典无疑地不是自己给予自己的。乃是基督本身的恩典,这恩典有一次说服了这
个门徒撇下一切来跟从祂,有一次在他心里动工,使他作了那项令世界认为是莫大亵渎的
认信。又有一次,邀请彼得去为他所曾否认的主,赴那那高的殉道士团契,并因此而赦免
了他一切的罪。在彼得的生命中,恩典与门徒职份是分不开的。他已经领受那重价的恩典
了。
  三、修道主义的正误
  当基督教广布寰宇,而教会趋于较世俗化的时候,人们对恩典之贵重性的了解就渐渐
消失了;世界已经基督教化了,恩典也已成了世界共有的财产。它是可以用贱价得来的。
然而罗马天主教会还没有全然失去那种早期的看法。教会十分聪明地容许修道运动,并防
止教会陷于分裂,那是非常有意义的。在教会边缘的修道院里,这种先期的看法还是保留
著。
  在修道院里,人们还记得恩典是要求代价的,他们知道恩典的意义乃是跟从基督。在
修道院里,他们为基督的缘故撇下了一切所有的,天天竭力实行祂的严格的诫命。因此,
修道主义对于基督教之世俗化及恩典之渐趋低廉,乃成了一种活生生的抗议。
  但教会却十分聪明地容忍这种抗议,并防止其达于理所当然的结论。因此教会成功地
将修道主义相对化起来,甚至藉之以辩明其世俗化的生活为合理。修道主义被视为个人的
成就,不是一般平信徒所能望其项背的。将耶稣的诫命要求限于一小群专家的身上,以致
发生那种不幸的双重标准的观念──将基督徒的顺服划分为最高和最低的标准。每当教会
被控告为太世俗化的时候,它总是指著修道主义,说在羊圈里也有过较高生活的机会,于
是得以辩明其他人士可以过那标准较低的生活。
  这样,我们就得到一个矛盾的结果,因为修道主义的任务原是要在罗马教会中,保存
原始教会对贵重恩典的看法;但如今反为教会世俗化的生活提供了结论性的理由。就一般
而论,修道主义的错不在于其严格性,(虽然连在修道院前,对耶稣旨意的正确内容仍有
许多的误解。)乃在于其高举自己,以为这是少数蒙拣选者的个人成就,并以此为其特别
的功德,以致离开了真正的基督教。
  四、马丁路德信仰的经历
  当改教运动来到,藉著神的看顾兴起了马丁路德,使他恢复纯正及重价恩典的福音。
路德出身于修道院;他是一个修士,这一切不过是神安排中的一部分而已。路德撇下了一
切而跟从基督,走上绝对顺从的道路。他为了要过基督徒的生活而舍弃世界。他曾学习顺
从基督和祂的教会,因为只有顺从的人才能相信。叫路德入修道院的召命,乃是要求他将
其生命作完全的降服。然而神粉碎了他一切的希望。祂藉著圣经向他指出,跟从基督并不
是少数蒙拣选者的成就或功德,乃是神对一切基督徒的命令,不应因人而有任何差异。然
而,修道主义已将作门徒的谦卑工作变为圣徒有功德的活动,又把作门徒的舍己化为“宗
教份子”狂妄的灵性自负。“世界”业已潜入修道生活的核心,再一次施行毁坏的工作了

  修道士原欲逃避世界,结果反成了爱宗教世界的一种险诈形式。修道生活的根基已经
离开了信仰的生命,所以路德唯有抓紧著恩典。正当整个修道主义的世界在他面前崩溃的
时候,他看见神在基督里伸出圣手来拯救他。他用信心握紧那只手,相信“不管我们所过
的生活是多好,然而我们所作的事没有一件能救我们。”他从恩典中所领受的是贵重的恩
典,这种恩典粉碎了他整个的存在。他必须再一次撇下他的网来跟从。第一次跟从是当他
进入修道院的时候,那时他除了保留虔敬的自我以外,把一切事都撇下了。
  然而这一次却连他的自我也被拿去。他顺从这种呼召,不是由于自己的善功,乃是纯
然由于神的恩典。路德听到的话不是这样:“当然你是犯了罪,但现在一切都赦免了,你
就这个老样子享受赦罪的安慰罢。”不,路德必须离开修道院回到世界去,这不是因为世
界是良善的与圣洁的,乃是因为修道院只不过是世界的一部份而已。
  路德从修道院回到世界,乃是世界自古教会以来所受最严重的一击。若比较他做修道
士时所作的舍弃,与他回到世界时所必须作的舍弃,那么,前者仅如小孩子的玩意罢了。
现在则是正面的肉搏。跟随耶稣的唯一方法就是生活在世界中。改教前,基督徒的生活系
[解:这边我们自然会回想起路德在《基督徒的自由》中提到的,“为了基督,我们甘作
万人的奴仆!”]
少数优秀份子在修道主义特殊有利情况下的成就;改教后,这却是每个活在世上的基督徒
的责任了。每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与工作中,必须完全顺服耶稣的诫命。因此,基督徒生活
与世界生活之间的冲突就最为显明。这是基督徒和世界的肉搏战。
  若以为路德重新发现纯正恩典的福音,系使人普遍免去顺服耶稣的吩咐,或以为改教
运动的伟大发现,系在于神赦罪的恩典自动地给予世界公义和圣洁,那就对他的行动大大
误解了。相反地,路德认为基督徒属世的职业,若非对世界发出最后最澈底的抗议,则不
是圣洁的。基督徒属世的使命,唯有用来跟从耶稣,方能从福音中获得新的许可和理由。
[解:这里就是我之前多次提到的Beruf之翻译,路德将职业用“呼召”来翻译,之后
也影响了英语世界用vocation来翻译职业,一样是在讲“呼召”,也就是韦伯所谓的
“志业”,或者我们一般称为“在世圣召”。]
而驱使路德离开修道院回到世界的,并不是罪的得称正直,乃是罪人的被称为义。他所领
受的恩典是重价的恩典。这是恩典,因为它是干旱地上的水,苦难中的安慰,摆脱了偏行
己路的束缚,并使他一切的罪获得赦免。而且这是重价的,因为这绝不是叫人免去善行,
乃是叫人必须比以前更认真地接受尽门徒之职的呼召。它是恩典,因为主耶稣所付出的代
价是这么的大,它所付出的代价是如此重大,所以它是恩典。这才是改教运动福音的奥秘
──罪人被称为义。
  五、廉价恩典的由来
  然而改教运动的结果,不是路德对恩典之纯洁与贵重的看法得了胜,乃是人底敏锐的
宗教直觉找到了如何可以用最低廉的价格获得恩典。这一切的破坏。只需要将真理稍为巧
妙地转一转,加以轻微到人差不多看不出来的改变,就大功告成了。因为路德曾说,不管
人的说法和行为何等属灵,都不能在上帝面前站立得稳,因为在根本上人总是寻找自己的
益处。在不幸的深渊中,路德只是凭信心抓住了神对其一切罪白白的和无条件的赦免。那
种经验使他明白,这种恩典需要他的生命作代价,而且必定每天继续向他索取同样的价钱

  这种恩典绝不免除他作门徒的身分,而只是叫他成为一个更热心的门徒。每逢路德论
到恩典的时候,他常常用上述的结论表明恩典夺取了他的生命,现在已将这个生命第一次
向基督作了绝对的顺服。他只能这样地论到恩典。路德曾说,唯独恩典能救人;他的追随
者接受了他的教理,而且也照着字旬反复传诵。但是他们遗漏了那不可改变的结论──作
门徒的本分。路德不必常常明显地提到这个结论,因为他所说的,就像常常蒙恩带领要最
严格地跟从基督的人一样。以路德的教理作标准来看,他的追随者原是无懈可击的,然而
他们的正统观念却把改教运动认为是神在地上所启示的贵重恩典结束和毁坏了。罪人在世
上被称为义既然退化为罪和世界的得称正直,重价的恩典也就变化为不必尽门徒之职的廉
价恩典了。
  路德曾说,不管我们过的生活多么好,但我们所作的一切全是无益的。他说,在神的
眼中,除了“赦罪的恩典和善意”,没有什么能帮助我们的。然而当他说这话时,就像他
知道在危机中被召,要撇下一切,使得他再有机会来跟从耶稣一样。他之承认这恩典乃表
示要对困扰他的罪作最后的,断然的决裂,而绝不是让那种罪得称正直。他藉著抓紧神的
赦免毅然决然地舍弃自我主张的生活,并且决裂得如此的深,以致使他无可避免地要坚定
地跟从耶稣。他常常仰仗这件事作为整个问题的答案,然而这答案不是人能解答的,乃是
神所解答。
  但不幸地,他的追随者却将这“答案”作为计算自己问题的既知数,这就是麻烦的根
源了。假若恩典是神的答案,是赐给基督徒生活的礼物,那么,我们就不能片刻不跟从基
督。但如果恩典是基督徒生活的参考资料,那就是是说,我可以安排怎样在世上过基督徒
的生活,因为我一切的罪早就预先得称正直了。我愿意怎样生活,怎样犯罪都可以,而且
我可以靠赖这种恩典赦免我,因为世界毕竟在原则上已经藉恩典称义了。所以我可以保守
著中产阶级的世俗生活,我可以仍然像以前一样,只是现在再加上确信有神的恩典覆蓋我
而已。世人之成为“基督徒”就是藉著这种“恩典”的影响,但基督教之流于世俗化却不
免达到了空前未有的程度。基督徒的生活与中产阶级的可敬生活原是相反的,但现在却消
失了。
  如今基督徒的生活则变为就是活在这个世界中,与世界一样,完全与世界没有什么分
别。事实上,因为恩典的缘故,基督徒反被禁止与世界有所分别了。结果,我作基督徒的
唯一责任,就是在礼拜天离开世界一两个钟头,守守礼拜藉以保证我的罪完全得到赦免而
已。我不必再打算跟随基督,因为廉价的恩典既系作真门徒的死敌,是作真门徒必须嫌弃
和深恶的,它已经使我免去那种责任了。若把恩典看为计算自己的问题的既知数,这乃是
最低廉的恩典,但若作为整个问题的答案,则是贵重的恩典。所以我们对于真正福音教理
的用法,实在有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危险。在两者的情形中,我们的信式是相同的,都
是“唯独因信称义”。然而误用这公式,乃是将其中的精华完全破坏了。【注】
  我们信义宗的人好像是聚集在廉价恩典尸骸四围的一群鹰,我们在那里喝了那扼杀我
们一生跟从基督的毒药。诚然,我们在基督教圈子内,已将纯粹恩典的教义推崇到无比尊
贵的地步,那是一点不错的,事实上,我们已把这教义高举到与神同等的地位了。路德的
公式到处被反复传诵,但其中的真理却被曲解到自欺的地步。只要我们的教会一直持守着
称义的正确教义,我们就毫无疑问地相信其为一个被称为义的教会!所以他们说,我们若
必须维护信义宗的遗产,就要以最便宜与最容易的条件将这种恩典给予别人。若作“信义
宗”教友,就必须将跟从基督的事让给律法主义者,加尔文派及狂热的人──这一切都是
为了恩典的缘故。我们称世界为义,并判定那些要跟从基督的人为异端。结果一个国家成
为基督教与信义宗的国家,但却牺牲了作真门徒的责任,这样付出的代价太便宜了。无怪
廉价的恩典今日正大行其道。
  但我们是否也明白这种廉价的恩典像回旋刀一样,已经转向我们这里来了呢?今日有
组织的教会的崩溃,正是我们廉价倾销恩典的政策所产生的必然结果。我们批发圣道和圣
礼,我们给整个国家施洗,行坚振礼及宣赦,不加查询也不要求什么条件。我们的人道主
义的感情,使我们把圣物给那些亵慢和不信的人。我们倾出流不尽的恩典。然而几乎听不
到要跟从耶稣走窄路的呼召。那些推动古老教会设立学道班,使教会与世界的界线得以严
格分开,并使贵重的恩典得到充分保护的真理去了那里呢?
  路德警告传福音者不要使人安于不敬虔的生活,到底有什么意思呢?使世界基督化的
例子,是否还有比这实例更加的可怕与不幸?我们怎样比较查理曼所处死的三千个撒克逊
人,和我们今日千千万万在灵性上死了的人呢?对于我们来说,祖先的罪要临到第三代与
第四代的子孙,已经得到充分的证明了。廉价的恩典对福音教会已成了绝对残酷的事。
  六、这种廉价恩典的危害
  这种廉价恩典对我们自己的灵性生活同样不幸。它不单不开启到基督的路,反而加以
封闭。它不单不呼召我们跟从基督,反而使我们刚硬以至于悖逆。或者我们曾经听过跟从
祂的慈声呼召,甚至也会顺着这种呼召,在顺服中走了作门徒的开头几步,然而我们就遇
上了廉价的恩典。那不是残酷无情么?这种话临到我们身上的唯一效果,就是阻挡我们进
步,引诱我们安于世界的平凡标准,藉著告诉我们走的是自己所选择的道路,说我们努力
操练自己是徒然的,以止息我们因作门徒而有的喜乐──这一切不单是无用的,更是极其
危险的。
  它告诉我们说,总而言之,我们的救恩已为神的恩典所完成了。冒烟的亚麻布已被无
情地扑灭了。对人这样说话真是不客气,因为给人这样廉价的恩典,只能使人莫知所措,
及引诱人离开基督所吩咐的道路而已。抓住了廉价的恩典,就永远不知道贵重的恩典。他
们既受到欺骗,力量被削弱,就会以为他们有了这种廉价的恩典,便够刚强了──其实他
们是丧失了作门徒和度顺服生活的能力。所以宣讲廉价的恩典,要比任何看重行为的诫命
更加败坏基督徒。
  在以下几章中,我们要为那些给这个问题所困扰,及对“恩典”一词完全失去了意义
的人,尝试寻找适当的信息。我们必须要为真理的缘故而说出这种信息,因为我们当中那
些承认廉价恩典使他们失去了跟从基督的人,更由于失去了跟从基督而失去了对贵重恩典
的了解。说得简单一点,我们必须负起这个任务,因为我们现代正要承认我们已经不再作
真门徒了。我们承认虽然就恩典的教义而论,我们的教会是正统的,但我们不再确实知道
我们所属的教会是否跟从她的主。所以我们必须尝试真正了解恩典和作门徒之间的相互关
系。我们再不能避免这个问题了。我们已经日渐明白,今日教会面临最迫切的问题就是:
我们怎样才能在现代的世界中过基督徒的生活?
  那些在我们欲走的路上已经抵达终点的人是有福了,他们发现恩典之所以贵重,正由
于它是神在耶稣基督里的恩典这一条真理,是决非自明的,因而感到惊异。那些已为耶稣
基督的恩典所胜而率直地跟从祂的人有福了,他们能够用谦卑的心,歌颂基督的恩典足够
他们所用。那些知道这恩典使他们能够活在世上而不为世界所同化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
由于跟从耶稣基督,确信他们的名字记在天上,以致得在世上过著真正自由的生活。那些
明白作门徒纯然是靠恩典过活,而这恩典就只是作门徒──的人有福了。那些按这词的意
义而成了基督徒的人有福了。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恩典”一词已经证明是怜悯的泉源了

  【注】:“唯独因信称义”正确使用原则,乃是因信舍弃自我主张的生活,完全归附
祂,作祂的门徒。因罗马书上说:“为祂的名信服真道”,(罗一5)即顺服神和基督,及
他们所宣示的真道。
译自:作门徒的代价
(The Cost of Discipleship, Bonoeffer Dietrich)
作者: trbtrb (trbtrb)   2016-08-14 00:01:00
我想问我这样的想法对不对由神来的白白的恩典,需要人的重价去维持,去配合,神才能做成并成就,做成并成就什么呢?神在创世以前,在基督里面,对我们的拣选(拣选愿付出重价的人)?
楼主: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8-14 00:17:00
不对。走窄门的路,不是为了换取恩典,而是回应恩典。廉价福音的问题出在,连这个“回应恩典”都当作是律法主义,让“基督徒的正常生活”无以为继XD并且把基督徒的国度观彻底的缩小了--比天主教还小!
作者: trbtrb (trbtrb)   2016-08-14 08:29:00
再请问,葡萄园工人所领的一块钱,指的是"得救确据"吗?这一块钱,不管是不是得救确据,在最后,这个"约",有可能雇主觉得某个所叫进来的工人不努力认真来"回应这一块钱",然后不给这约定的一块钱吗?
作者: Damaris (Damaris)   2016-08-14 14:00:00
团契生活这本书没提到葡萄园工人先声明
作者: trbtrb (trbtrb)   2016-08-14 15:45:00
另外一个想问的是,神儿子的名份,是在世的基督徒可以宣称所拥有的吗?如果可以可以宣称拥有神儿子的名份,这名份是否有可能会在人的不努力回应恩典下,而导致失丧?就人的理解来说,你身为你父亲的儿子,不会因为你做得再多或做得再少,而导致你身为你父亲的儿子的名份消失,难道有神儿子的名份的人,会因为他做的"重价"或"廉价",而导致神儿子的名份消失?但"廉价福音",不一定真的"廉价",就因为做多做少,都不影响儿子的名份,所以所有多做的,都是出于回应神恩典的感恩与爱,这岂不更"宝贵"
楼主: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8-14 16:46:00
这就是廉价福音迷惑人之处了。。。但我认为在重价恩典的实践中,我们更能有把握说自己是神儿女,因为得救确据讲的顺服神,爱弟兄,爱神的话,渴望敬拜神,结圣灵果子等,在窄门或跟随基督的过程都是出现得再自然不过了。而且重价福音不把这些当利益交换或交差应付的手段,而当作恩典本身--为主做工就是恩典!若与主密契连结,我们当然不会思考失去救恩的问题,而若一时冷淡退后,究竟我们只是小儿子或是其实一开始就没被预定,也不是那时该考虑的事;要考虑的永远只有一件事,就是我们本就不配,应该抓住一切可能的恩典时刻,不要容容让自己一直不回家去,而空想上帝会派谁来接我们这个浪子,而要毅然决然地自己凭著尚存的机会=恩典,快回家!若冷淡退后,就要抓住机会靠主重拾起初爱心。
作者: trbtrb (trbtrb)   2016-08-14 18:40:00
实务上,尤其是在对于还没尝过主恩滋味的人,还是要避免"重价福音",变成"重轭福音"或"恐吓福音"
楼主: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8-14 20:45:00
恐吓对方不得救吗?:P 这样就还是落在交换逻辑。。重价福音必须要把恩典的价值更深入阐释,并且不能让信仰只是"不下地狱",而是要积极地明白何谓永生的道路。[漏字:只是"消极地"不下地狱]Y舍己和罪的概念都应清楚教导。
作者: Damaris (Damaris)   2016-08-15 01:33:00
直接读马太福音第七章比较快
楼主: theologe (表达你我的信仰~)   2016-08-15 07:34:00
跟随基督那本有讲齐克果,然后团契生活当然是潘霍华自己思想的一脉相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