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yuriaki (百合秋)
2014-03-27 20:18:25先看看牡丹社事件(台湾出兵)的始末吧:
1871年(明治4年)10月,日本船遇海难漂流到台湾,被排湾族原住民拘禁。
12月,船员脱逃被发觉,54人被杀,12人成功逃离得到清朝官署庇护,之
后遣送回国。日本政府向清朝求偿被拒,而开始有要求政府出兵的声浪。
1873年又有日本船飘流到台湾受原住民略夺,接连的事件引起舆论譁然要
求政府采取强硬措施。
1874年五月(明治7年)出兵、登陆。
OK 回来看一下,1871年到1874年的日本是什么状况?
刚好1871年到1873年有一件日本明治维新的大事:岩仓使节团访欧考察。
也就是,明治维新是以萨长为首的倒幕派武力(所谓戌辰战争)打倒德川
幕府之后,在年号为明治的期间要推动的一连串洋化改革,但是改革怎能
没有方向?
所以倒幕派的大头们要先去欧洲考察,亲身体验西洋文明认识各种制度。
使节团的成员包括了木戸孝允、大久保利通、伊藤博文等大头,在这些大
头都还在学习改革方向的时期,明治维新还在起步前阶段,是强盛个屁啊
。
再来看,牡丹社事件日本称之为“台湾出兵”,这兵是哪里来的?刚好可
以说明一下明治初年兵制改革的历程。
前面提到“萨长为首的倒幕派武力打倒德川幕府”,这武力是以萨摩长州
土佐为首的藩兵,也就是地方诸侯的武力。
而既然德川幕府已经打倒成立了明治新政府,当然是该建立由新政府主导
的军队,但是明治2年,明治政府内对此军制改革的时机有歧见。大村益
次郎主张应即时建设政府直属的军队,而大久保利通等人主张应暂时维持
由萨摩长州土佐藩兵组成的中央军,不久大村益次郎就被不满其主张的人
士暗杀。
明治3年,山县有朋制定征兵制度,但征兵制度与日本长久以来的武士观
念有冲突而滞碍难行,山县有朋也只能依大久保利通等人主张先组成由萨
摩长州土佐藩兵组成的中央军。之后,明治4年由萨摩长州土佐等藩兵中
征集了8千人,成为明治政府最初的中央军,实质由西乡隆盛指挥。此后
,明治政府才能以此中央军的武力为后盾,推动废藩置县,之后也就没有
“藩兵”这种地方武力,而改置“镇台”为地方驻卫军。
明治5年,政府又再发出征兵告谕,仍然受到旧武士阶级的强烈批判,明
治6年正式公布征兵令,还是不被旧武士(专业被剥夺)与平民(不想当兵)
接受。如此旧武士阶级与政府的对抗,要到明治10年的西南战争结束才告
一段落,而所谓牡丹社事件发生的背景,就是在此日本还没有像样军队的
时期。
当时日本还没有像样军队,那来的台湾出兵?是的,当时日本政府就是为
了转移旧武士不满的焦点,利用舆论沸腾征集旧武士组成志愿军送到台湾
。
这就是牡丹社事件发生当时日本的状况,强盛个屁啊!
附带一提,根据日文维基,日军战死6人病死531人负伤30人,排湾族战死
30人,病死估计0人。
关于本题答案,个人以为是C,以1882年(明治15年)起始的壬午兵变为始
(当时朝鲜招聘日本人为军事顾问练新军),才是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转
盛”的指标。
※ 引述《s961355 (排球万岁)》之铭言:
: 不知请益问题是否能PO于此
: 若有违规会自删!sorry
: 各位先进
: 小妹想请问以下题目何解?
: 19世纪中期,日本明治维新后国力转盛,请问首先侵入何地?
: A.台湾
: B.琉球
: C.朝鲜
: D.中国东北
: 正解为A
: 请问主因是因甲午战争导致选A
: 还是牡丹社事件导致选A
: 个人较倾向牡丹社事件
: 因为日本1868左右就明治维新了
: 但由于考题是出自于甲午战争范围的考卷
: 这样解释给学生听自己也有疑虑
: 来请教大家指导了!
: 感激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