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aiFly (琼花)
2024-01-21 13:11:08本来写了一些关于平安时代婚姻观的背景,
但看了第二集后想说先分享剧中大量出现的“写字”画面。
前半段稍微讨论剧中的“纸张”,
后半段则是简单介绍“假名”的出现,跟它和汉字的关系。
*EP2的杂谈与纸
从日推才注意到当时“纸张”非常珍贵的这个小细节。
也就是说,对当时人来说,写字并不等于随时可以自由书写。
珍贵的纸张通常是拿来“抄写”,
以我们的想法就是“复制”前人留下的珍贵语言,
抄写经书、重要的汉文典籍、或是剧中真寻在成人式后抄写的和歌
“人の亲の心は闇にあらねども子を思ふ道にまどひぬるかな ”
都是他人的语言,不是你自己想拿笔来写什么都可以。
(这首和歌据说紫式部很喜欢,在源氏物语里引用了20几次,
简单翻译说的是:
本来应该毫无疑惑的父母心,面对自己的孩子,究竟要走什么路就迷惘了)
所以一个小细节是做代书工作时,
都不是写在纸张上(一般人没有财力买纸)
而是扇子、瓦片、木板等物品上。
因此代书不只代表真寻可以自己“工作”赚钱,
可以接触到外面的世界,
也是她自由书写,用自己的语言创作、模拟别人想法的创造力。
有句台词是她跟弟弟说自己喜欢的是汉诗、歌,和故事,
而不是学问,我认为也暗示她的个性是更喜欢文字创作,
而非纯粹复制和抄写,衍伸别人的话语。
是用这样小小的方式,
编剧慢慢地在呈现真寻/紫式部的个性。
包括前一集突然编造了自己的身世故事,
这一集喜欢代书和父亲要她乖乖在家抄书的对比,
一方面拉出了当时的文化知识背景,
一方面串起了主角的个性,让她的想法和行动更为具体。
纸张的重要性,
也更可以想像日后她写上百万字的长篇小说源氏物语,
究竟是怎么样超乎规模的事,
提供给她这些资源的道长,到底支援了多么有开创性的事。
———
文化小史Q&A
*皇后与汉文
关于抄写有多重要,
例如说奈良时代的光明皇后会临摹王羲之的书法名文奉献给寺庙:
https://commons.m.wikimedia.org/wiki/File:Gakkiron_1.jp
作为一个皇后没事抄写这种汉文散文,
很明显的是表达自己的修养和教养,
能够书写复杂的汉字,懂得欣赏这种有智慧的文章,
表示我是懂得文化的人。
纸张是让人用来传承这样的知识,不是什么样的语言都可以随便书写。
*为何会有“汉字书写”和“假名书写”两种?
虽然我们可能会以为假名和汉字像是对立关系,
好像汉字=文化,假名=女子或平民用,
但其实最近越来越多研究认为不是这么简单的二分。
一个重要观念是,应该把假名想成是“表音汉字的延伸”。
而不是用来取代汉字用的。
大概大家都听说过假名是从部分汉字变化来的,
例如说平假名是从汉字的“安”->あ,“以”->い
问题是是什么样的汉字?
简单来说的话,是有些被拿来标音而不是表意的汉字。
像古事记里关于日本本地神明的名字“伊邪那美”,
都是我们会中文的人也看不懂的词,
就是它们是用汉字作“表音”用,
记下这些名字在本地口耳相传的故事里被称呼的方式。
除了神明名字外,另一个常见的表现对象,
就是和歌。如果看古事记原文,会看到这种像是密码一般的语言:
“夜久毛多都。伊豆毛夜币贺岐。都麻碁微尔。
夜币贺岐都久流。曾能夜币贺岐袁”
等到慢慢有人衍伸出更简化的“夜”的符号,同样的歌前两句就可以写成
“やくも(を)たと いづも(を)やぴぇがき”
(yakumwo tatu idomwo yapyegaki)
重点是,这并不是个不可逆的过程。
今天有个人想用全平假名来记下一首和歌,
如果他想的话,也完全可以用汉字记,背后的声音还是一样。
那选择用哪种符号,除了方便以外,
还有个重要因素很简单就是“我爽”(误)“美感”(选我)
*关于“假名”与“和歌”
以我们现在来说的话,
大概接近文章排版在这里我想用标楷体,
这里表达年份我想用阿拉伯数字还是国字。
或是书法上草书行书楷书的风格选择。
当表现和歌这种形式的时候,
当时人感觉上觉得更想突显说话者的声音质感,
(像是我们现在写小说会用括号表现角色讲的话)
就会觉得用平假名“比较对”。
同样地如果想用汉字写也“没有错”,
只是会被别人觉得你没什么美感修养。
而那是个“没什么美感”=“交不到女友”=“社会性死亡”的时代,
尤其平安时代贵族社会将和歌视为重要的社交工具,
公开聚会吟诵,男女之间基本上见不到面只能靠和歌来往,
歌写不好或字写太丑,都会影响社交评价XD
因此如果以“男性写汉字,假名是女性写的”的想法去想是不太对的。
当时真正的修养,是懂得看场合切换适合的书写方式。
确实公务场合使用的是汉文居多,
男性官吏们留下的书写也多半是公务需要、会公开流传的,
包括所谓的“日记”,用汉文书写,
作用其实是提供办公事务的纪录,让同事和后人有迹可循。
像本剧讲了三次“我讨厌兼家”的藤原实资,
历史上留下的《小右记》就可以视为当时高级官吏的就职纪录。
女性没有这样公场合书写的必要。
留下的假名书写属于私下流通的性质,
有更多抒发己怀、创作的空间。
所以会有像男性作家说:
我现在要以女性的声音用假名书写(土佐日记)
两者之间的差异,可以说是TPO(时间场合目的)的不同。
再补充如果有人有兴趣的话,
现代人开始会觉得假名和汉字好像是对立关系,
用来写自己语言声音的假名好像比较“本土”的想法,
严格说来是江户末期明治时期建构的结果。
*怎么都没有讲到片假名?
因为片假名形成的脉络不同,
主要是佛经抄写和注释下,用来标“注音”用,
所以它维持了跟楷书汉字比较接近的方正感,
去表现它偏向“公场合使用的文字”那一面。
小小抛砖,讲的可能都是些很基本的事,
如果有错请多多指教。
作者:
susumu (苏苏姆)
2024-01-21 13:36:00谢谢分享,看剧爬文长知识
作者:
arsian (arsian)
2024-01-21 13:49:00蛮有意思的
感谢分享,文化这方面较无涉猎,有网友补充真的是太好了
楼主:
aiFly (琼花)
2024-01-21 15:40:00也感谢楼上!我对记人名不太行,想说补充些文化脉络,一些
作者: DeeDi (申东甲我哥) 2024-01-21 15:41:00
好厉害!
楼主:
aiFly (琼花)
2024-01-21 15:41:00小细节可能会越看越有意思,剧作家想讲的一些东西也可能比较容易被接收到。如果哪里不清楚或有想知道的也欢迎~
作者:
smena (cmeha)
2024-01-21 16:03:00镰仓殿的政子公文都用平假名写,事务官也抱怨了一下
作者: shusu (shushu) 2024-01-21 16:30:00
感谢分享
楼主:
aiFly (琼花)
2024-01-21 17:57:00政子我猜可能是因为在乡下地方豪族家庭长大,应该教育没有学到那么多。记得剧情还有段是上总介为了上京才开始学写字。目前这里讲的都是平安时代贵族,也是上上层社会的情况
作者: jili1000 (JILI1000) 2024-01-21 18:25:00
推推4649 和 夜露死苦 都一样可以表示 yoroshiku ヨロシク
作者: goheihaley 2024-01-22 00:58:00
推 看剧长知识
作者: gift9223 (槑璃) 2024-01-22 02:00:00
推 长知识
作者: nacheong17 2024-01-22 08:42:00
之前没有想过可以从表音/语素的角度来理解日本古文书写系统 感谢分享
作者:
hyouun (彩音)
2024-01-22 12:15:00感谢分享,很有帮助
楼主:
aiFly (琼花)
2024-01-22 13:33:00回nache大:这方面好像是最近学界开始在谈的,比较脱离以前默认语言为主轴的观点。我自己也是觉得很有意思一直在看这方面的东西XDjili大:没错,越思考越觉得日文很多在玩符号和音之间的关系
作者: kchou (老K) 2024-01-22 16:16:00
推
作者: spmimi 2024-01-23 07:31:00
谢谢你的补充。
作者:
ponycgm (波妮)
2024-01-24 15:15:00看日剧版长知识
作者:
unan (amber)
2024-02-05 02:53:00长知识了,谢谢
作者: rabbitguard (兔侍卫) 2024-02-06 16:20:00
推推古文献及文化传播知识补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