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 东亚书房-原著与影视票房的良性循环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4-10-11 16:45:25
※ [本文转录自 Scenarist 看板 #1KEEuBOr ]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1011000592-260116
2014年10月11日 ⊙卢慧心(文字工作者)
日本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回头带动小说原作的销量,成了书市与票房的良性循环。远如
2004年的《在世界的中心呼喊爱情》(时报),电影上映后,原著小说也在短时间内销售
突破321万本,其后随着影片在亚洲各地受到好评,小说也持续长销。
近年以《半泽直树》为例,原作《我们是泡沫入行班》、《我们是花花泡沫班》两本描述
泡沫经济后银行员与现实斗争的系列小说,在电视剧播映前合计销量50万本,而在连续剧
播毕后,总计售出250万本,跃升5倍。纪伊国屋书店日前发表2014上半年度销售总结,榜
首作家便是半泽直树的原作者池井户润,而同一个排行榜上,池井户润前年的排名还屈居
在第74名,可说是一举跳升。
《日经新闻》先前制作了一份2012、13两年间日本影视化作家的排行榜,榜首由东野圭吾
获得,紧追在后的则是国人耳熟能详的有川浩、凑佳苗、宫部美幸、辻村深月等人,改编
后的影视作品(包括动漫、电视剧和电影)超过265部。2014年,有更多的改编作品投入
战场,光在电影部分就能数出:凑佳苗《白雪公主杀人事件》(皇冠)、三浦紫苑《多田
便利屋》的续集《真幌站前狂骚曲》、中岛京子《东京小屋的回忆》(时报)、万城目学
《伟大的咻拉拉碰》(皇冠)等等。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自成一家,奇妙的设定与故事性让他稳坐改编冠军,几部改编作品都
得到良好回响,连20年前出版的3本短篇集《没有犯人的杀人夜》、《奇怪的人们》、《
当时是谁》也被寻宝似地挖出来,搬演成连续剧“东野圭吾推理剧场”。
以《告白》(时报)爆红后持续发表作品、并以独特布局闻名的凑佳苗,2012年首度执笔
,亲自将《高校入试》(台湾东贩)改编为电视剧,连脚本都不假手他人,企图心可见一
斑。
然而作品销售与影视产品最密切相关的作家,应是从轻小说起家的有川浩。2006年推出的
轻小说《图书馆战争》(台湾角川)评价不恶,但迟至2008年才因改编动画而爆红,独特
的推理加纯爱路线,网住年轻女性读者的心。2008年出版的《阪急电车》(时报)摆脱轻
小说窠臼,如实描绘大阪铁道上的日常生活,也是在2011年拍成电影后,才普遍获得关西
地区40岁以上男女的喜爱。两次爆红后,有川继续稳定交出新作品,据以改编的影视作品
,收视率与票房也都属上乘,可说是打击率超高的原著小说。《打工族买屋记》(盖亚)
揭露日本年轻穷忙族在经济溃堤下的人生压力,《来观光吧!县厅款待课》(台湾角川)
则是讨论地方活性化问题。2013年入围直木赏的有川浩,贴近社会各层面的多触角写作及
公认的文学性,使她成为新一代国民小说家,而影视业界看中的,还包括她作品中“故事
可读性强”、“容易阅读”等等优势。
数度执导有川作品的关西电视台导演三宅喜重说,“有川的作品拥有强烈的电影感,阅读
时仿佛亲临作者描绘的世界,使读者在阅读中唤起自身的经验感,想必有川在写作时早已
在心中刻划出所有场景。”三宅更指出,关心社会脉动的有川,一向能先一步看出人心的
趋势,永远比他人领先一步,这也是影视业界非常珍视的特质。
今年1月真人电视剧开始播出后,有川的《三个欧吉桑》(盖亚)广获熟年男性的肯定,
2009年问世的原著今年上半年位居销售排行第7名。读者们常误以为有川浩是男作家,事
实上她是不折不扣的女性作家。广受瞩目后,有川却仍保持神祕色彩,连毕业于哪个学校
都没透露过。
过去台湾影坛曾以文学改编作品创下辉煌的票房:《小毕的故事》、《看海的日子》、《
桂花巷》、《玉卿嫂》等脍炙人口的名片,是文学与电影水乳交融的美好时光。长时间沉
寂后,国片近年略显起色,改编电影重回影坛,不能不提到九把刀自编自导的两部作品。
而近日颇受注目的国片《共犯》(远流),原著小说甫于9月出版。由高珮玲(笔名乌奴
奴)及高志峰(笔名夏佩尔)共同创作的这部作品,曾入围第二届BenQ小说电影奖复选,
亦获得第4届“台北拍电影”银剧本奖。电视剧方面,已故作家袁哲生的幽默作品《倪亚
达》,2010年曾由三立电视台改编成家庭周播剧集,反应也不恶。
作者: jeanvanjohn (尚市長)   2014-10-14 14:24:00
怎么没有飞翔公关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