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续百名城-饭盛城(大阪府)

楼主: hidein (Stock man)   2025-06-10 13:20:02
造访日期:2024/1/30
图文网志
https://hidejellyfish.blogspot.com/2024/01/2024_29.html
大阪府的续百名城有三座,其中位于和泉地区的岸和田城因为是樱花名所,我们决定留待
樱花季再前往,另外两座续百“饭盛城”、“芥川山城”就是这次的目标啦。两座城距离
不算太远,都位于大阪府的东部,努力一点的话一天之内可以攻略,且两座城都与三好长
庆有关,放在一起刚刚好,只是看似简单的行程,却差点在饭盛城走断腿啊...
饭盛城历史请参阅网志
地址:大阪府大东市北条2377
电话:072-876-7011(大东市历史民俗资料馆)、072-878-4583(四条畷市 歴史民俗资料馆
)
交通手段:“JR野崎駅”步行700公尺至“野崎观音登山口”或“JR四条畷駅”至“四条
畷神社登山口”或“JR住道駅”转乘“近鉄巴士 阪奈生驹线30108”至“生驹登山口西”
营业时间:城迹24时,大东市历史民俗资料馆9:30~19:30(每月第1、3火曜日(周二)休),
四条畷市 歴史民俗资料馆9:30~17:00(月曜日(周一)休)
所要时间:3.5小时
料金:城迹无料
网址:https://www.city.shijonawate.lg.jp/site/bunkazai-shiseki/1857.html
文字版:
有关饭盛城的关联设施有两处,盖章处有三处,通常大家都是选择一处参观或盖章就好,
但我们就是失心疯,一定要两处都参观到,三颗章都要盖到才甘心。但饭盛城真的大,如
果要这样做的话可能一天的时间会不够,也会累死,还好,其中一个关联设施与盖章处“
大东市历史民俗资料馆”开放到晚间19:30,我们当天从彦根抵达大阪后还有时间前往,
这样就可以分散一些时间了。前往“大东市历史民俗资料馆”很简单,只要搭乘“JR学研
都市线”,从大阪出发25分钟可抵达“野崎駅”即可。“野崎駅”是住宅区小站,虽然不
大,但站体相当明亮现代化。
步行700公尺后,就可以抵达招牌不是很显眼的“大东市历史民俗资料馆”。
由于资料馆同时也是图书馆,才会开放到这么晚吧!玄关门口的设计还蛮科技感的。
走进室内,马上就可以看到有关饭盛城与三好长庆的旗帜,楼梯旁标示著盖章与御城印都
需要上2楼。
一旁的三好长庆座像相当帅气,长庆曾经取得近畿地区包含现在京都、大阪、奈良、兵库
、德岛等的领地,并挟将军号召天下,因此有着“天下人”、“副王”等称号,这尊坐像
是平成29年(西元2017年)时在大东市役所前设立三好长庆铜像的模型。
饭盛城的地形图,也可以看出沿着饭盛山山顶布局的绳张,城内更有比织田信长安土城更
早的石垣构造。
续百名城的认定証,这边也可以看得到。
爬楼梯上2楼后,可以看到资料馆的入口,门上绘著河岸与船,该不会现在属于靠山内陆
的大东市,以前曾经有大面积的水域吧?
走进资料馆中,也有许多与饭盛城相关的展示与海报。
受付处可以买到三好长庆画像的明信片与饭盛城的御城印,御城印一次要买两张一组,中
间拼成三好家纹“三阶菱に五つ钉抜”,制作的相当精美。
资料馆内是大东市的历史文物,外侧则有饭盛城调查的平面展示。
续百的印章位于走到中段,上面还有三好长庆明信片与资料夹的样品。
不过这颗章的状况并不太好,墨水有点干,因为后面还有两颗章,我们决定先保留,不盖
在集章本上。
馆内还有饭盛山城的解说影片,看完就不用上山一趟了(不是吧!)。
饭盛城的石垣是采用坚硬的花岗岩并以野面积的方式堆积的,大都为各郭的基础结构,石
垣下方就是山壁,石垣外较难通行,目前残存的部分长44.3公尺、高3.1公尺,角度为
70~72度,石垣的接角处也有“隅角部”的构造,结构相当完整坚固。
大东市西部的“寝屋川”在江户时期也是重要的运输水道,因此历史资料馆内有许多利用
河川发展的文化与生活的介绍。
连路上的人孔盖都是寝屋川沿岸的古绘图呢。
大东市历史民俗资料馆
地址:大东市野崎三丁番1号
电话:072-876-7011
交通手段:“JR野崎駅”东口步行8分钟、近鉄巴士四条畷线41006系统“野崎三丁目バス
停”步行2分钟
营业时间:9:30~19:30(每月第1、3火曜日(周二)休)
料金:无料
网址:https://rekisupo.com/archives/rekisi
我们在资料馆内遇到馆长,我们询问到往城内的路径时,馆长很详尽的跟我们介绍三条路
线的差异,最轻松的路线是从住道駅搭巴士前往生驹登山口西,这样可以直接抵达饭盛山
腰处的露营场,几乎爬了一半的高度可以省很多力气;北侧的四条畷登山道比较陡,用来
下山会比较轻松;他推荐西侧的“野崎观音登山口”,这条路线不算太困难,途中还可以
经过饭盛城的诘城“野崎城”,会是比较有乐趣的路线。于是我们隔天一早同样来到野崎
駅,沿着车站正前方的野崎参道步行700公尺(上图),再从野崎观音旁前往3.2公里远的饭
盛城(下图)。
从车站步行8分钟即可抵达“野崎观音慈眼禅寺”。其实一路上已经开始爬坡了,只是坡
度还不算大。
野崎观音传创建于天平胜宝年间(西元749~757年),后因战乱,于西元1565年时被三好长
庆手下松永久秀烧毁,只有本尊11面观音被保存下来,元和2年(1616年)由青厳和尚复兴
,至今为大东地区佛教信仰的中心。
寺内古色古香,整理得很美,从山门望出去,才发现原来光抵达野崎观音,就已经是很高
的高度了啊。
既然来到寺庙中,我们当然还是先参拜一下,保佑一下这一路的平安。
野崎观音的本堂建于境内最高处,相当气派。可以祈求縁结、安产、子授、妇人病等祈愿

在观音堂一旁的小路径,可以看到饭盛城散步道路线的指标。
穿过几栋建筑物后,出现的是水泥阶梯。
接着会经过一座石造九重层塔,高3.1公尺由花岗岩打造。由于上面的铭文写着永仁二年(
西元1294年),因此也被大东市指定为文化财。
九重层塔之后,马上就可以看到国史迹饭盛城的旗帜了,一路上这旗帜都会相伴着我们,
不用怕走错路。
进入登山道后,大约9分钟可以看到类似虎口的构造,上方就是饭盛城的诘城-野崎城的
位置。
爬上来后会看到一处休憩区,偌大的桌面上还有镶崁彩色的磁砖,中间是刚刚经过的野崎
观音,感觉这么大的桌子可以来个家族野餐没问题。
野崎城目前仅有本郭平台的遗迹存在,是位于饭盛山西南角延伸出去的山脉尾根部,标高
111公尺、南北200公尺、东西180公尺的面积,有4个郭与堀切(空濠)的构造。“太平记”
中记载,南朝大将楠木正行在此迎战北朝军(四条畷合战),可见战略地位的重要。应仁之
乱时也在文献中出现过野崎城的记载。饭盛城的筑城在较晚的16世纪中叶,因此可能将面
积较小的野崎城当作出城或诘城,以成为饭盛城防守的前哨站使用。
野崎城本郭内有好好立一座石碑,立于平成23年(西元2011年)看起来蛮新颖的,只是有点
矮。
仅仅111公尺的高度,脚下的楼房都已经看起来很远了,视野相当好。不过蔚蓝的天空下
,竟然有一层雾霾,没想到工业都市大阪市区的空气品质似乎有点令人堪忧啊。
从野崎城往饭盛城继续走,居然要先下坡,对于想节省脚力的我们来说,目的地还在更高
处时实在是很不想走下坡啊,但头洗下去来不及了,我们只能继续走下坡,甚至来到山谷
间溪流的小径。
离开野崎城大约5分钟,看到这张饭盛城/野崎观音的指标,就是下坡后平路的终点,接着
又要开始爬山了。
再走6~7分钟平缓的山路后,看到了“七曲り”的牌子,正式进入这条路线最艰困的部分

“七曲り”顾名思义,就是有7处U型转弯的登山道,一开始坡度还不算太陡,也都有阶梯
可以走,但最后一段阶梯相当陡,会耗费比较多的力气,除此之外,并不算太难。
再度看到的旗帜,证明没有走错路。
进入“七曲り”之后20分钟,看到一座名为“辻の新池”的池塘,表示已经走了三分之二
的距离了。
接着再爬一段坡度颇陡的急坂,辛苦的攀爬工作,就可以正式宣告一段落了(可喜可贺)。
爬上来后又看到了名为“樱池”的水池,原来是山上许多农作物灌溉用的蓄水池啊。
樱池附近有一座停车场,这里有两张案内板,一张是目前饭盛城内,各区域与设施的立体
图,还有城内石垣的分布位置(上图),另一张则是饭盛城的空拍照片(下图),可以看出来
饭盛山山陵线的样貌。
停车场的对面就可以看到“大东市立野外活动中心了”,这里可以申请露营,想要在古山
城宿营一晚,看来不是梦唷。
两层楼的建筑物,就是野外活动中心,我们也来这里申请一下宿营吧!
啊~不是啦,才没有那个打算,这里是另外一颗续百名城章的所在,如果是选择搭巴士前
来的话,在此盖章最方便了。这颗章其实墨水充足,图案清晰,是一颗可以盖得很漂亮的
章,但我们一念之差,决定再前往下一个地点“四条畷市 歴史民俗资料馆” 再把章盖到
集章本上,事后相当后悔。
野外中心还不算正式进入饭盛城的范围,必须继续走下去,往“楠公寺”的方向,才算真
正进入饭盛城。
步行500公尺后就可以看到“楠公寺”,这里是祭祀在此参战的楠木正行,西元1348年楠
木正行在此地兵败自尽,被称为小楠公的楠木正成之子楠木正行,也是悲剧英雄的下场收
场。而现在楠公寺的位置,正是过去饭盛城的马场位置,也是饭盛城的最外围。
楠公寺的山号就称为“饭盛山”,我们也参拜一下。
往本郭的方向有数条大堀切,这是间隔城南区域居住部与本郭之间的防御设施。
往上后来到“千叠敷郭”,这是进入饭盛城的第一个郭,这里有一座NHK的讯号台,我们
在古山城顶看到讯号台已经见怪不怪了。
“千叠敷郭”是城内最大的平台,出土许多柱穴础石与器皿、料理用具,推测应该为生活
空间。由于在文献中提到三好长庆举办茶会、连歌会的地点就在城内的千叠敷,因此命名
为“千叠敷郭”。
我们先往南走,会来到作为饭盛城大门的虎口(上图),一旁也有许多散落的石垣(下图)。
南侧区域的南丸现在没有太多遗迹,但对于虎口、石垣、堀切、土桥等遗迹的位置,也都
有标示出来与说明,饭盛城内的介绍还算蛮详尽的。
接着往北走,来到城内的“高橹郭”,这里面积约仅千叠敷郭的三分之一,目前有楠木正
行公像与国旗塔(左侧)在其中。
楠木正行像非常帅气的俯视著下方,看起来制作的相当精细。
背面的细节也做得相当好,此像立于昭和12年(西元1937年)逃过了二战时金属制品都要上
缴制作武器的命运,让近90年的后世还能欣赏到这尊楠木正行像,也算是给足了正行公的
敬意了。
“高橹郭”过去推测有一座高橹存在过因此而命名,这里也有“饭盛城址”的石碑。看起
来是续百名城印章图案上的石碑,不过背面并没有石垣存在,没意外的话,应该又是把石
碑与石垣修剪成同一图的杰作了吧。因此,饭盛城印章的画面,并不存在。
“饭盛城址”的石碑高度与野崎城相同,都不算太高(上图),只好再跟很高的楠木正行公
合照了(下图)。
再往北一点,就可以来到标示河内314M饭盛山的城内最高点“本郭”。
本郭不大,与“高橹郭”差不多大,但略高一点,目前建有一座钢筋水泥的展望台。
爬上展望台,比刚刚在野崎城的视野更辽阔了,面对脚底下的大阪府,远方的高楼密集处
,突然觉得,这是不是大阪版本的台北象山啊!不过饭盛山比象山高了130公尺,所以是
放大版象山。不过大阪市区上空的空气真的蛮堪忧的啊。
本郭东南角有小路可以走下去,这里是几处石垣所在的位置,不过比较便于观察到的都是
较小面积的石垣。
还有几处堀切(空濠)。
本郭东侧则有相当陡峭的天然空堀,作为本郭部的防御设施,绝对很有保护作用。
再往北,经过目前没有什么遗迹的三本松丸,来到“御体冢郭”,这里就是传闻三好长庆
逝后暂时安放的位置,三年后才在京都举办葬礼。不过因为御体冢郭内有一座石垣堆,也
有长庆就埋葬在这的说法,这堆石垣上方现在有一座大正7年(西元1918年)立的石碑,令
人相当好奇。
石碑的北面,写着“登山参百回纪念”,什么!居然是某人登山300次后在这边立的石碑
,这超过百年的石碑经过风霜其余字迹也相当模糊了,如果下面真的埋著三好长庆,应该
会大不敬吧,由此可知长庆应该不在这。
御体郭下方,则有登城者可以观看到的最大面积石垣,这编号18的石垣,其实也位于山崖
,一旁狭小的道路应该是特别开拓出来,便于观看石垣的。小路的下方就是斜度很大、深
度很深的悬崖,就算再广角的镜头,也只能用侧面的方式将一半的石垣拍进画面,否则很
有可能会为了拍石垣全景掉入山崖之下啊。
野面积工法的石垣,作为城郭的基础结构,这样的石垣散布在饭盛城的东西两侧。目前也
有好几十处被发现,但大部分都无法直接观察到。
御体冢郭北侧的“VI郭”,有一座“饭盛城史蹟碑”,看起来也是年代久远,不过人名的
部分都有被特别擦亮,可以看得到楠木正行、高师直、木泽长政、三好长庆、织田信长等
名字。
“VI郭”处已经属于四条啜市的范围,看到一块四条啜市所立的木牌,写着三好长庆称霸
畿内的事蹟。
最北端的登山道,就是我们预定下山的路线,这里可以通往“四条啜神社”,相当的陡峭
,我们从最上方往下看就觉得很陡了,这如果是上山路线腿真的会一直抖吧!
不过因为陡峭所以是最短路径,而且没有岔路,我们从山上下来只花了22分钟,比起上山
的1个多小时大幅缩减,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一对看起来70岁的老夫妇,气喘吁吁地往上爬
,先生问我们还有多久,我们回答大概还有一半的路程吧,后面的老太太一听,感觉有点
腿软的想要放弃,但先生还是继续往上爬了,希望他们可以慢慢爬上山,不要太勉强,好
好的欣赏壮阔景色后,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吧。
北侧的登山道尽头,就是“四条啜神社”,神社特别在登山道的入口设有两座石碑,写着
“此山顶饭盛城址”,因此要从四条啜神社登山道上山的路线也很明确不会迷路。
四条啜神社是明治23年(西元1890年),经过当地有志之士的请愿于此地创建,主祭神正是
楠木正行。也是“浪速七幸巡礼”的其中一站(包含住吉大社、大阪天满宫、四天王寺等
,我们居然也已默默造访三处了)。
参道一旁有“忠孝两全像”,这是楠木正成、正行父子,在奈良樱井离别时的场景,正行
继承父亲的意志,尽忠尽孝。
神社内的自贩机上,还有促成楠木正成、正行父子拍摄大河剧的请愿,且自贩机的一部分
营收会捐助请愿活动的资金,背景是我们10年前也在大阪的观心寺看过的楠木正成骑马像
,很帅气。
四条辍神社的鸟居,是相当气派的石造明神式鸟居,从平地爬上神社也需要一些脚力。
参拜完四条啜神社,饭盛城的行程就算结束了!啊~不对,还有一处得去,就是位于神社
西北方1.1公里处的“四条畷市 歴史民俗资料馆”,因为...我们集章本的章还没盖下啊

从神社前往资料馆只能步行,不过如果是反方向,从四条啜駅前往的话,可以在车站前搭
乘巴士,抵达“冢脇”即可。
资料馆位于住宅区内的小巷弄内,不过有指标不难找。门口立著与大东市不同的饭盛城旗
帜。
资料馆门口,也有饭盛城迹的海报。还没走进去,就可以看到玄关的续百名城印章了。
印章桌上的小旗帜比大东市立历史民俗资料馆内看到的还华丽,有三好长庆的画像,只可
惜不是贩卖的商品,御城印则是相同款式。印章的部分,状况比大东市资料馆的好,但还
是比野外中心来的差,这时候再扼腕刚刚没有在野外中心盖章已经来不及了。总之,第71
颗章入手。
由图可知,自己的集章本中三颗饭盛城章,最美的是左下角的那颗,我们盖的是上方的那
颗,右边那颗则是大东资料馆的。
四条啜资料馆中的展示相当有趣,是西元1998年于四条啜北边“忍ヶ丘駅”前出土的“子
马形埴轮”,右边这尊就是1500年前古坟时代的产物,左边这尊则是大阪电气通信大学,
2024年1月(不就是刚刚而已)以3D打印机制作的复制品,两尊一模一样的埴轮,被称为“
双子の子马ちゃん”,相当可爱。
还有弥生时期的木棺,出土时里面仍有遗体保存,现在也收藏在资料馆中,不过并不属于
常设展。
当然饭盛城的挖掘调查展示也不能少。比较特别的是,当时三好长庆对基督教的传教采取
开放政策,饭盛城下町有不少信徒,因此后世也有十字架墓碑的出土,这块碑铭为西元
1581年的墓碑,目前即为大阪府指定有形文化财。
包含饭盛城的四条啜遗迹,大范围的3D地形模型,整个四条啜市有许多史前时代文物出土
,也是充满历史文化的地方。
常设展只有部分出土的文物展示,还有古老的马匹示意图。
资料馆中,还有另一面续百名城的认定証,因为饭盛城跨越两个行政区,四条啜市与大东
市同样都有认定証与印章,避免争议吧。
四条畷市 歴史民俗资料馆
地址:大阪府四条畷市冢脇町3-7
电话:072-878-4583
交通手段:“JR四条畷駅”步行15分钟、京阪巴士大和田駅行“冢脇站”下车
营业时间:9:30~17:00(月曜日(周一)休,若周一为一般假期或补假则隔日休息)
料金:无料
网址:https://www.shijonawate-rekishi.jp/
资料馆大约20分钟可以参观完毕,我们也遇到相当热心的职员帮我们介绍,十分感激。接
著搭乘巴士,回到四条啜駅。车站外观明显比野崎駅低调,但来往的巴士却比野崎多。
车站内也有饭盛城的旗帜与简章资料可以拿,虽然饭盛城位于四条啜市的比例比较少,但
四条啜市似乎更花心力推广的感觉。不过我们为了盖章,跑了两间资料馆,都有不错的收
获,而且都得到了热心的解说,这趟饭盛城之行,不只欣赏了放大版象山的美景,也对东
大阪地区的历史,有多一点认识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