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长崎观光指南:年度行事

楼主: k4851118 (高望)   2025-01-29 22:33:25
长崎市历史人文观光指南:年度行事
巴哈姆特小屋图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6081728
(图文版照片拍摄期间:依图文版所示)
长崎一年的行事
长崎因为从开港以来受到西洋、中华文化的影响,每年行事除了日本传统固有的节日之外
,许多也沾染了异国风采,而中华的影响又大于西洋。长崎在阳历新年与日本其他地方一
样有参拜神社的习惯外,长崎华人也会庆祝农历新年,江户时代华人屋敷的住宅都会挂起
灯笼。现在官方为了推展观光,在近年配合农历新年期间举办“长崎灯会”,市内充满灯
笼,将长崎打造成传统中国年味的城市,吸引许多观光客前来(详如下述)。
江户时代为了配合禁教政策,在农历1月4日起会在长崎各町依序举办“踏绘”,也就是要
求市民轮流脚踏耶稣或玛丽亚雕像,以验证是否已经放弃基督教,是长崎过去特有的例行
行事,随者幕末开港后废止。1865年3月17日的“信徒发见”,使得长崎隐藏的天主教徒
终于有机会从迫害中解放,现在每年该日大浦天主堂会举办弥撒以纪念此事件。
从春天到初夏,长崎会举办风筝大会与龙舟(ペーロン)大会,前者现在大约在4月到5月间
,后者为7月底举办。这两个习俗早在江户时代便已存在,并发展成技术的竞争,不仅参
加者,观赏者不分大人小孩有时过度热情,甚至会造成市内骚动,以至于长崎奉行曾数次
禁止举办。
炎夏的传统行事主要有“精灵流し”与“普渡”,也都源自于中华文化。阳历8月15日,
也就是日本的盂兰盆期间会举办“精灵流し”,是将象征祖灵的“精灵船”在市内游行的
仪式(江户时代是将船只放在海中飘扬,明治以后因为影响正常船只航行而被禁止),据传
是来自于江户时代长崎华人安慰因航海意外客死异乡之灵的习俗。农历7月26至28日崇福
寺会举办普渡,这时在外地的长崎华人都会回来祭拜祖先,让这3天相当热闹。
8月9日则是长崎原爆周年,当天早上约10点会举办纪念仪式(近年都在和平公园),邀请国
内外政要、原爆受害者与遗族参加,并在11点2分,也就是原子弹爆炸的时间默哀,另外
当天原爆有关景点都会免费参观。
9月的重要行事是孔子庙的孔子祭,与华人圈的祭孔大典部分类似。10月7日到9日是长崎
每年最重要的行事“长崎くんち”,这是奉纳长崎守护神诹访神社所举办的祭典,从1634
年至今已经接近400年的历史,由市内各町轮流透过各项活动奉纳,也是长崎一年最热闹
的时刻(详如下述)。
现在世界都很熟悉的耶诞节,江户时代长崎称为“阿兰陀冬至”,与阳历新年是出岛荷兰
商馆最重要的行事,这天荷兰商馆会举办宴会,除了商馆人员也会邀请长崎奉行官员、重
要地方人士(当时称为“地役人”)与会。由于宴会招待丰富的西洋料理,长崎地方人士往
往会把料理打包回家享用,还会把起司与奶油当药物使用。现在长崎基督教徒众多,耶诞
节依然是重要行事外,长崎市内也会有配合耶诞节的灯饰活动。
长崎くんち
长崎くんち是为了奉纳诹访神社所举办的祭典。长崎县与九洲各地在10月左右都有举办各
地的“くんち”,但以长崎くんち最盛大与代表性。诹访神社是供奉长崎守护神的神社,
起源于1625年在长崎奉行与代官的支持之下,将原本战国时代便开始祭祀的诹访神,与森
崎神、住吉神三者一起设地祭拜,1647年由奉行赐予现在神社所在地,并在隔年完成迁移
现址。
1634年当时长崎的游女在神社前进行“小舞”作为奉纳神社的节目,是该祭典的起源。之
后在1676年在当时长崎奉行命令下,将当时的长崎80町除了3町外的77町,每年11町轮流
(7年一轮)奉纳神社,该祭典的举办形式就此确立,直到今日。虽然町名在近现代出现许
多变动,因此奉纳的町也有变动,但也有自江户时代以来便开始奉纳的。
长崎くんち于每年10月7日到9日举办(但整个奉纳仪式相当漫长,最初于每年6月1日,最
后的是10月13日,因此这三天被称为“本番”),据称农历9月9日为重阳节,而“9”的日
文发音与“くん”相似,便是“くんち”的名子来源。目前长崎有58个町参与长崎くんち
,分成7组轮流奉纳,因此仍是7年轮流一次。
每年各町的奉纳分为“伞鉾”与“演し物”。“伞鉾”是类似伞状的立柱,上面有豪华的
装饰,在日本部分祭典经常作为奉纳与游行展示,最有名的就是京都祇园祭,在长崎县其
他地方的祭典也有出现。长崎くんち使用的伞鉾同样有豪华的装饰,呈现长崎当地的手工
艺,可重达100公斤。除了在游行时展示外,在表演场所时会以单人扛起旋转,旋转时考
验扛起重物的平衡感,据说是其他地方所无。
“演し物”就是各町的表演节目,项目众多,但毕竟每年奉纳的町有限,因此每年表演节
目均有不同,要看到所有表演就要前来多次。演し物包含各种不同船只的“川船”、“龙
宫船”、“南蛮船”、“唐人船”、将船改为巨大鲸鱼模型的“鲸の潮吹き”、跳舞的“
本踊”、数名模仿荷兰人装饰演出滑稽动作的“阿兰陀万岁”、非常类似中华舞龙舞狮的
“龙踊”、“唐子狮子踊”等。
在长崎くんち举办这3天内,各町的奉纳展示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在诹访神社内与市内的
定点表演,另外在这3天内还会带者伞鉾与表演的装饰(例如船只)在市内到处游行。由于
表演场地在市内有多处,游行也会从早到深夜,使得这三天长崎市内相当热闹,但如下雨
定点表演节目会中止。
每年长崎くんち大约会在6月开始在其官方网站公告表演地点与售票方式,并在8月起陆续
开始售票。以2023年长崎くんち为例,表演场所包含诹访神社前广场、中央公园,与在大
波止电车站附近的“お旅所”表演场3处。3处表演场观赏表演都要付费,贩卖票劵的机构
与贩卖方式也不同,许多仅在长崎当地售票,部分则会在日本全国便利商店贩卖。
表演所的表演分为早上、下午与晚上3个时段,每次大约3-4小时,每町的表演大约30分钟
。每町表演从展示该町的伞鉾开始,展示的同时举起上百公斤伞鉾的人会原地旋转,之后
则是各町的表演。长崎くんち的表演充分显现长崎融合日本、中国与西洋的文化,例如舞
蹈表演“本踊”可能有穿者和服与中国服饰的表演者,而“阿兰陀万岁”表演者穿的是荷
兰服饰,“龙踊”则是中国的舞龙舞狮表演等。
长崎くんち的定点表演相当热闹,除了搭配炒热气氛的现场广播,还有观众“モッテコー
イ、モッテコーイ”(长崎方言,类似中文的“安可”)的呼喊声。没有机会看现场表演的
观光客也很推荐到市内观看奉纳队伍的游行,有时奉纳队伍会有随兴表演,同样能体验长
崎这段时间的热闹气氛。
长崎灯会(ランタンフェスティバル)
长崎灯会的原型为江户时代长崎华人在农历春节悬挂灯笼的习俗,之后在1986年为了庆祝
新地中华街的新设牌楼,在农历春节到元宵节开始举办“灯笼祭”。1994年为了把该祭典
成为地方观光的一大盛事,因此扩大举办成为灯会,除了灯笼展示外,配合舞龙舞狮、妈
祖游行、中国杂技表演等活动,将长崎在中国农历年间打造成很有中国年味的城市。
长崎灯会原则上是在每年农历初一到初十五的元宵节期间,但有时配合日本国历,因此每
年举办时间都不同,例如2025年则是1月29日至2月12日。展示的灯笼大致在每天晚上5点
到10点点灯,另外期间内几乎每天都有表演活动,假日的表演活动会比较盛大。
每年长崎灯会会场与活动均有部分差异,详细资讯请参照官方网站,但大抵会场包含凑公
园与中央公园。凑公园位于新地中华街旁,是具有中国庭园风格的公园,也是会场的核心
,也是主要的表演场地与摊贩集中地。中央公园位于眼镜桥旁的小型公园,一样有灯会展
示、表演舞台与摊贩。
除了两个主要会场外,许多地方都有灯笼展示,包含新地中华街内与眼镜桥在内的中岛川
,尤其中岛川沿河都挂上了灯笼,非常漂亮,也最值得前来。另外许多与华人有关的景点
也都有灯笼展示,例如华人屋敷、兴福寺等。
灯会期间的表演活动分为游行活动与定点表演活动。以2025年而言,假日有装扮成黄帝与
皇后出巡的“黄帝游行”(黄帝パレード),与承载妈祖神像游行的“妈祖行列”,两个游
行都会有大批穿着中国传统服饰的人员陪同参与。定点表演集中在凑公园与中央公园,包
含舞龙舞狮、二胡演奏、少林寺拳法、琉球太鼓等,也以中国风味表演居多。
长崎灯笼的展示可以看出大约八成跟中国传统人物、习俗相关,其中最多的便是代表吉祥
的的龙、年兽、十二生肖动物等,还有孙悟空等神话人物,加上许多表演,呈现的是非常
强烈传统的中国味,甚至超过了现在台湾春节。对台湾人而言长崎灯会或许过于传统,但
对于没有农历过年习俗的日本人而言,却是一个相当吸引人的异国文化活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