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长崎观光指南:东山手.孔子庙

楼主: k4851118 (高望)   2022-03-19 18:54:45
长崎市历史人文观光指南:东山手.旧长崎英国领事馆.孔子庙
巴哈姆特小屋图文版
https://home.gamer.com.tw/artwork.php?sn=5413658
图文版照片拍摄期间:2019年8月
(本篇介绍部分地点并未对外开放,请注意)
本篇所介绍的东山手与下方大浦地区,分为东山手、旧长崎英国领事馆与孔子庙。这里与
之前所介绍的南山手地区都充满了长崎近代的西洋建筑遗迹,包含领事馆、教会学校、住
宅等,因此同样也被划分为重要传统建筑保留地区。孔子庙虽然与下篇介绍的长崎华人文
化相关,不过由于位于此地区内,因此仍在本篇介绍。
东山手
东山手位于长崎市区南部的山坡上,与南山手相同都是1858年日本签订通商条约开放长崎
为通商口岸后,外国人居住的居留地之一。外国人取得此居留地后首先将下方的大浦地区
填海造陆,与东山手山坡连成一气,后来领事馆、商馆、旅馆、教会等设施接连出现。由
于东山手与下方的大浦地区聚集许多领事馆,除了下述现存的英国领事馆外,还曾有美国
、法国、俄罗斯、德国等领事馆或住宅驻留,因此曾被称为“领事馆之丘”。
领事馆随者时间退却后,东山手成为基督教教会教育的重要场所,而成为“宣教师之丘”
。例如1892年天主教的玛丽亚会在南山手设立专收男生的“海星中学校”,之后移转至东
山手,也就是现在的海星中学校与高等学校。1879年卫理公会在东山手设立“活水女学校
”,也就是现在的活水女子大学。除此之外1887年美国宣教师也在东山手成立丝蒂尔纪念
学校(旧スチイル记念学校),后来改称为东山学院,1932年结束经营,原创校建筑后来移
筑到哥拉巴园内至今。
从长崎电车“石桥”站下车后,左边便是东山手的路口,沿途都是用石头叠成的步道。经
过一段上坡后,便可看到“东山手洋风住宅群”。该住宅群大约建于明治中期,主要作为
员工住宅与出租住宅使用,近年由长崎市所有后,重新整修后开放,现在部分空间为古照
片资料馆与埋藏资料馆,另外有提供餐饮的“地球馆”。
长崎是近代摄影技术的传入地。日本第一位摄影师上野彦马出生于长崎,他在1850-60年
代幕末时期向外国人学习摄影技术后,于1862年在长崎市内开设日本第一个照相馆“上野
摄影局”,后来业务蒸蒸日上,且在上海、香港开设分店,在日本近代摄影史上居功厥伟
。上野彦马所拍照的人物照对象包含坂本龙马(但目前通说已否定)等幕府末期志士与明治
时期高官,也曾拍摄过丁汝昌、与俄国皇太子后来成为俄国皇帝的尼古拉二世等。
古照片资料馆展示长崎有摄影技术后的照片,大约在幕府末期到明治期间,大多是居留地
时期的照片,是长崎在地摄影家的结晶,其中包含坂本龙马的照片。埋藏资料馆展示近年
考古发现的江户时代文物,包含外国人留下遗物、与县内出产的陶瓷作品等。
由住宅群再往上的途中会经过海星中学校与高等学校(未对外开放)。该学校于1892年由天
主教会设立,当时是专收男学生的学校,现在是中高等一贯,且在近年开放男女共校。现
在的学校建筑最早是在1898年建立,目前的主要校舍则是在1918年建立,虽历经多次增改
建,但由过去照片对照可看出仍保留过去的原貌。
东山手的最上方有东山手十二番馆与十三番馆。十二番馆推定建造于1868年,是东山手现
存最早的建筑,曾经是俄罗斯的领事馆,后来又成为美国领事馆与传道士的住宅,之后由
活水学院取得后,于1976年赠与长崎市,1998年指定为重要文化财。近年整修完工后,成
为“旧居留地私学历史资料馆”,展示近代基督教传道士在长崎设立教会学校的历史。
十三番馆推测建于1894年,据说曾是法国领事的宅邸,后来逐渐毁坏之下,由长崎市当局
接收后加以整修开放。馆内展示的东西相当简单,有贩卖饮料的休憩空间,由二楼可以看
到东山手的景观。
从东山手最上方走向海边的下坡,会经过现存东山手的另一家教会学校活水女子大学(未
对外开放)。该大学于1879年由卫理公会成立,当时是活子女学校,1919年改制为女子专
门学校,1981年成立大学部。该学校早在明治时期便有从初等到大学的一贯学制,现在以
“活水学院”为名,除了大学以外还有同样专收女子的中学校、高等学校(位于浦上周边)
。目前该大学的东山手校园保留两个教堂,建立在大正与昭和时期。由两个现存东山手的
教会学校,可以了解近代长崎与教会教育关系匪浅。
旧长崎英国领事馆(整修中,目前未对外开放)
旧英国领事馆是长崎现存近代外国领事馆建筑的代表,于1859年成立,是外国领事馆最早
者。由于近代英国的外交力量在欧美之首,因此该馆也是当时长崎最具代表性的西方外交
机关。该馆在居留地时代数次移转馆址,1908年在英国建筑师设计下,在现址建立2层楼
的砖造建筑,有本馆、附属房屋与职员住宅等设施。该馆在太平洋战争时停止运作,战后
被废止。
该领事馆废止由长崎市所有后,本来作为儿童科学馆使用,1990年指定为国家重要文化财
后,1993年改为野口弥太郎纪念美术馆,展示近代日本西洋画家野口弥太郎的作品。近年
由于发现建物有多数损坏腐蚀状况,考量安全疑虑后闭馆,目前仍在进行修理工程中。
孔子庙
孔子庙是于1893年由当时清朝政府与华侨出资合建。虽然日本的江户时代崇尚儒家下,不
乏祭祀孔子的寺院,但这些大多与学校合并,并非单纯作为孔庙用途,建筑形式也非中式
,而长崎的孔子庙却是完全以中国的孔庙的样式建立,这在日本是绝无仅有。
另外日清战争后在长崎的华侨已超过千人,因此在清国政府指示下,于1905年在现在的孔
庙内开设华侨学校,当时称为私立时中两等小学堂,比照废除科举后的清国学校制度,分
为初等科与高等科。1923年改制为长崎华侨时中小学校,仅设6年制的小学。该学校最初
学生有60人,大正时期曾多达百人以上,但后来随者学生减少,于1988年结束。
孔子庙进入之后首先是中国式的水池、石桥与仪门,进入仪门之后便是位于中央的大成殿
,旁边则有72贤人像。大成殿据说即使历经原爆等灾害,依然保留1893年的原貌,里面的
孔子像也是从中国曲阜移灵前来的。该孔庙建筑材料大多取自于中国,但旁边的石刻论语
却是使用台湾花莲的大理石。目前每年9月孔子庙也比照华人的孔庙举办祭拜孔子的典礼
,也是长崎市的重要行事之一。
孔子庙的后方是“中国历代博物馆”,是1983年为了纪念孔子庙创建90周年而建立,并与
中国的故宫博物院合作,于该馆2楼定期展示由中国博物馆所提供的展示品。另外该馆3楼
为孔子庙史料馆,展示该庙的史料资料与收藏文物。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