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京都枫火【二四】厌离庵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6-12-22 11:47:23
~※ 厌离庵 ※~
图文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476053227
“岚山”寺院诸多,以枫闻名的也难计数,最初我只打算早上去“常寂光寺
”,下午至“天龙寺”,用舒泰的步调轻松赏望。谁知网络文章读得越多,诱人
的地方亦不断叠加,当腾出空档硬放了“二尊院”与“祇王寺”后,仍有“厌离
庵”与“宝筐院”让我为难。
衡量了须臾,“宝筐院”地幅稍大,投资报酬率应较高,且若请“天龙寺”
委屈点,可能还挤得下。而“厌离庵”尽管像个祕境般只在秋季公开,但据说就
是间小院,似乎比“祇王寺”还迷你,花了钱却一眼望尽感觉颇不值,又不像“
祇王寺”有故事添色,思前想后,只能把它牺牲了。
谁知当这么定案,出了“祇王寺”将目标放在“宝筐院”一路往东时,竟于
一个巷口瞥见标牌,上面“厌离庵”三字诱惑往内指著,登时令我停步朝里望看
。然此庵似乎隐于折拐处,光这样探头探脑根本不见半点风景。该花些时间绕去
院外窥看吗?还正犹豫的当口,一位老伯伯从里头走了出来,而我也不知是由哪
儿窜生的勇气,居然出声跟他询问了。
但以我这粗浅的日文能力,冒出口的就只有尾带上扬的“绮丽”音节,立时
让老伯一脸错愕。好在他联想力足够,没几秒就明了我是个异国观光客,自动脑
补了文法正确的语尾,笑着回说:“绮丽绮丽。”被他这么一煽动,我双脚自然
不受控地往内钻去,在穿过被长篱竹林夹划的石径后,来到“厌离庵”的院门。
院门不甚起眼,簷瓦下板柱斑剥,似乎就是个普通人家,也没有售票亭,一
张临时设置的桌几于外摆着,收钱小妹很悠闲地在那读著书。我透过敞门往内窥
看,能见到的范围不大,一间粗褐簷舍被林树掩了过半身形,亮眼的只有株尚算
红艳的细瘦孤枫。
这样的景色好令我为难,网络文章皆说“厌离庵”小,难道真仅眼前这块区
域?假使花了钱进去,发现众所称赞的枫景便是门口此树,岂不吐血。此时倍觉
身为优柔寡断的天秤座是种诅咒,我开始于门口进退盘桓,纠结难决,好在收钱
小妹正专心读她的书,否则便要被其标为可疑份子了。
但在分秒都异常珍贵的这个下午,因犹豫而干耗根本浪费,所以我豁出去了
,老天既让我走来这巷口又瞥见指标,肯定是希望我进去看看吧,且之前入内的
人在屋前转个弯便失了踪影,极有可能里头还别有天地。于是我掏钱换票,带着
些许忐忑踏进院门。
快步走至小屋前,我迅速往侧处望去将答案揭了盅,好在我赌对了,此庵尽
管不大,但不致夸张只有门口那处,转个弯,一方内院现著柳暗花明。放下担忧
之后,我抬头再看了看小屋,它有着厚实粗糙的茅葺顶,枫枝带着促狭在簷上探
臂,笑嘻嘻地抖落些许褐红,将其添缀深秋风味。
当时我不晓得此屋什么用途,后来才知是近代砌起的“时雨亭”。“平安时
期”歌人“藤原定家”的庄院曾以此为名,位置所在虽难以定论,但仍归结出包
括“厌离庵”在内的三个可疑点。然我早上才傻愣与“常寂光寺”及“二尊院”
那儿的错身,这会儿又不懂其象征意义,仅当它是处门房,踏上一旁短阶拐进内
院了。明明三者皆凑巧行过,却一无所觉,想来很啼笑皆非。
内院是片林园,边侧另有间略大的矮舍,应该为此庵“书院”,多数游人都
聚于那儿,专注望向屋前,我也学着走至廊下,转身端看。园里的枫树其实不多
,或者该说醒目者便只有院心那株,但它姿形庞然,峻伟主干在中段又往旁长探
,摊展出极大的叶伞,而伞面花彩,像是绘缀了无数娇艳蓓蕾,于是整个苔原被
披覆得宛若琉璃。
除此之外,树下矮丛还立了盏石灯笼,在这片彩幻间便似个孤身旅人,于无
定浪行之后,屈身憩著,抬望枝头扬散的丽色。因此我也随他于廊下歇坐,看着
终于露脸的阳光自叶隙筛落,将枫红透映得明艳。
在怔望中,我视线落至灯旁水钵,概念里如此的设置都会引了水,用巧妙功
夫使其奏出清音,然它却不知为何干枯著,任碧苔攀染。会是为了凝塑此院之静
吗?毕竟园里阒然无声,只让色彩定格如画,纵使游人聚集,也皆有默契地不发
一语,这样的空间似乎连水的盈落之曲都觉得扰了。
说实在地,如此气氛很适合闲坐,理些思绪,甚至放空着只让身与景同化都
好,然我是阴错阳差闯了进来,怎样还是得回归原本规划,所以当端望过须臾,
还是迫着自己起了身,准备离去。
绕至园径的另侧,有道缓阶往旁登了坡,一座矮阁在那儿离世般立著,由厅
口赛钱箱的配置,应是此地的“本堂”,里头奉著“如意轮观音”,若抬头仔细
辨析,天花板还有已成残褪的“飞天”图绘。而当行过环径中的小篱门,再多望
几眼彩枫于“书院”簷上扬舞,在墙窗玻璃流溢为斑幻虚境,便代表要跟这儿告
别了。
当初“灵元法皇”以“厌离秽土,欣求净土”赐名,但对我而言,这两字更
带有种厌倦人世离散的浓重感触。毕竟世间无常,友情的淡缈、爱恋的分灭、亲
眷的死别,皆让人心头留下深浅不一的伤疤,于是在回忆被勾起时悄悄舐著,再
尝一次旧时甜酸。
就连此刻,踏出庵门也是种离别,虽厌、虽不舍,还是得将脚步迈得毅然,
带走的,仅为来日追想时能漾起的一丝笑容。
作者: pshuang (中山先生忠实信徒-我爱萝)   2016-12-22 12:39:00
厌离庵很空虚啊 比金阁寺还空虚
作者: waa006 (卖问阮A名)   2016-12-22 14:55:00
今年的厌离庵红的参差不齐,蛮可惜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