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京都樱雪【二】祇园、八阪神社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6-01-12 12:25:19
~※ 祇园、八阪神社 ※~
图文网志版: http://blog.xuite.net/sirius99/blog/372619065
住宿问题尘埃落定让我松了口气,而此时午阳煦光正透穿方窗爬搔进来,也
将簷外樱花映得娇嫩。我推开窗门,靠在台沿端详这伸手可及的可人风景,许久
,才开始研究房内物事。
然说实在的,散靠墙侧的也仅小电视、小桌几而已,凳椅摇摇晃晃,感觉坐
了便会断倒,卧床付之阙如,没有广告里的上下铺,就是很日式家居的一叠垫被
棉被枕头堆置于角落。但也无妨,这样的清简是早有心理准备的,反正行程从清
晨填塞至深夜,有地方得以窝身而眠就够了。
看看手表,再过一两小时便是黄昏,逛大景点不太可能,便依著原先腹案,
往近处访去,也顺便熟悉环境。民宿坐落“洛东”,也就是在京都的东半部,著
名的“清水寺”便位于此,但那并非今日目标,稍北属于繁华闹街的“祇园”才
是。
从火车站拿到的公共汽车路线图作得友善,棋盘式街区标示了重要景点图像,各
路线以鲜明色线在其间折拐,一目了然,很容易便让我找到往“祇园”的班车。
由于身处之地不算冷僻,没花我多少等待时间,上车瞥了一下,跟稍早搭过那班
一样,投币箱也设了钞票兑币口,看来应是定式设备,免去游人操烦准备零钱的
工夫,颇为贴心。而司机的驾驶态度也有着传说中的日式严谨,徐缓精准停靠、
不到定点不开门、下完乘客才开后门上客、机械化的起步提醒口吻。
然而,这样的死板让我在某夜吃足苦头,当时车厢被前往火车站的游客挤得
水泄不通,所以我先是杀不出重围错过站口,到下一站司机明明见我死命推挤,
还是不让我由后门下车绕往前门投币,非要冷漠看我狼狈把人撞得东倒西歪吃足
白眼,才在我达阵丢币后,淡淡抛下感谢送语,顿时让我怀念台湾司机的人性化

不过第一天的我还没遇上这惨况,毫无波澜抵达“祇园”站后便开始张望这
繁华街区。
京都有所谓的三大祭,“时代祭”、“葵祭”与“祇园祭”,而“祇园祭”
更与“大阪天神祭”、“东京神田祭”合称日本三大祭,地位尊崇。此祭早年是
为平息瘟疫带来的恐慌,但现刻已演化成庆典,若在七月暑节来访,便可见祭典
中最主要的“山鉾巡行”,以竖立高尖刀矛之山鉾招附并破除瘟疫。
妆点得极度华丽的神轿,小者称为山车,大至数层楼高者是鉾车,游行前被
称为“宵山”的期间会展示这些作品,藉山簷下点起的长串灯帘将夜色点缀得撩
目华乱。而“山鉾巡行”是祭典的高潮,以“长刀鉾”为首的神轿队依序于主街
穿行,聚拢起围观游人民众。数吨重的鉾车于街角牵拉转弯带起的磅礡豪气,是
观览的激情重点,然在初春拜访京都的我无缘躬逢其盛,眼前所见便仅是条商店
街,以统整规划、但又隐现各自特色的招牌诱引观光客留下买路财。
不想第一日便倾家荡产的我,刻意忽略橱窗内的五光十色,收摄心神往十字
街口对处望,那儿是“八阪神社”西楼门,朱红柱梁将楼面勾拉成框,于夕阳映
照下显得灿艳,顶着墨簷的门楼则高踞而起,在阶顶形成醒目焦点。
走过斑马线钻进川流不息的人群中,我踏阶仰望,初次探访只现于书籍漫画
电影的日本神社,感觉有点奇异且兴奋,毕竟经过故事的渲染,神社早在我心里
多了神怪色彩,仿佛踏过门楼,便走进镇封妖灵的奇幻域界。
不过这统领“八阪神社”全日三千分社的总本社或许因着观光人潮,似少了
点幽幻抑或神圣的气氛,然散布参道的小神社依旧引人,灰石鸟居横楣展翼,褐
木龛屋垂簷静立,清清简简便透著日式风情。
西边南边两个主参道的交会点是“舞殿”,很可惜地正与南楼门一同进行屋
顶整修,看不清面目,好在本殿没受牵连,大斜簷翻挑着浪尾,缀金朱红框架交
划著净壁,殿口便是几道垂挂铃索,供游人拜众牵摇、击掌、祈唸心愿。
根据资料“八阪神社”祭奉的是与“天照大神”、“月读”并称“三贵子”
的“素染鸣尊”,为日本“神道教”信仰的主神之一。传说他斩杀“八岐大蛇”
,并于蛇尾发现也称作“草薙剑”的“天丛云剑”,此剑因而与“八咫镜”、“
八尺琼勾玉”名列日本“三神器”,成为皇权传承中的重要宝具。尽管神话性质
浓厚,实物仍否存世亦是谜,却无损这些人物的傲然地位,依旧是无数故事爱用
的题材。
不过神社外在门面掩去了内里敬祭之物,竹帘、木窗,层层叠叠让人看不清
殿内雕琢,也无法得知是否有着神像形塑著“素染鸣尊”身样。能做的只是闲看
人们闭眼合掌、唇齿微动传诉著祈愿,甚或是笑望孩童胡闹扯摇著铃,然后随意
绕着各个屋舍逛行。然京都虽樱树纷植,此处却不见铺天盖地的粉色,仅清清雅
雅几株枝瓣挂垂,所以便花不了多少伫赏时光,绕社一周,拣几个角度央人帮我
留个影,就顺着东侧行道步出。
行道通抵的是“圆山公园”,神社内游人拜众穿游,此处也不遑多让,径路
两侧蔓延无数摊贩,以各样烧烤串物藉温烟递送辛香。故放眼所见不论老幼男女
皆拎着丸串肉卷,一边阔步闲聊,一边满足口腹之欲。而虽说摊贩罗列颇似庙会
夜市,却无烦杂之感,棚簷挂布之上樱枝探首,风雅了五色炫乱的店招文字,步
径两旁红艳灯笼几盏,古朴了扰攘游人之现代衣着。当再往里处去,径间空地便
是纷呈樱树,以粉瓣密织成伞,拂荫著赏花人众,他们或栖坐于红布木椅,或围
聚在草蓆之上,笑语交错,享受被樱花引领而漾的初春气氛。
然我是在车站填饱胃囊才来的,且对大多兽禽煮物无感,何况在这欢闹之地
独坐无人对语也颇突兀,因此就当是见识庆节之景,胡乱瞥瞄而过,毕竟来此为
的仅是傲立公园正心的那位娇艳女王。
台湾这些年疯迷樱花,从冬末便能见又称“山樱花”的“绯寒樱”以桃红之
姿缤纷山间,进了初春则转为“吉野樱”的主场,用淡浅粉色柔媚民众心头。但
尽管这当中各样变种衍生,却始终未见在日游照片里令我惊艳的“枝垂樱”,彷
彿因着气候,硬是与我们土地绝缘。而当穿过“圆山公园”里依树食饮的层群人
众,我终在园心小丘望见了它,它孤高拔地而起,一路歧生著枝干,而如垂柳般
的细枒则如瀑洒落,奔泻粉雅碎流。这就是此地女王“八重红枝垂樱”了,重瓣
种的枝垂樱让花景更为丰润,也更令人怔望。
尽管它花姿醉人,且因初生于1886年号称年岁过百,但其实已非原株,元祖
因疾病枯死于1947年,只能由分支续命重生。但据说目前的它也同样为疾病所苦
,或许因着这因由,它不似过往照片里的长发翩然,而似是被修整般,杂着短簇
丛乱。
但当我绕丘仰望,这样的沧桑却无损其威仪,嵚崎枝干劲划出古意,粉雅碎
瓣反差地缀抹上纤丽,随着不同角度定步而视,便自然张摆出各样风貌,迎著晚
风,招引著残阳,在青空勾捺出飘然艳色。
作者: kongou (金刚改二)   2016-01-12 15:13:00
微妙的文言文...有种硬把白话文写成文言文的头痛感 0rz
楼主: polesirius (ff)   2016-01-12 15:40:00
呃,抱歉,笔艺不佳,让大家伤眼了。 >.<
作者: HatsuneMiku (初音咪苦)   2016-01-12 15:43:00
我觉得不是文笔差,而是游记用文言文写会让阅读困难
作者: taromsejara (日出恒河)   2016-01-12 16:21:00
这不算文言文吧,比较像文学小说的风格。原po自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书写没有什么问题,喜欢这风格的人自然会喜欢。
作者: happypig0430   2016-01-12 16:46:00
我想这就像很多人听古典音乐会睡着一样吧,而且现在很多人基本都看不太了比较难的文字了,更不用说去咀嚼体会了。
作者: ballro ( )   2016-01-12 20:38:00
突然出现没看过的新帐号版友护航 连标号都(哈欠
作者: laechan (挥泪斩马云)   2016-01-13 09:35:00
写得很好啊我以前也喜欢写这样的文,一些词句其实可以更平易直觉一些这部份可以透过实际朗读文章来找出可修饰的地方,会更通顺书文自谨可维持自己作文时的品质,不会使文章流于直白口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