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京都岚山 天龙寺

楼主: hellangel (我。不存在。)   2015-04-17 00:00:57
20120831
网志图文版:http://mydearnoel.pixnet.net/blog/post/42141662
天龙寺,京都五山之首,经过多次火烧及修复的命运,最终在1994年被列为世界遗产。
想像著应该是十分静谧的寺院空间,果然似乎没有因为靠近岚山电车站而受到影响,
从总门进入,要到达参访地点还需要走一小段路,每踏一步也一层层隔绝了外界喧嚣。
在长长的步道侧边也看到了其他寺院,事后才知道似乎也是开放参访,
当日到达已经下午四点,只想着得抓紧脚步参访天龙寺就没有留心在其他寺院上。
除了售票处,朱印服务和纪念品也都在入口的一处凉亭可以让游客采购,
欣慰的是,相较于之前参访奈良的春日大社和东大寺,天龙寺的商业气息也就止步于此。
票劵分为两种,庭园参拜卷为500円,可以进入曹源池沿着走便可由北口出到竹林,
另外加100円就多了本堂参拜卷,可以从库里进入大方丈、书院、多宝殿等参观。
当日购票想着本堂只要多加100円,应该只是附加的项目一下就可以解决,
加上外观实在看不出端倪,还以为就只是入口处的小小一间寺院别馆。
当下决定先从曹源池开始参观,差点就错过了本堂的开放时间,
参观的行程比较顺畅应该是从本堂开始,然后进入曹源池,最后才由北门出去竹林步道。
本堂的参访路线和庭院虽然被巧妙分隔开来,但彼此都在同一个空间且可以互望到,
一开始不明白状况的个人,在庭园看到了大方丈簷廊的访客,还想着到底要从哪边上去,
加上行走的每个人都换上了蓝色拖鞋,即便有些地方看似可以上去个人也不敢大意。
于是就决定先专心于眼前的景色,庭园入口处已经可以看到了枯山水的精神,
白砂被画出一丝不苟的直线,或许这也是修行带给人心如止水意境的一种反射。
沿着大方丈走转个弯过去,豁然开朗的景色便是曹源池,
天龙寺的建筑几乎经过明治时期的重建,唯有曹源池还保持着初建时的景象,
真正的池水与枯山水中代表水的白砂在同一空间中并存著,不冲突的展示各自的姿态。
在诺大的庭院中行走,因为造访的时节既不是凉秋也不是暖春因此只有一片绿可以看,
天龙寺即便只是庭院空间也比想像中要大,可以完全隔绝了墙外的观光喧闹。
突然看到了刻着复元二字的石碑,试着查询相关历史却也没找出有凭据的解释,
不过与其说复元代表一元复始之意,个人反倒更相信另一种叫深刻的说法,
经过了八次火灾包含战争时的损毁,在修复之后立了石碑来表达对以往历史的敬意。
走在庭园内总是会突然发现小径后有豁然开朗的一片地和建筑,慢慢的也走到了多宝殿,
同样是看着上面行走的访客穿着蓝色拖鞋,困惑极的个人始终不得其门而入。
在殿外绕了绕,基桩等构造的严谨工法也协助了木造建筑能够保存至今。
在这里看到了丢满铜板的许愿池反倒有点奇妙,两大一小的青蛙看起来非常逗趣,
名为爱之泉的泉水喝了便能被庇祐,这名称和说法对个人而言都好观光。
用石块堆砌的洗手处有一块青绿色的砚石伫立,是为了纪念画家铃木松年,
当初在修复寺院时铃木松年在天花画了龙图,因此设置砚石来纪念,
最后也成了用来祈求书法进步的参拜地点,连书法都有特定参拜的对象颇为有趣。
即将走到北门前到达了百花苑,就连告示牌本身也淹埋在众多植物当中,
这趟旅程也造访了一些庭园空间,因为时节问题所以没看到什么叫人惊叹的场景。
稀稀落落的花在枝头上盛开也难以点缀诺大的空间,标示植物名的木牌还比较显眼,
源平枝垂桃是花瓣多色的品种,开起来应是斑斓炫丽,可惜当日只有点点几株在树梢。
不过无论如何,这些植物对个人而言都一样可爱,无论是什么时节都让人感到舒心,
即便只是在路边的隐隐姿态,细看也是另一种不同的风景。
在北门也有另一闸口负责售票,要从北门进入参观也没有问题,
只要不是把竹林步道放在参观动线中间,放头放尾都能够顺路。
有一很大原因是出了闸门就不能再进入了,当下看到的个人有点慌了,
原本的如意算盘是走完步道后再照原路回去本堂,个人也一直以为竹林是寺庙的一部分。
因为参访的时间颇赶加上从竹林绕回入口不知道要走多远,只好缩短在竹林的时间,
试着看一旁的告示牌,各个寺院的步行时间都很明确,唯有回到入口的时间不清楚,
当下决定放宽心再说,不要让无谓的担心而浪费了在竹林的慢步时刻。
虽然这郁郁苍苍的竹林步道看过了好多照片,但身历其境时还是忍不住感到赞叹,
步道比想像中深远幽长,走着走着好像一直都看不到尽头。
步行当中忍不住不断往上张望,看着这些瘦长的竹子笔直挺著拥有自己的姿态。
毕竟是自然环境,当中也有其他树种生根于此,与竹林用同一姿态伫立参天。
竹林步道地势带着起伏,每从不同角度看都是一幅不一样的景。
如此热门景点无法独自一人步行其中,但所幸接近黄昏时刻人潮也散去大半。
经过部分区域也会有告示牌指示其他参拜景点,与环境融入的棕色系招牌不互相干扰。
夕阳渐斜,这些穿透竹林的温暖阳光点点打落在竹体上,再晚些应该更美。
可惜的是个人没能从头到尾走完竹林,碍于时间实在必须前往本堂参拜,
回到了北门入口处,想着避免走错路浪费时间,拿着本堂的票问售票阿姨要怎么绕过去,
和阿姨说了一阵子,本来已经要用跑步的姿态离开,突然又被叫住,
大概是时间真的是不够了,阿姨指了指入口处,表示要放个人直接进去照原路回,
顿时心中真是感谢不尽,连忙道谢数声后朝着本堂跑去。
一般寺院关门时间都颇早,而关门前却也正是最美的时刻,
回到了曹源池正是夕阳西落时,阳光大片洒落在立面上染黄了瓦片和木头。
若不是时间紧迫,有什么能比静坐在这里等著夕阳西下更是惬意。
从出口要转去库里,才突然看到这鬼瓦,原是安装在屋脊收口处用来避邪,
表情生动的鬼瓦带着墨黑的颜色,真的悬挂起来气势也颇为惊人。
参访一路上战战兢兢中于进到了库里,虽然只剩半个小时不到但总是没那么紧张,
库里摆了大幅的达摩像,大胆的用色和俐落的笔触是出自前馆长平田精耕之手。
在从库里进入时,令个人困惑的蓝色拖鞋之谜也解开了,终于也可以穿着它到处跑。
走出了库里先进入了小方丈的簷廊,一望出即是曹源池的景色,
在这里望着曹源池,比方才走在其中更显诗意。
这时大方丈殿内比殿外更加吸引人,整个室内被染成金黄色,让人目不转睛盯着,
虽然不能进入室内浸染其中,但隔着廊道看着也没什么差别。
墙上的龙顿时也被染的金黄,整个氛围突然变得好不可思议,
金龙带着气魄慑人的眼神,仿佛一不注意就会发现画中龙活了起来。
这时没有比待在这里更舒适的事了,或坐或站,看景或是放空。
在这里待着的访客步调都很缓慢,想必也是正把握著关院前的最后时刻。
在庭园步行时没有注意,不过殿内倒是有设置洗手间,不需要再出去换鞋离开找厕所。
绕回到小方丈又看到了另一幅达摩图,同样大器的笔触勾勒出生动的神情非常有意思。
通透的空间每个面向都被开启,而每处开口所框出的都是不同景色。
顺着指标前进多宝殿,方才在庭院空间时也有经过些长廊,个人相当喜爱这样的空间。
即便是在这长廊行走,也都是穿着寺院的脱鞋,因此也不能随意跑出长廊到户外,
这里的长廊高低不一致,落差造成了许多阶梯和不同高度的屋簷。
因为这样的高差,前方的访客原本还在眼前,一转身可能就消失不见了,
这样的造景设计,这是不是也带着些许佛家诠释世态的意境。
空间意境更胜于实质物件象征的天龙寺,从入院到现在倒是没看到大钟,
倒是长廊上吊挂一盅泛绿的铜钟,一旁还有敲击用的木桩。
走廊一旁望去还有其他别馆隐身在树后,刚才在庭园没有发觉现在换了脱鞋也不便走去,
隐隐约约看到上方的匾额有个花字,却也没找到相关资讯或图片,
不知道是不同的别馆,还是某一参访过的别馆侧方入口。
用来当作抄经道场的多宝殿建筑风格与方丈颇有差异,细部较繁复也精致了些。
查询之下,似乎多宝殿采用的造型是吉野朝时代的紫宸殿,也是位于京都之中,
在唐朝时长安大明宫也有一紫宸殿,不知是否因当时文化交流频繁而因此命名。
殿内高挂了资圣的匾额,唯一的光源处供奉的是后醍醐天皇。
殿外的某处也为此别馆做了详尽的解释,光看着汉字也稍稍能解读一二。
半截的格栅直接掀开成为屋簷的一部分,盖下来则完全遮挡住阳光,
看着昏暗的殿内,不明白是什么特殊的原因需设计得这样隐蔽。
在这些传统建筑当中个人最喜爱的便是构造上的五金,每每都可以让人端详许久。
精致到惊叹的工艺却不过分华丽,带着沉稳内敛的色彩表现出隐隐之美。
参观完多宝殿,天龙寺的行程也将近结束,走在回程的廊道上把握最后的光景,
突然瞥见了一旁被层层压住的石台,不知道是不是一口还能用的井。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是钟形,但在窗框造型当中也透露出了当时工匠的巧思。
隔着潺潺的河水遥望祥云阁和甘雨亭的所在地,已往是为茶室之用。
加上竹林约一个半小时的参访时间,对个人而言还是有些不足,
若能在此处获得一时半刻的平静,特地再次造访也是值得。
作者: DENNISJHENG (DENNISJHENG)   2015-04-17 07:29:00
作者: IamSierra (面对转变能做什么?)   2015-04-17 10:39:00
推 但樱花季去到处都是人 没体会宁静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