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文章] 日本辐污食品事件(下)标准与风险

楼主: honkwun (反皮草 拒绝血腥时尚)   2014-11-05 20:32:50
因为我很少来日旅版,上次回应到一定时间后,
觉得没什么人就没回头了。不好意思。
※ 引述《shadomun (影月)》之铭言:
: 1. ICRP 报告里举例一次吃1000Bq和每天吃1Bq吃一千天的差异,主要是在描述:即使是
: 总Bq数一样,也会因为半衰期的变化而导致不同的剂量时间函数,跟该文想要表达的
: 意思完全不同。
: 2. ICRP举了“车诺比”的例子。灾后20年,在车诺比周围的人每天吃的东西大约10-20Bq
: ,有时候会不小心吃到几百Bq的食物,结果造成了多大的剂量呢?0.1mSv,你没看错,就
: 是0.1mSv,微不足道的0.1mSv。有非常少数的人每天都吃几百Bq,结果....得到个位数
: mSv的剂量。 = =
谢谢你用心地查资料参与讨论。<(_ _)>
先说,关于辐射伤害的前提或立基点有很多,
不同前提下,限于篇幅无法一一交待之下(或者对读者太细微),
容易会让人感觉到“为什么是这样叙述?跟我知道的完全不同。”
在可能还是解释不够周全的状况下,
试着单刀直入(粗略地)解释:
在讲核灾、核辐射污染时,放射性核种会造成两种风险,
一是放射性核种(如铯137)所放出的"放射线"带来的损害;
二是放射性核种本身,因为活性不同,被细胞吸收后的损害。
   我请一位专精核能的朋友,
就日常生活常见的钾40(K40、香蕉)与铯134说明如下:
“关于代谢,比方说,钾39 比 钠23 代谢慢
铯134 &137 是多100+的,更慢是正常的,
代谢要能量,代谢动能E=1/2(原子质量M*代谢速率V^2)
23, 39,40,134, 137 是原子质量数
代谢动能就这么多,代谢的质量数越大,代谢速率是被开根号递减;
“K40是天然核种:http://en.wikipedia.org/wiki/Potassium-40
Cs134 137是人工的:http://www.baike.com/wiki/%E9%93%AF-134
一般来说我所测过的,正常K40应该远强于137,
   参考下方Gamma能阶图:http://en.wikipedia.org/wiki/Potassium-40
理论上K40自从有生物以来,就一直碰到这个问题,
即使DNA碰到了,该修复都会修复,不会修复的生物该淘汰就该淘汰了,
1960来大量核试爆才让Cs137出现。
Cs的活性>K>Na,生物喜欢吸收Cs,但很鸡掰是明明吸收是Cs,
但它就给你蜕变成其它元素,让细胞吸收错东西,就会细胞变态(cancer)。”
简单地说,单看剂量(放射线),
可能会让人把所有放射性元素的伤害,以为可以相提并论,
而文中尤里医生(Yury Bandazhevsky),
提的是放射性核种累积在心脏(局部)的病变(我记得尤里的维基有病理切片实图),
如文中附图:https://farm4.staticflickr.com/3712/12940323385_911c9de7f4.jpg
所以我想,是不宜用(全身)剂量/西弗来叙述的。@@
(而贝克不太会让人忽略掉是"哪一种"核种的作用)
作者: yoshitsugu (刑部少辅)   2014-11-06 07:36:00
推 另推中岛美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