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东京初探 - 国立西洋美术馆

楼主: Adrien (Adrien)   2014-07-17 00:40:13
好读网志版:http://adrienmaurice.blogspot.tw/2014/07/blog-post_16.html
“国立西洋美术馆”位于东京上野。将这儿列入行程的动机有两个,其一是因为这儿有着
很不错的收藏,例如罗丹的《沉思者》、《地狱门》以及印象派诸如莫内的作品。另一个
理由就是这作国立西洋美术馆的设计者是建筑大师柯比意。在这之前还未曾亲眼见识过柯
比意的作品。
搭车到上野站,隔壁就是“上野公园”。上野公园内除了国立西洋美术馆之外,还有门口
有只大鲸鱼的“国立科学博物馆”和现正展出故宫博物院馆藏的“东京国立博物馆”,堪
称一个博物馆聚落。在东京三不五时就看到号称“神品至宝”的这个故宫展览,据说也是
第一次故宫出借诸如翠玉白菜等国宝级收藏。不过这些都不是重点,毕竟大老远来东京却
去看故宫展实在有点蠢,我的目标可是游客稀少的西洋美术馆。
早先就看过照片,一眼就认出这个朴素的外观。而罗丹知名的《沉思者》、《地狱门》就
位于馆前的广场。虽然清华大学校园里也有一座沉思者,但他摆放的方式实在不太利于观
赏,反倒馆前这座高度刚好适合细细端详。地狱门对我是完全新鲜的作品,摆在这儿虽然
不是完全合适,但确实颇为壮观。在后面的绿叶衬托下也是挺美的画面。可惜这天太热了
,不是很想在太阳底下待上太长时间。赶紧去买票躲进阴凉的室内。
这就不得不说说,国立西洋美术馆常设展的门票是 430 yen。以这张票预期可以看到的作
品来说实在是很超值。再加上我去的那天是平常日,几乎没有什么人,可以体验到极为宁
静的观赏环境。一进入展场最先是个小展区,展示著罗丹的雕塑作品。虽然最知名的几个
作品都摆在馆的广场了,但其中仍有一座让我甚为欣赏的雕塑《Saint John the Baptist
》。现场近距离下又极为静谧的环境下,好几次都有种他要动起来的错觉。这个小小的展
场挺昏暗的,科比意在这儿开了个斜面的天窗。随然不是很明白他的设计,不过感觉挺好
的。
在雕塑之后是画作,大致是应该是顺着年代。我对中世纪基督教题材的话不是特别有感觉
,毕竟对圣经里的故事太生疏,多半也是走马看花。但在参观的过程中偶尔可以窥见中间
的庭园。具体我说不出什么,但是是一个让人觉得舒服的空间、感觉到一种协调。或许是
时候来研究一下柯比意的建筑理念和手法了。有一整个房间展出的都是莫内的作品。莫内
一些早期的画作或许富有时代意义,象征西方绘画的变革。但我还是更爱莫内晚期的作品
,更具有风格也更成熟。馆藏有晚年的《黄色鸳尾花》和《睡莲》,我最喜欢的应该是者
两幅吧。
最后在美术馆馆内商店买了张明信片,是柯比意为美术馆做的速写。最近热爱手绘的风格
胜过写实的照片。最近看印象派的话也深有感触。从前对于真的追前有种执著,觉得绝对
写实是一种境界。但近来开始意识到人类的感官其实是不写实的。以高速摄影为例,我们
能用极短的快门捕捉影像。某个角度来说他是一种真实的表现,但对人类来说其实不是写
实的影像。所以追求写实有时只是种虚妄,反倒是印象派画家可以说是反映了人们内心对
于风景的某种真实。你可以从引像派的话里感受温度、感受炎热、又或者感受迷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