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2013,秋的濑户内。

楼主: nephofeline (水无映像之意)   2013-12-10 10:39:04
图文分享版
http://wun2chen.pixnet.net/blog/post/169190643
以下纯文字:
10月末的濑户内,天空依旧像过曝的风景照,太阳有着无法直视的热情。
是日,天色甫亮,群聚的黑乌鸦与零落的黑衣上班族,点缀著简洁的市容。这时节的温度
刚好,如同冈山站那刚好的繁华夜色。
清轻的冷空气满涨肺叶,小腿的酸痛像某种寄生物,从旅程的第一天跟随到最后一天。行
经下榻处旁的西川,一个城市能有小溪通过总是加分的。潺潺水声是某种叮脆耳语,宛如
城市对路人的呢喃。
这是在南国生活所没能拥有的平凡。
今明两日预备搭JR宇野线抵达港口,然后藉小豆岛フェリー与四国汽船跳岛晃游。
以下纪录这次濑户内国际艺术祭中,几个喜爱的景点。
-
丰岛横尾馆
这是横尾忠则(图画)与永山祐子(建筑)合作的作品,建筑物本身是用旧农舍改造而成,从
外观看是低调却很难不投以注目的黑红色组合。
从屋内的黑玻璃望向屋外(重点是要透过这面落地玻璃),红色庭石、金色立鹤、马赛克水
流,一幅又传统又前卫日式庭园景致映入眼帘,心底涌起"原来可以如此演绎"的惊叹,是
这两天艺术飨宴的第一次冲击。第三部分塔内的镜像设计让空间上下无限扩展,搭上大量
的瀑布照片,让人仿佛身处在万花筒世界,非常有趣。
-
森 万里子 ‧ トムナフーリ
TomNaH-iu,是“灵魂转生”之意。
作品与环境是搭在一起欣赏的。观者必须换上雨鞋,走过一段郊山里的泥泞小径,踩踏过
不少石头,才能在上坡路的尽头,欣赏立在绿水面、被竹林包围的トムナフーリ。
看了一下日文说明牌,读汉字大致拼凑出艺术家与天文学家合作,灵感来源是超新星爆炸
,探讨死亡与诞生间的流转。
导览手册的照片里,トムナフーリ在日已西下的晦暗中隐隐发光,充满神秘感。而我抵达
的时间接近正午,阳光下的她反而像初生的灵魂体,在睡梦中坦白静美,不被世俗惊扰。
耳边有小溪潺流声、鸟啼虫鸣,让我想起了杉林溪附近的忘忧森林,虽然看起来的景致是
不一样的。
-
丰岛美术馆
这是一个无法言喻的地方...
必须亲身体验...
如果一定要尝试形容...
身在美术馆,仿佛人在穹苍下、在宇宙里,仿佛我在生命里体验过、所有的平静美好,被
以如此完美的方式具体表现...
坐在活生生、不断泌出水珠的地面,环视空间,观察其他也泅泳其中的人们,我们像是个
别的平行时空,从不同的地方来,此刻于此相会,尔后又将互相道别。看着水珠聚成小水
流汇成小水洼,水洼因设计能保持一定的大小,不增不减。万物消长、生死轮回、完全用
这样一个简单的动态平衡所阐释。
所谓美这样一件事,最好的呈现也不过如此。无需言语,只消静心感受。
-
Christian Boltanski ‧ 心臓音のアーカイブ
心脏衰弱者勿试。
不是因为它是一个恐怖的作品,而是甬道式空间设计、极佳的音响环绕效果,配合随心音
起落而明灭的灯光,让人仿佛身置在巨人体内,感受着他/她那搏动着的生命力(すごい
!!)。压迫式的临场感过于强大,对有心律不整或心脏功能不佳的人真会是个负担呀! 每
一段心音播放一分钟,节奏和强弱因人而异,非常震撼。
除了"巨人心音"体验,访者也可以在另一个房间,利用电脑搜寻数据库,选择特定国家/
县市,读取特定人物的心音;如果你/妳愿意,也可以付费当场录制自己的心音。截至当
天到访为止,一共有3,8xxx笔资料。职业病作祟的我,试着在数据库里能听到心杂音...
果然在一位住在九州的老先生选项,听到轻微二尖瓣闭锁不全的奔马音...
心脏音录制体验,可参考此篇blog文章
http://dailyfocus.pixnet.net/blog/post/49964896
-
塩田 千春 ‧ 远い记忆
既然在小岛的南城客居,用老窗框来当作装饰的咖啡店或空间已经看过不少,但眼前这样
用600个窗框组成的作品,仍然令人惊奇不已。
“远い记忆”在2010年的濑户内艺术祭已有展出,经过三年的风吹雨打日晒,朽化十分明
显。多了份陈旧沧桑,反而益加呼应作品要传达的意境?
在我的解读,那些只能在记忆片段搜寻的人事物,或许终究会借由时光的拆解而崩坏,永
远沉埋在心底深处吧!
-
林舜龙 ‧ 跨越国境.海
启程之前,已在注意这位艺术家参展的状况。没有别的原因,就只是因为这个作品是台湾
人所创作。
以棋盘脚种子为灵感的作品,正式的展期是夏会期,我在秋会期到访时已无蓝染的丝带装
饰,也没有剧团表演。
种子船搁浅在丰岛甲生地区的沙岸上,自然地像漂洋来到这个国度,或许会发芽生根,抑
或在风浪够大的某一天,乘着海潮继续流浪去。
-
直岛 地中美术馆
一直认为,清水混凝土式的建筑,因为冰冷简单,反而可以和有机事物完美组合。或草海
桐或迷迭香,各自发挥又彼此搭衬,百看不厌。
除却莫内的画作和其他作品,单单欣赏美术馆本身的质感也很棒。在有点小迷宫式的内部
游走,在每一次转角的空白,均能仰头惊叹方寸间的蓝天之美。
探访完所有个室后,沿着原路往回走准备买张明信片就离开。有段长廊四面都被灰色墙面
包围、仅切割出一长形区块引入自然光。仿佛是大自然的刻意安排,一只迷你螳螂停驻在
长形缺口上,阳光穿透牠,整个身子像一个发着绿光的艺术品。
这景象让人惊叹不已。
停驻在缓步前进的小螳螂前赞叹良久,心里的声音是: “这是整个地中美术馆里,我最爱
的作品了! ”清水式混凝土式的无机感,再度和生命的美结合得天衣无缝!
作者: wcanters (canters)   2013-02-10 20:08:00
好文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