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脚踏车游山手西洋馆

楼主: mizuya (骑猪的贵妇人)   2012-08-10 10:12:09
有图无音乐网志版:http://0rz.tw/0AJi2
  本日的行程最令人期待的就是骑脚踏车啦!(终于可以不用一直走了~)一大早我们
就先check out,把行李寄放在饭店,然后走路去租脚踏车。这家脚踏车店叫做Panoren脚
踏车,位置离Hotel New Grand不远,走个三五分钟就到了,超方便。一开始我们跟老板
说想租脚踏车,老板说一天是日币1500(下午五点前归还),结果我跟他说我在网络
上看到的不是1050吗?(哈!其实我也不是用说的,是在纸上写“1050?”)后
来老板就“啊!”了一下,点头给我们1050元租一天。
  后来我猜他的意思,1050应该是给学生租的吧?因为他有问我们是不是学生。我
们很诚实地说不是,但他可能看我们是外国人,就给我们这个优惠啦!本来IVY一直很
不想在横滨骑脚踏车,但是我们后来觉得租了这脚踏车真是太值回票价了!因为我们租的
是“电动脚踏车”,遇到上坡路段有电池帮你加持,非常省力;就算一般路段也是轻轻松
松踩个两三圈就可以前进很远,让人觉得好像一路滑过横滨的街道一样,超好骑的!尤其
今天要去游山坡上的山手西洋馆,骑电动脚踏车真是完全大加分呀!
  这是Panoren的办公室,可以在这顺便跟老板询问路线之类的。租脚踏车时,老板会
借你的护照去影印,并且先收钱;等下午还车的时候,护照影本会还你。
  顺利骑上电动脚踏车后,我们就往七间山手西洋馆前进了。哦,不对,我们一开始是
先去找药局才是。因为IVY昨晚吃了一颗很不熟的蛋,导致她身体多处发痒,有过敏的
现象,所以今天的第一个行程是“药局”。很幸运的,我们在元町那边就找到一家有药剂
师的药局(现在想起来,其实是我们问脚踏车老板,他跟我们说的。)总之,IVY在这
买了一罐舒缓过敏的药,然后就正式开始我们的西洋馆之旅囉!
  一开始我们不知道怎么骑的,竟然是骑到“外国人墓地”那边去了。横滨“外国人墓
地”的起源是当时美国船舰上有位士兵过世,船长希望能将这位士兵葬在面海的地方。后
来就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都葬在这里,包括日本铁路的首位工程师Edmund Morel,以及建立
第一座啤酒厂的William Copeland等等。
  其实也不是说那边不好,只是它最后一段竟然是好几十级的阶梯才能连接到大马路。
懒得再走回头路的我们,只好就这样推著刚租来的电动脚踏车,爬坡上去。幸好真的只有
几十级,不过也真够我气喘吁吁的了。
  我们就是从最后那几个阶梯推脚踏车上来。从楼梯走下去就可以看到右边都是墓园。
我觉得日本人好像不太排斥墓园在家附近,因为后来有次坐火车,看到就在火车站旁边围
了一块不小的墓地,隔壁就是人家的房子什么的。
  上到大马路后,第一个看到的西洋馆就是“横浜市イギリス馆”(横滨市英国馆)。
横滨市英国馆位于港见丘公园的中心点,建于1937年,一开始是做为英国总领事的官
邸,后来才被横滨市所接收,成为公共设施。这里最有名的是它的玫瑰庭园,等到五月时
玫瑰盛开时,风景美不盛收。
  在横滨市英国馆隔壁的就是最有名的“山手111番馆”(山手111号馆)。这间
房子是由美国建筑师J. H. Morgan所设计的,过去是一位美国商人鲁芬的家,目前则是横
滨市的文化财产。山手111号馆的正面有三个大拱门,再配上红瓦白墙,让人仿佛是来
到地中海旁的度假旅馆一般。馆内装潢大部分是木制家具,再加上挑高的设计,让人觉得
气氛温馨舒适,更羡慕曾住在过这里的人。
  接着我们顺着路走,一路骑到了“艾利斯曼邸”(エリスマン邸/Erisumann)。艾
利斯曼邸建于大正时代(1926),是由“日本现代建筑之父”Anthonin Raymond为瑞
士商人 Fritz Ehrismann建造设计的房子。这栋房子有着白色的外墙,搭配蓝色的窗户,
感觉非常的清爽。室内空间也不小,可以感觉到过去主人家优渥的生活。现在艾利斯曼邸
的厨房已经被改建为咖啡厅,逛累了可以去那边喝咖啡喔!
  在艾利斯曼邸的斜对面,是“山手234番馆”(山手234号馆)。这栋比较特别
的地方是,它是一栋出租给外国人的公寓,而不是某个人的家。所以房子的装潢比较没那
么豪华,有比较多隔间的感觉。房子里摆了许多合照,应该都是当时住在这里的人的生活
情形。我对这栋房子印象最深刻的是它有一个天井,让整个房子显得比较有趣特别。
  山手234号馆再往前一点点,就是“山手圣公会”。山手圣公会最初建于1862
年,是日本第一座清教徒的教堂,后经战乱、自然灾害的毁损,已经重建过四次,目前的
外貌是维持着美国设计师,J. H. Morgan设计时的样子。这个教堂平时好像不能进去的样
子,因为我看它铁门都是锁著的。刚查了一下,果然是内部不对外开放,所以我们只能在
外面欣赏它肃穆斑驳的古老外貌了。
  与山手圣公会隔一条街,静静地伫立在街边的是“山手资料馆”。山手资料馆不属于
一般所称的七座“山手西洋馆”之一,不过它的外型也是很欧风的感觉。山手资料馆的前
身是被一位姓中泽的主人所拥有,而且一开始也不是盖在这里;是到了1977年才把这
栋房屋移到现址。目前它是横滨现存的唯一一栋木造西洋式建筑。我们本来想进去看一看
的,没想到这里要收费呢!(200日币),所以我只来这里借个厕所就走了(厕所在室
外),就在这时候呢,横滨也开始下起雨啦~~~
  幸好我们只剩下三栋建筑了,而且只有毛毛雨,所以就赶快安慰自己不会下大雨啦,
然后一边赶快往我们下个目标前进。下个目标是“白利普公馆”(ベーリック・ホール)
(Berrick Hall),是英国商人Berrick的家,同时一样是由J. H. Morgan所设计。白利
普公馆应该是山手西洋馆中占地最广的一间,门前不但有一大片绿草地,房屋的格局也非
常的开阔,甚至有类似喷泉设计的起居室,真是太豪华了!
  最后两栋还没去拜访的西洋馆分别是“外交官之家”(外交官の家)与“布拉夫18
号馆”(ブラフ18番馆)。不过在到这两栋西洋馆之前,我们就先经过了“天主教山手教
会”。天主教山手教会最早建于1862年,由一位法国神父所建立,因此它是日本三大
最古老的天主教教堂之一,(另两个是北海道函馆市的天主教元町教会与长崎的大浦天主
堂)。不过它毁于关东大地震,后来由一位捷克建筑师所重建,它简洁庄重的设计被誉为
“日本最美的教堂”。
  这座教堂内部可以自由参观,不过当天我们经过时,外面正好有很多穿着正式服装的
人,所以我们想里面应该有人正在举行婚礼吧!我们穿得这么休闲应该混进去一下子就被
发现了XD....
  最后经过一个下坡后,来到我们最后的目的地:外交官之家与布拉夫18号馆。外交
官之家的主人是内田定槌,他曾出任过纽约总领事及许多国家的大使,房屋内有他接待许
多外国人的照片。外交官之家原本是建于涩谷的南平台,后来才由内田的子孙请求搬移到
现在的地方。
  我个人觉得,外交官之家真是名符其实,非常国际化的房屋设计,一点都不像日式房
屋。房子空间宽敞不说,里面各种摆设一看就是为了接待客人准备的。想来内田定槌应该
是个很有名的人才有办法在当时住这么棒的房屋吧!
  布拉夫18号馆就位于外交官之家的小径旁,走一分钟就看到囉!布拉夫18号馆之
前主要就是做为外国人的住宅,并不确定到底是谁住在这里。也因此,布拉夫18号馆感
觉比较空旷一点,比较没有家的温馨布置感。不过布拉夫18号馆的视野超棒,可以远眺
横滨市的高楼大厦,一览无遗,住在这里环境清幽舒适,令人羡慕。
  布拉夫馆也算位处高地,围墙外面就是一个大斜坡,通往熙来攘往的元町及中华街。
不过在这头被庭园所环绕布拉夫馆好像与世隔绝一样,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我们一连看了那么多西洋馆,老实说我看到后面有点麻痺了XD,毕竟都是西式风格
,有点相类似;但最重要的是,几乎进去每一间都要脱鞋子,虽然基于爱护古蹟,脱鞋子
是必要的,可是球鞋穿穿脱脱真的有点麻烦。所以我那天应该穿娃娃鞋才对,反正骑脚踏
车也不太需要走路啦!
  每座西洋馆都有纪念章可以盖。所以我顺利蒐集完七间啦!
  说到这,还要补充一下,我觉得“看守”这些西洋馆的职务好吸引人喔!似乎只要整
天待在馆内就行了,扫扫地,换换花,好像也没什么粗重的工作,而且环境整个安静舒适
,又可以定时上下班,真是个好缺啊!我也很想应征这个工作...
  另外就是这些西洋馆的职员人都蛮好的,像是我那天水喝光了,请她帮我装水,那太
太二话不说就帮我倒得满满的;IVY遇到的那位还体贴地帮她加很多冰块哩!除此之外
, 我们把车停在外交官之家,走路去布拉夫18号馆时,回来竟然发现IVY的车篮子
有人用塑胶袋帮她盖住以防东西被雨淋湿,这人也太好心了吧!(虽然也不排除是有人不
想要那袋子,随手乱丢)不过我们要正面思考啦,算是人间处处有温情的好例子吧!
  看完七座西洋馆后,我们就准备去中华街吃饭囉!说起这段下坡的路程,还真不是普
通的陡呀!我觉得往下冲的速度,实在太可怕了,脚踏车感觉都煞不住,而且我们下去那
条路的旁边有座幼稚园,此时正是幼稚园下课时间,所以我就决定用牵的走下去,我实在
没胆直接冲下去....我没沿路尖叫下去应该算不错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