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hibasuki (shibasuki)
2012-05-27 23:26:47图文并茂版:http://shibasuki.pixnet.net/blog/post/28071336
位在京都北部的鹰峰地区在古代是狩猎场,直到17世纪初德川家康将此处赏赐给精通书法
、茶道、陶艺和刀剑鉴定的工艺家本阿弥光悦,才渐渐发展成许多艺术家聚集的村落。这
一带离京都市中心较远、大众运输工具只有2线公共汽车,即使在人满为患的红叶季造访,还
是比其他景点清幽不少,加上是京都枫叶较早见顷之地,就被我列为此行的第一站了。
此区有三个小而美的红叶名所,我最先造访的是离下车处最近的“源光庵”。
源光庵是三个红叶名所里面积最小的一处,草草绕一圈大概10分钟吧!但这里有个精致的
庭园,和象征生老病死四苦的“迷惘之窗”与了悟四苦的“顿悟之窗”。透过这两扇窗看
庭园,是这里最著名的画面。
除了那两扇"名窗",我也透过源光庵里的其他窗户观赏秋天之美。
离开源光庵后,我想寻找光悦寺,却不见路边有明确的指路标,但左右张望发现大家都弯
进不远处的一个小道内,我猜那里八成就是光悦寺吧!
走近果然就看到光悦寺的告示牌,以及一段不算长但两侧种满枫树的石板参道。往年11月
底到这大概只能看落叶,现在却能看到黄红交错的枫叶把参道妆点成炫丽的彩色隧道,彷
彿穿过这里可以到另一个世界。
因为这段路实在太美,所有游客都集中在此拍不停,连光悦寺的庭园里都没有这番热闹光
景,不知算不算对长眠于此的本阿弥光悦失礼?或是反倒不打扰他的清静呢?
鹰峰三景的最后一站来到常照寺。
相较于源光庵有两扇名窗、光悦寺有本阿弥光悦这位一代艺术家长眠于此,常照寺的知名
度比不上前两者,即使离公共汽车站牌很近却不见人潮。当天除了参道的枫况还OK外,其他地
方看起来普通,多数游客都在红色山门附近拍完照就走。其实我也一度犹豫要不要付入场
费,但早前在这看过吉野太夫的故事,又想着人少或许好拍照,还是进去啦!
付费才能参观的地方主要是每年四月举行"吉野太夫花供养"的庭院与第二代吉野太夫及其
夫婿的墓,面积很小,但有红色的献灯和茶席点缀。由于天色在这里转阴,加上庭院真的
很小,我进去晃了不到10分钟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