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冬游北海道 为什幺小樽充满了硝子馆?

楼主: dailyfocus (DailyFocus)   2010-01-27 22:29:36
此哨非比硝!哨子不是硝子!
北一硝子馆不是北一女学生卖口哨的店,硝子在日文中是玻璃的意思,其中的北一硝子馆
是北海道最有规模也最有历史的玻璃工坊。
有很多地方都介绍过北一硝子馆,但我觉得最美丽的,是石造仓库中,那一盏盏煤油灯营
造出来的晕黄迷离气氛,加上附设的“欧风煤油灯咖啡馆”,在里面喝咖啡时会感觉时空
错乱,仿佛到了中古世纪或是哈利波特的魔法古堡中。
这边的“哨子馆”极多,是说我对玻璃工艺没有太多兴趣,只喜欢那璀璨如水晶般的光泽
,但一想到那些玻璃日用品带回台湾后,没了那石造仓库、没了那昏黄的煤油灯、没了那
煤油气味…加上不太可能整组带回(只买一两个杯子是没啥意义的),就不再有将它们买回
家的冲动了。唯一非常想带回来的是煤油灯,可是如果买回来,却不知道上哪找煤油就很
糗,所以终究还是忍住了。
为什么小樽充满了硝子馆?
明治13年,日本三号铁路联结了小樽与札幌,小樽成了北海道货物流通的枢轴,因为港湾
需要上下货,因此船舶所装载的货物便存放在这些木结构的石造仓库中。明治32年被指定
成为国际贸易港。那时的小樽拥有超过一百栋以上的石造仓库。北一硝子最具有有代表性
的三号馆就是那时候其中之一的石造仓库。
 
北一硝子三号馆,一开始是渔业用仓库,使用小樽特有的软石头作为外墙。据说 软石头
的隔热效果出色,作为仓库的外墙是再适合不过,即使经过了一百年,到现在也保留了完
好的功能与外型。后来北一硝子三号馆开张了,成为旧仓库再生的成功案例,同时促进了
其他的石造仓库的转用的意义,因此也被指定为小樽市历史的建造物第21号。
北一硝子的前身是浅原硝子店,那时候因为小樽是重要的渔港与国际贸易港,大量的船舶
非常需要媒油灯与浮标,在电力尚未普及的当时,这间店就开始生产大量的煤油灯与玻璃
浮标供给渔船与一般民间使用,一度成为相当大的工厂。后来随着港口贸易没落,生产媒
油灯与浮标的硝子店转型成玻璃工艺厂,小樽也转型成观光运河,若有机会到北海道小樽
的北一硝子馆,或是逛这些各式各样的音乐盒馆木雕猫等工艺店时,除了赞叹血拼这些艺
术品外,不妨听听北一硝子或这些仓库的故事,也等于是了解小樽的历史喔! 
图文版http://dailyfocus.pixnet.net/blog/post/2229262
作者: guanghagrid (深蓝色日光)   2010-01-27 22:43:00
我还真的弄了一个有把手的小油灯回来...XD
楼主: dailyfocus (DailyFocus)   2010-01-27 22:56:00
燃料是什么?
作者: guanghagrid (深蓝色日光)   2010-01-28 01:06:00
纯摆饰,哪舍得用啊...XD 应该可以买到灯油吧!
作者: windhalf   2010-01-28 19:00:00
到底是哨子还是硝子? 为什么前面说硝子中间又变哨子了?
作者: guanghagrid (深蓝色日光)   2010-01-28 20:40:00
是硝子...石部的,玻璃的意思?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