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御宅的江户攻略 DAY7】

楼主: aegis0716 (缺德)   2009-10-12 21:39:06
有图有真相网志版:http://blog.yam.com/CBI0716/article/24549113
【攻略地点:丸之内(皇居)、市ヶ谷、两国、深川】
这天的旅馆早餐,似乎有点不一样。多了……一碗碗迷你的小鳗鱼饭!小碗白饭淋上酱汁
,放上几块小小鳗鱼肉,看起来颇可爱的!后来想起:啊~因为今天是“土用之丑日”嘛

就目前的历法来说,所谓“土用”这个节气,是在“太阳到达黄经27度、117度、207度、
297度的日子”,每个土用约有十八、十九日,其中的“丑日”就称为“土用之丑日”;
而据说土用之丑日当天需要吃“鳗鱼”,所以在这天许多店家都提供优惠的鳗鱼料理,东
横INN当然也提供了迷你鳗鱼饭。至于为何要吃鳗鱼?传说是由于古时一位鳗鱼店老板,
为了在夏天促销鳗鱼,于是散播出这样的消息:在丑(うし)日就要吃有“う”开头的食
物,方能消除暑气,而鳗鱼(うなぎ)不正符合吗?因此一传十、十传百,演变成“土用
丑日吃鳗鱼”这样的习俗了!(据说此主意是出自文人科学家“平贺源内”之手。)
我不太敢吃鳗鱼,大概是被那种滑溜溜的形象影响吧?反倒是老弟得以品尝他喜欢的“鳗
鱼酱汁拌饭”,吃了两小碗(也不能吃太多让别人没得吃)。用完早餐,便慢慢散步出门
,前往“将军的牙城”:江户城地区(皇居)。
有玩过“真‧三国无双”的玩家应该知道,小强……不,是“吕布”,被人称为“虎牢关
的鬼神”。而我们在江户城外首先拜观的“平将门”(他是个武将,不是一座门!),应
该可以被称为“关八州的鬼神”吧?
话说天庆二年十二月,地方势力颇大的平将门于下总国反叛,攻破上野国,势如破竹地打
下关东各地,并自称“新皇”,以君临关八州之姿企图推翻朝廷,史称“承平.天庆之乱
”。根据《太平记》、《将门记》中的记载,将门有着两公尺以上、甚至超越姚明的身高
,身体有如钢铁人,刀枪不入,左眼还有“双瞳”(但是比舜、项羽差一截,只有一只眼
?),光是相貌便如此奇特!而在他带兵作战时,背后还会吹起大风,让箭矢射得更远;
将门本人据说还操纵著七位影武者,令人无法知其踪影,根本是百年难得一见的打仗奇才
啊!不是鬼神是什么?然而起兵未满两月,在他让各国军队还乡时,本队遭受朝廷派出的
“平贞盛”、“藤原秀乡” 之军队袭击,鏖战多日,最后被箭射中而亡。而斩下的头颅
便被送到京都示众。
然而神奇的事发生了!位在关东的将门尸体,竟然四处趴趴走,像是在寻找自己的头;而
在京都的将门首级,则日夜不断大吼,叫道:“还我身体来!”。这颗头只是叫叫还不够
,还变成喷~射~飞~头~,直往关东方向飞去!最后大概是燃料用完(?),坠落在武
藏国内,位置就是今日江户城外的“平将门首冢”。德川家康入主江户后,害怕将门怨灵
作祟,便将其封为江户的守护地主神,时至今日,将门的“神头”还是在皇居外守护着东
京。
拜过“神头”,接着就要进入江户城啦!现在称作“皇居”的江户城,其实之前有跟旅行
团来过,只不过由于当天下雨,所以只在二重桥前拍几张照了事,就匆匆赶往下一个景点
了,所以对城墙内的景观没有太大印象,这次当然要好好参观!
由于之前看过一本《日本古城建筑图典》,作者为三浦正幸先生,用深入浅出的文字,搭
配丰富的图解与照片,介绍日本城郭的建筑构造、工法、形制,让我对日本的古城有了更
深入的了解,所以这次参观江户城,多少想见证一下书中所讲到的知识,也是我第一次认
真地参观日本城。
首先我们沿着护城河(濠)走,从大手门进入,马上可以见到古城的玄关“枡形”。这一
块四方形空间连结著外侧的“高丽门”与内侧的“橹门”,让人们从高丽门走进来之后需
要向右转,才能从橹门进入城内。为什么这样设计呢?因为敌军若攻进高丽门,还必须要
再攻破橹门才行,这段时间前段敌军会集中在“枡形”中,此时守城士兵只要紧闭橹门,
同时从四周墙上、橹门二楼向敌军发射弓箭,敌军便像瓮中之鳖一般任人宰割了!实际进
入“枡形”后,试着想像前后二门都被关上,四周又有箭雨从天而降,即使没被射中,心
里的恐惧感也会使人精神崩溃吧!这样的守城机关的确厉害。
进城之后,拿了参观证(无料,离开时收回。),继续往城内走。经过据说由服部半藏率
领甲贺、伊贺、根来众作为护卫的“百人番所”,在皇居东御苑中央的广大区域找到了“
松之大廊下迹”,就是“赤穗浪士事件”中浅野内匠头砍伤吉良上野介之地,也是整起复
仇事件的导火线,不过现在已经规划成公园绿地的一部分,不见当年回廊的建筑,只能从
简介牌上的图片来想像了。
大片公园的彼端,只卧著一大块石台,看似不起眼,不过它可是昔日江户城最雄伟之地喔
!这块“天守台”就是江户城天守阁的基底,最初的天守阁完成于二代将军秀忠之时,进
而在三代秀光时达到最大规模,成为地上高度58公尺、五重六阶、象征幕府权威的大型天
守!可惜在明历大火中付之一炬,之后便没有再重新建造了。不过光从天守台就可以发现
,石块的形状几乎都是切整的四方形或多边形,堆积法不是“布积”便是“龟甲积”,确
实是较近代城郭的石壁建筑法;从角石超整齐的“算木积”建法看来,更是一点也没有早
期城墙粗犷、不规则的堆砌痕迹。我想,如果能将天守重建起来,虽然有可能像大阪城一
样有现代感,不过不失为一个让战国迷参观的圣地。
登上天守台观览后,又在回游式山水的“二之丸庭园”中休息一会,便走出皇居东御苑,
再沿着壕沟、经过巽橹走到“皇居外苑”。外苑附近的二重桥又称作眼镜桥(大概是桥下
两个半圆形之故?),由于之前已经看过,而我也没有太大兴趣,因此照几张相便足够,
不过上次没有看见的有名地标“楠公铜像”,这次一定要仔细看看。只要朝皇居外苑的东
南角走去,远远即可见到英姿飒爽的楠公骑马像啦!
这位“楠公”,就是镰仓末期的名将“楠木正成”(或作“楠正成”),是如同中国的关
羽、岳飞一般,被奉为“军神”的存在。这位战将原为金刚山地区的“恶党”,即是不顺
服当今政权的地头武士。当时的镰仓幕府大力削减朝廷地位,天皇、朝廷公卿形同虚设,
备感威胁的后醍醐天皇遂开始寻找救兵,而响应天皇“S.O.S.”的,就是楠木正成。在笠
置山受命之后,正成便以其根据地金刚山区为本营,构筑赤阪城,抵抗幕府派出的大军。
正成的思考不拘泥于现在而考虑长远,城池为可守可弃之物,战法亦不被正统兵法限制,
采用游击、奇袭、野伏等多采多姿的战术,出乎敌军之预料,竟以极少人数打得幕府数十
万大军铩羽而归。也许是受到奋战的正成影响,各地诸侯慢慢加入倒幕行列,最后连幕府
大将足利高氏(后来的“足利尊氏”)也倒戈,由源氏家族建立的镰仓幕府,就这样于北
条氏时代灭亡了。
重新掌权的后醍醐天皇没有记取教训,推行“建武新政”,没有大力封赏在战争中出力的
武士们也就罢,竟然还企图削弱武士阶级的地位,让统治权集中在朝廷,这样便又重蹈了
镰仓幕府的覆辙。楠木正成上谏天皇,要天皇提升武士之地位,因为全国的武装力量就分
布在这些武士们的手上。但天皇不听,终于导致武士们不满,由足利尊氏带头燃起了叛乱
的狼烟!虽然在楠木正成等将领的努力下,解除了京都被包围的危机,并将尊氏打回九州
,但是天皇并未反省,朝廷大臣也都认为正成的建议会破坏他们的荣华富贵,因此否认正
成的建言,让失望的正成里外不是人。未能及时处理的结果,导致尊氏在九州、四国养精
蓄锐完毕,实力足以率领“传说”五十万大军再度进逼京城!此时就是善战如楠木,也难
以抵挡尊氏的军队。
在凑川的死战之后,正成知道大势已去,便与属下所剩七十余人,以及弟弟正季撤退到一
间小屋中。正成端坐屋中,对正季问道:“吾等死了之后,在‘九界’之中你想去何处?
”,正季答曰:“吾愿与兄长七世为人,歼灭朝敌!”,正成便大笑道:“既然吾等愿望
相同,就来世再做兄弟、共同奋战吧!”,语毕遂与正季互刺而亡,七十余骑也纷纷自尽
,未有一人投降于足利军。
在足利氏建立“室町幕府”后,楠木正成一度被视为“朝敌”,被幕府诋毁为反贼,直到
后来才被平反,更由于其之善战、忠心耿耿而被封为军神,广受人民崇敬。试看正成当时
的情况,朝廷、武士都不支持他,但正成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为朝廷奋战到最后。所谓
“文死谏、武死战”,或许是一种愚忠,然而坚持自己所相信的正义,大概就是古时武将
的浪漫吧?
结束对楠公的追想,接着从“樱田门”走出来,不禁再回头将这座门看个仔细,体会一下
历史的氛围,想像在大雪纷飞的那日,井伊直弼就是在此门外被志士们斩杀,空留下后世
人们对这位“赤鬼”的批评与猜测。时近中午,原本想看的半藏门稍微远了点,为了肚子
与双脚着想,便将行程更动,放弃参观半藏门,先搭电车前往“市ヶ谷”,去拜访一下围
棋的殿堂:日本棋院的本院。
在《棋魂》(旧译《棋灵王》)的漫画、动画中,从近藤光当院生开始,剧情便以日本棋
院为主要场景发展,一直到北斗杯时期,棋院的画面还是经常出现。出车站后走一小段斜
坡,就可以看见右侧的日本棋院,“日本棋院会馆”的字样与白色建筑,果然与动画中一
模一样!进去馆内之后,迎面而来的就是张贴赛程的布告板,以及后方墙上播放对奕实况
的电视;右方的玻璃柜中展示著古代的棋谱(就跟阿光见到的古董棋谱一样,是用汉字来
标记手顺的。)与古时的棋盘,左边还有日本棋院的发展与简介,整个空间除了下棋的“
喀喀”声响,并没有多余的喧闹,令静谧的棋院充满了高手云集的气势。
上了二楼,就是棋院的贩卖部(在动画中的贩卖部是在一楼),可以像阿光一样在这里买
把白色折扇,或是有许多高手题字的折扇可以参考,像是吴清源、林海峰等名人,甚至是
近来连战皆捷的棋圣张栩,都有在扇子上留下墨宝,供围棋迷参观选购(其他日本围棋名
人我就不太熟悉了……)。旁边有一区是专门卖书的,包含围棋杂志、棋谱等,当然整套
的《棋魂》也是不可或缺的(?)。更里面的区域,则是有桌椅、棋具让人对奕的,如果
是要找动画中那种铺榻榻米的和式房间,可能要到楼上了吧?
看过楼层简介,我们上到了五楼。
为什么要到专业的五楼?因为高手们的决战之地:“幽玄之间”就在五楼!
在《棋魂》中许多有名的对奕,都在“幽玄之间”展开,例如近藤光与塔矢亮的新初段系
列赛就是。还记得动画版中,塔矢亮的新初段系列赛那集,就叫做“幽玄之间”。而近藤
光那场则是由塔矢名人“指名”比赛,两人也是在幽玄之间对奕;佐为为了与塔矢名人对
奕,背负了极大的让子条件,因此下法异于寻常,在旁人看来或许毫无章法,但是却让面
对面的塔矢名人感到一股异样的气氛,就如同墙上挂轴所书的“深奥幽玄”一般,后来才
会希望跟阿光(佐为)以“分先”再比一场,这又是后话。
由于当天没有人在五楼对奕,所以房间都没有开,灯也是关着的,我们还在门边观望许久
,想说要不要找人问问,或是干脆偷溜进去一探究竟(!)。犹豫了约五分钟,正当我们
打算离开时,正好上来一位貌似管理人员的先生,于是乎我便使用极破烂日文单字(还不
是句子哩!)加上比手画脚,希望他能让我们进去看看。他得知我们没有预约后,先叫我
们在外面稍等一下,便进去了管理室。过了一阵子(或许是去登记什么的),他才拿出钥
匙来,再将周围的灯打开,拉开纸门,允许我们进入幽玄之间参观。
能进来参观幽玄之间,真的是意想不到的事!所以我在进入房间时,脚步都不自觉地放轻
,深怕踩坏了什么,或是太大的脚步声破坏这里的宁静。然而,真实地置身在房间中时,
心跳声反而越来越大了!正中央摆放著厚重的棋盘,两旁放著没有脚的椅子(方便棋士跪
坐),左侧都摆着可以让棋士倚靠的把手;旁边的矮桌就是让登记者记录棋局的,对面的
纸门外有一小块空间,用白砂与黑石摆设著枯山水,带有“禅”的平静、祥和气质,应该
更能让选手进入身心一致的准备状态吧?而这房间的象征──川端康成手书的“深奥幽玄
”挂轴,就悬在墙上。看到那苍劲有力的笔迹,加上这间和室的氛围,的确让人感到“深
奥幽玄”,让我即使没办法在这里下棋,也有一种跟诸位高手并驾齐驱的感觉。
“我终于进来这‘幽玄之间’了……。”,塔矢亮曾这么感叹,如今的我亦是。这意外的
插曲,大概是这次东京行中最为“意义非凡”的吧?
告别了幽玄之间与有礼貌的管理员先生,顺便在车站附近的吉野家解决午餐,再搭车前往
江东区的“两国”。两国地区最有名的是“相扑”,因为最有名的相扑竞技场“国技馆”
就在两国,但我对“阿肥相演”没啥兴趣,反倒是这里的“江户东京博物馆”比较吸引我
。(博物馆外还有一座德川家康铜像)
“江户东京博物馆”介绍的是:从古时江户到现代东京的历史发展,包含大量的珍贵史料
;其中最特殊的,就是展览品中有许多复制的历史物品,可以让游客实际触摸、照相,比
起其他完全不能照相的博物馆,感觉亲民许多(可以照相的东西前面会摆“写真OK”的牌
子)。一进去主展馆,就有一座缩小复制的“日本桥”,桥的下方(也是展览区)有一座
仿造“芝居”,就是江户时代的剧场,当时还有人在舞台上表演“落语”(类似单口相声
),虽然听不懂,不过看其他观众都在哈哈大笑,想必也是有着不错的笑点!
展场里的古代江户部分,展出了武家、平民的住宅模型,也有实际大小的房屋隔间模型,
重现平民的日常场景,让我们知道以前的江户人是如何生活的。而让我比较印象深刻的,
就是可以“实际体验”的设施啦!例如:江户时代救火队所使用的大旗帜,可以实际去摇
动、尝试一下当救火队员的感觉;还有装着千两小判的“千两箱”(当然是上锁的=_=
),让你可以抱抱看一千两金币有多重;还有可以实际坐上的轿子、可以听见二战时期广
播的电话……等等,让游客不只是隔着玻璃观看历史文物,还多了一份“参与历史”的新
鲜感。日本人“销售历史”之成功,从此处便可窥见端倪,反观我们自己的历史,不但没
有被推广、行销,反而常常被人所忽略,这样下去想要让人民重视自己的历史,恐怕还有
一大段路要走。
结束了博物馆的参观,历史之旅却还没有结束。在这个地区的两国公园中,立有一座幕末
时期的大人物:“胜海舟生诞之地”的石碑。
胜海舟本名“义邦”,维新之后改名为“安芳”,“海舟”则是他的号,也最为人所知。
海舟曾学过兰学、西洋兵法,之后更成为访美使节之一,搭乘“海上之舟”:“咸临丸”
造访旧金山,开拓眼界。在他担任幕府陆军总裁之时,正逢倒幕行动如火如荼;当倒幕军
欲对江户城发动总攻击之前,胜海舟与维新三杰之一的西乡隆盛达成协议,让江户“无血
开城”,避免城中百姓的伤亡,但正因如此,海舟亦被幕府方诟病为“没有节操之人”,
忽略他为无辜百姓着想的立场。明治时期的海舟,也对新政府不甚满意,时常批评,认为
时下官员比不上幕末之三杰:木户孝允、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晚年居住在赤阪,口述
《吹尘录》、《开国起源》、《冰川清话》等书,最后脑溢血过世。
对于胜海舟的印象,就是在“神剑闯江湖”中那位温和、充满智慧的长者(忘记是哪一集
出现的),我想胜海舟在面对要来刺杀他的坂本龙马时,也是运用这种不疾不徐的态度、
包罗万象的知识,才能让龙马俯首贴耳、心甘情愿地跟着他学习。
海舟在访美归来之后,曾说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和我国不同,在美国地位高的人相对
也聪明。(我が国と违い、アメリカで高い地位にある者はみなその地位相応に贤うござ
います)”,让我觉得十分有意思。如果政治人物都能像海舟所说的这样,那离“太平盛
世”也就不远了吧?
离开两国公园后,依据着地图,我们在某个路口找到“芥川龙之介文学碑”,上面借由芥
川所写的文字,来纪念这位传奇人物。
如果说“悲惨”是伴随着“天才”出现的必然,那芥川龙之介就是日本的代表天才之一了
。由于母亲在生下他之后发疯,所以由生母胞兄的芥川家收养。自小便学习多项才艺的龙
之介,在阅读方面更是涉猎广泛,奠定他日后的文学基础。成年后跟随“夏目漱石”学习
,并发表众多代表性作品,其中有许多作品都是自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取材,再以芥川独
特的笔法改写、构筑,形成其自己的风格,也在此时达到文学生涯的高峰。
可惜老天没有给他走下坡的机会。由于体弱多病,加上性格敏感得近乎神经质,造成芥川
的精神衰弱。最后大概是受不了折磨,于家中吞服大量安眠药自杀,留下社会的一片譁然
,为这一闪即逝的文学巨星哀悼,并设立“芥川文学奖”奖励后进文学创作,直至今日。
将眼神回到文学碑,上头刻着芥川根据一篇唐人传奇小说所改写的〈杜子春〉里的一段:
“──你大概已经不想再当神仙了吧!至于大富翁,你也早就厌腻了。那么,你以后想当
什么呢?”
“不管当什么,我都打算做个真实的人,过著真正的生活。”
杜子春的声音,充满一种至今为止从未出现过的爽朗口吻。
像樱花一样绽放、凋谢的龙之介,也许只想跟自己笔下的“杜子春”一样,不管当什么都
好,只要做个真实的人、过真正的生活。
这就是他寄托在杜子春身上的……自己最大的愿望。
下一个景点也是在说历史故事,就是“本所松阪町公园”。虽然说是公园,其实只是一块
小空间,不是让人们来跑步、运动的;重要的是这块地方的历史──这里曾经是“赤穗浪
士事件”里,大石内藏助等人要杀的“吉良上野介”之宅邸……的一部分!原本的吉良宅
邸可是大上八十六倍(约2550坪!),不过在吉良宅邸消失后,只有这一小块地方被买下
,建成“公园”来纪念这起事件。走进门后,里面的墙上有着浪士们的花押,角落里也有
一个“首洗井户”,我想应该是在此砍下吉良首级时要先洗一洗,要供奉给主君时(泉岳
寺)再洗一次,才会有两个首洗井户吧?(要把首级洗干净一点……这些浪士还挺周到的
。)墙边还有一座吉良义央的追慕碑,让人缅怀一下这个倒楣家伙。而且在小神社前还摆
有一叠本所松阪町公园的简介,让参观者自由拿取,才能宣传这段历史故事以及此地的价
值。
离开两国地方,往南走就是深川区。说到深川的名人,那就非“松尾芭蕉”莫属啦!在这
里到处都可以见到“俳圣”的足迹呢!
“松尾”是这位大俳人的姓没错,不过“芭蕉”只是他的署名,本名据说为“宗房”,出
生于伊贺国上野,幼年为藤堂良忠之侍童。主人过世后,他离开藤堂家,开始写作诗、文
、俳句,以俳人的身分活跃。之后他进行了两次较大的旅行,第一次是从江户往富士山,
再经过伊势、上野、京都,写成《旷野纪行》;第二次就是与弟子曾良一同前往奥州(本
州东北)之旅,完成其经典之作《奥之细道》,并将俳句“侘寂”的风格推展到极致,融
入“禅”的意境,被人称为“俳圣”。晚年则隐居于江户的芭蕉庵,也偶而外出旅行,但
最终因为腹疾死于大坂,也有传说他是因为误食有毒蘑菇而亡,享年51岁。
由于芭蕉出生于忍者大本营“伊贺”,幼年的主家又是姓“藤堂”,正好是伊贺三大上忍
其中一支;而他数次的长途旅行,更是以惊人的速度完成,种种线索交错起来,便有人推
论芭蕉其实是幕府派出的忍者!而且芭蕉的俳句,对于声音、大自然现象描写甚多,有人
怀疑这其实是传递讯息的暗号,更加怀疑“芭蕉是忍者”的说法。这个说法十分有趣,但
是和“谦信女性说”一样,缺乏确切证据;再说忍者本来就是隐密性极高的职业,怎么可
能会留下让人察觉身分的线索呢?如果真的让人抓到把柄,也只能说芭蕉的忍术还不到家
吧?
沿着隅田川走,可以在“八名川稻荷”附近发现“江东区芭蕉纪念馆”,里面据说有展出
关于芭蕉的文物、古董,但是我们并没有进去(要收费的),而是继续沿着隅田川河岸的
大路走,就可以到达“深川芭蕉庵迹”,据说以前就是“芭蕉庵”的所在,现在则是成为
“芭蕉稻荷神社”,把芭蕉视为“芭蕉大明神”来祭拜(哇~升仙啦!)。小小的神社中
,除了有“奥之细道三百年”以及“俳圣芭蕉翁生诞三百五十年”的纪念碑,还有刻着芭
蕉成名俳句:“古井や/蛙とび込む/水の音(寂静古井中/青蛙跳入水中央/噗通一声
响)”的石碑,而每座碑下都摆有青蛙石像喔!虽说青蛙跳入水中,旁人看来只是稀松平
常之事,但在芭蕉笔下,却能用俳句呈现出一种寂静深远的况味,加上“扑通”一声水响
,伴随涟漪散开的就是无穷的余韵。能用细致的观察力表现出大自然中的禅意,芭蕉的“
俳圣”名号实至名归。
继续往南走,走过万年桥、清川桥后,沿着仙台堀川的河边小路,就会发现一条“芭蕉俳
句散步道”,羊肠小径旁立著许多木牌,上面都是芭蕉的著名俳句,其中我只认识“五月
雨を/あつめて早し/最上川(五月雨纷纷/汇聚名江最上川/奔腾向前方)”之句,这
是芭蕉在游览最上川时所写,可不是《搞笑漫画日和》里那种怪怪的句子啊!
走到海边桥附近的路口,就是“采荼庵迹”,是芭蕉展开“奥之细道”旅行时的出发点。
现在虽然有一栋小房子,不过一看就知道是现代建筑,只是大约模拟一下采荼庵的大小而
已。小房子前,还端坐了一尊芭蕉塑像,看他拿着斗笠、手杖,眼神望向远方,确实是要
出门远行的样子。我也陪着芭蕉翁坐了一会,心想我们光是在东京闲逛,回旅馆时还是两
腿发酸,芭蕉翁这么大岁数,还要走去东北,那个时代可没有新干线啊!芭蕉或许真是忍
者,又或许是个仙人吧?
眼看今天的行程已经跑得差不多,便走回“清澄白河”站,搭车到“大手町”站,再走路
到东京车站,想找找车站中有啥好吃的。既然来到日本,怎么能不吃日本的国民餐“拉面
”呢?于是我们在车站美食街寻寻觅觅,看到一张广告,上面写着四家拉面名店的分店已
经在东京站开张,我跟老弟便赶紧随着车站导览图找到……天啊!人怎么这么多!这四家
店队伍都排了好长一串,其中一家更是排了好几个转角,队伍最末端已经要等一小时后了
!我们饥饿的肚子怎么可能等这么久呢?无奈之余,只好走出车站,找到一家“松屋”(
类似吉野家的快餐店)解决晚餐。
而且,在东京傍晚的天空上,竟然意外地发现了彩虹。
七色的虹桥跨越天际,让路人都仰头惊叹,拿出手机猛拍。
隐隐约约地,似乎还有另一弯淡淡的七色桥,在天空中形成了双重彩虹的奇景。
用这样小小的幸运来结束这一天,感觉还挺不错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