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雷]所罗门的伪证前后篇

楼主: windmars (玄子)   2015-04-30 14:45:32
(剧情泄漏)
父亲家暴而性格暴戾的大出、母亲软弱而恨意十足的树理、老师漠视父母忽视而性格扭曲
的柏木、与父母一样爱吃开朗的松子、养父母细心照顾而走出伤痛的神原、活在父母期望
而正直但原本温和懦弱的凉子,好与坏,孩子们都深受上一代的影响。但是当事情失控,
生命消逝,无论好心还是恶意,上一代却掩盖不作为,不愿探究真相,不愿正视问题。
看完前篇,就了解到事情真相并不会惊悚骇人,重要的是那追求真相的决心。始终被上一
代压制的孩子们,不愿再让事情随着大人们的胆怯而消逝。必须拒绝吃下上一代喂给孩子
们的一切,借由追求真相去反抗这一切。体育馆里,凶狠的老师咄咄逼人,认为孩子们是
胡搞瞎闹,一巴掌打下显露家长制的权威。而凉子,温柔而坚定的眼神,这样的决心感染
了2年A班的孩子们。
于是后篇几乎是孩子们的作为,大人退居二线,是下一代的觉醒。电器行老板一席话“我
的妻儿在空袭中过世了,如果早点去避难就好了。毕竟当时大家都以为日本会赢呀。”(
有趣的是这演员在《0.5mm》也是饰演走不出二战阴影的退休教授),道出本片核心,当时
日本上位者以军国主义思想带领民众,让民众感到骄傲与强大,而不见那侵略杀戮与后期
衰败的真相。在战后,到片中90年代(战后日本经济高峰末期),再到现今的日本(泡沫经
济后),上位者乃至整个社会,真的面对真相了吗?
同样在二战犯下错误的德国,不断地进行道歉与反省的转型正义,使得德国走出错误,现
今为世界上重视人权的国家之一。而日本,为什么依然参拜靖国神社、为什么不愿对慰安
妇事件道歉?为什么整体社会,保守而冷漠,不愿探究真相,不愿正视问题,就如同片中
师生面对霸凌冷漠、面对过错掩盖,“满口仁义道德的伪君子。”
明明没有任何制裁效果,为何学生自己还要举办审判?因为上一代不肯面对的真相,下一
代自己来面对。8月15日审判开始的第一天,就是终战日!上位者、上一代不肯中止的二
战过错,让下一代来终止。当天早上凉子出门,父母目送,阳光耀眼,暗示著由下一代来
勇敢面对,也迎向光明。学生的法庭选择了陪审团,日本已不使用的制度。陪审团是英美
法系中,因限制法官拥有过大权力而产生的制度。学生的选择,也代表对日本社会公权力
的不信任。
柏木的心态其实与树理相像,对自己唯一的朋友刻薄,害怕如果朋友也走出阴影,自己就
孤独地留在阴影中。于是当神原离去,柏木放弃了,放弃了这个老师漠视自己、父母忽视
自己(柏木父母在片中几乎快消失)的世界。这个审判,让每个人的过错在法庭上揭露,让
每个人都能诚实面对。这也是凉子与神原尽力促成审判的原因,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在法庭
上,对于自己犯下的罪行而忏悔。
如果上位者、上一代始终不肯面对二战罪行,那么日本社会是否应该进行自我审判。宫崎
骏说“这是一场愚蠢的战争。”村上春树说“日本应该道歉到中韩接受为止。”日本最近
一次国会选举投票率不到六成,20到29岁年轻人更创下不到4成的低投票率。为什么日本
公民始终冷漠,对于参与公共事务找不到光荣感,甚至始终顺服的民族性?为什么日本政
坛始终是右派保守的自民党一党独大,偶尔执政的进步派也始终食古不化?如果勇于面对
,进行转型正义,是否能扭转这样的保守氛围?所罗门的审判中,到底是谁做了伪证呢?
以校长听完凉子叙述后的话来作结“如果封闭了心灵,只看见自己想看见的,只相信自己
想相信的,那就是最可怕的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