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英国【三九】汉普顿宫-亨利八世厅间

楼主: polesirius (ff)   2025-02-10 11:02:20
图文网志版: https://sirius99.com/?p=28706
(造访时间:2023年)
看过伦敦市心的基本款景点,周六早上的目标是“汉普顿宫”(Hampton Court),
本来它被我放在周日早上各教堂的弥撒时段,哪知却撞上铁路罢工。这罢工上周末在伦敦
,这周末换替为伦敦周边,铁路公司简单一句“请使用替代巴士”带过,却让我这外地人
很苦恼。一者是风险变高,二者是交通时间变成双倍,这就让此宫不适合放在周日早上,
因为周日下午排的是“格林威治”,去那边还得耗一段时间,就算赶到,景点也快关门了
。所以就努力大搬风,把它改在今日。
星期四经过“滑铁卢车站”问了工作人员稍有点底,但当由“维多莉亚车站”搭至“
Clapton Junction”,循箭头右转,入眼的候车亭却只像当地的,便有点紧张。问了从车
站过来的工人,原来在火车站前跟人群等就好了……由于是临时性,来的车会去哪,都由
工作人员喊,而那些城市我都没听过。“Hampton Court?最近的一班取消了喔,还是你
先搭去Surbiton,那边发的接驳车比较密集?”工作人员这样回答我。
虽然根本没听过“Surbiton”,看地图是满接近“Hampton Court”,就决定这样搭
了。到“Surbiton”不免又得随时竖起耳朵,好险没等太久,就有一班往那的车,上车的
除了我只有另对男女,难道大家知道罢工都放弃去了?
无论如何,顺利抵达总算松了一口气,从车站过桥,隔着河水,能见部分宫区于林后
半遮面。而当穿过由铠卫、盾徽雄狮独角兽戍守的外门,便是其长楼一线开展。它建于十
六世纪,为枢机主教“托马斯·沃尔西”所建,身为“亨利八世”宠臣,能恣意展现财力
,失势后铺张就成了破口,精心打造的殿阁也被“亨利八世”接收,随各代掌权者依喜好
添改。
既是“都铎”时期建物,外观也展露相符特色,叠砌赭砖自带的纹路,雉堞曲折,参
差烟囱宛如军士们高擎的枪尖。走进楼门,第一重中庭“Base Court”张启另幅类似景貌
,但棱线明显精致了些,侧处硕大山墙带入类似教堂的沉稳意象,中央钟楼顶着帽冠聚焦
了视线,柱上还嵌入“图拉真”和“哈德良”的头像。那儿便是“亨利八世”的厅间了,
若按原先计画,我应从它看起,见外围厨房的入口就在身旁,就决定稍稍调动,比较顺路

为了供餐给当时多达千人的宫廷成员,这区配置比一般还广。看来应是有特意还原布
置,广场可见装载麻袋的推车,厨房里锅碗瓢盆散列挂置,不过相比某些城堡的逼真忙碌
人偶,眼前的就虚了些,仅墙面手绘的几许厨师与蒸烟。反倒是穿入的窄巷较有风味,一
名身穿古服准备上工的老者低头行过,顿时倒溯时光。
厨房区出口为“Clock Court”,表示我已绕过稍早抬望的钟楼,来到第二进了。这
中庭设了一座多角小塔,各面嵌著咬管狮头,显然是喷水池,看过文章写当时会刻意以酒
代水,显示豪奢,这座不知是否正是原物。
辨认过方位,从有钟面的楼门回穿,便进入宫区的第一个主题“亨利八世”。作为迎
客的是“Great Hall”,即从外头看很像是教堂的那座大山墙建筑。这厅早年为仪典、餐
席、剧场之所在,“亨利八世”偶尔会粉墨登场,扮演拯救落难女子的英雄,现今工作人
员也会穿当时衣装在此应景表演,可能时段未到吧,高阔的空间里显得阒静幽深。
抬头端望,其屋顶使用了“Hammerbeam工法”,层叠的弧跃肋线让沉重桁架显得轻盈
,乍看黯淡的木构也隐著哥德式勾框,曲绕后凝为一个个繁复垂缀。挂毯是最主要的装饰
,在两侧叙著旧约的亚伯拉罕,藏含“亨利八世”的自诩。非教徒的我初见有些狐疑,毕
竟对故事细节不熟悉,也找不到最为人熟知的场景,好在这宫很不错,重点房间多半能找
到活页本,说明各壁毯、挂画、艺术品的内容。
据上头所言,这套有十幅,为维护古物,会轮休著减少积尘与阳光照射,外加部分挂
在别区,因此只能看到六幅。起始的是天父的呼召,要亚伯拉罕离开美索不达米亚,前往
迦南。接续和他并立图面中央的是姪子“罗得”,由于手下牧人的争纷,后者决定往“索
多玛与蛾摩拉”那儿发展,也就是他带出知名的罪恶之城支线,以及变成盐柱的故事。隔
邻跟亚伯拉罕互动的为祭司“麦基洗德”,当时“罗得”卷入两股势力的大战被掳走,因
亚伯拉罕插手才得到解救,知此事蹟的祭司特带着食粮与酒,表达庆贺并献上祝福。
对墙就是耳熟能详的“亚伯拉罕献祭以撒”了,一开始辨认不出,是因为标志性的那
幕画得很小啊,就顶部一小角,像循着山路勾绘连环画,结局放远景,重点反倒变成初始
的上山,列于前景的四人也难分身份。再过去是亚伯拉罕对子嗣繁衍的烦恼,他把回故乡
找儿媳这事交给了“Eliezar”,画面右侧能见大量聘礼的装箱打包。然后就是“利百加
”的登场,她打水给历经旅途风霜的“Eliezar”跟骆驼群,显现其良善,也落定了这桩
姻缘。
国王座席后的两幅来自不同系列,描绘美德与恶念的对战。处理方式挺奇特,人物几
乎塞满整画面,且以女性为主角,有些还穿着戎装,之间的细节就算读过解说仍让我一头
雾水。一幅的右侧为与乐师们同奏的弹琴女生,左侧举剑攻击的女子说是被“慈悲”阻止
的“正义”,难道是将音乐归在耽于逸乐的罪孽吗?另幅“人们初见七宗罪的惊讶”同样
令我不解,一般都将七宗罪各自的特质夸张形塑,这里只是一批恬静女子穿游而过,若真
要说,仅她们的座骑偏怪,像“愤怒”身下便是只龙。
大厅后为“Great Watching Chamber”,这样的命名,是因守卫会在此过滤,够尊贵
的宾客才能续往内行,宫廷也曾为了知晓王后有没有生出王子,在此等候。应该是才经过
整修,抛弧窗台的斑彩徽印玻璃、天花板多边饰框的辉亮交错,莫名有种现代感,仅环墙
的色褪壁毯仍显著沧桑。
这区的主题挺杂,也考验想像力,其一说是表达“Romance”,却仅见衣着华丽的人
众簇拥著三女王,彼此在乐声中耳语,彷若盛宴。一幅为海克力斯的终局,描绘他中计穿
上会腐蚀血肉的毒袍,痛苦地宁愿自焚而亡。
另幅“The Triumphs of Petrarch”取材自人文主义之父“彼得拉克”的诗歌,叙述
从爱情到永恒六种概念的生克,壁毯将其化为战胜后的凯旋,有着密密麻麻人物。被挂展
的是系列中的“名誉战胜死亡”,代表死亡的女性倒在后头牛车,名誉则展着翅翼,女神
般高立于前段的象车。玄的是,同系列尚有幅“死亡战胜贞洁”,究竟是怎样的论述,可
能得读过诗歌才能参透了。
这间的边角藏着以鹿角头装饰的梯间,仆人会从那端餐点上来。往南面向“Clock
Court”的这侧,曾是“亨利八世”的主要厅间,从觐见厅延展至客厅及卧室,可惜被后
续王朝拆掉改筑了,只能朝东进入“Processional Gallery”。
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在周日或节日,“亨利八世”会以大阵仗游行般循廊走去礼拜
堂,它串接几个小房间,并于转角藏着较私密的议政厅“Council Chamber”。不知为何
,这厅所有窗口都被封掩,兼著壁面图腾深蓝,阴晦的气氛很让人勾想曾在此的暗潮涌动
。窗间以金色帘盖标志的,显然是国王座位,议桌比较令我意外,是圆形的,高的椅背挂
著成员名字,该不会是自比亚瑟王与圆桌武士吧?
原路行出,“Processional Gallery”朝南转向为“闹鬼画廊”,这奇特的命名,得
从“亨利八世”的好色说起。他本已有正妻“阿拉贡的凯瑟琳”,是背景显赫的西班牙公
主,却被貌美的侍官“安妮·博林”吸引,后者拥有优雅谈吐、文艺素养又懂欲拒还迎,
很快便令国王失去理智,藉王后生不出儿子,要改娶。然这在当时可不是一国之事,得教
宗批准,在连六年都被否决的景况下,“亨利八世”豁出去了,“宗教改革”的幌子被搬
了出来,英国国教诞生,不用再理梵谛冈。
讽刺的是,这段新婚的蜜月期颇短,“安妮”抢了皇后,在民间形象已成狐狸精,上
位后又过得奢华,且就像被诅咒般,她也生不出儿子,所以“亨利八世”再次见异思迁。
他罗织了通奸罪名,在“伦敦塔”斩了旧爱,对温婉的侍官“珍·西摩”期待满满,哪知
新后虽真给他生出继承人,也随之香消玉殒。伤痛之际,“克莱沃的安娜”被推荐过来,
结果因修图过多,见面后很快被退了货,接棒的第五任是“安妮”表妹“凯萨琳·霍华德
”。
她的美貌据说更甚“安妮”,偏偏“亨利八世”已是腰围破百的痴肥阿伯,满身是病
无法行房。于是年轻的新后耐不住寂寞欲望,自己偷养了小狼狗,最后东窗事发。被捕之
际,她便是沿这长廊跑去找“亨利八世”求情,却仍被逮住在尖叫中拖走,亡于“伦敦塔
”。自此,就不时有传言在这瞄见阴魂,泣诉其委屈和怨恨。
大白天里,自不会有如此画面让我见识,能看的只有各导游加油添醋的表演,以及长
廊的挂画。诸画中最醒目的是“亨利八世”,他最常见的形象描绘似都来自于此,一个微
胖的中年人,孰不知他年少模样还满纤瘦。而当望过其父亲“亨利七世”领着一家于圣乔
治脚下跪祷,会看到一幅“亨利八世”的全家福想像。
称其想像,是因继承人“爱德华六世”根本不可能以那年岁跟母亲同框。两女儿也因
各自母亲的关系相当疏离。“血腥玛丽”是第一任王后生的,“伊莉莎白一世”出自“安
妮”,是在第六任的劝说下,僵局才稍微改善。廊间一处小室特意还原了与第六任结婚的
场景,如此空间,感觉结得很随便啊。
这区域的压轴,是岔路通往的王冠厅及皇家教堂。前者展示“亨利八世”的王冠,它
因“克伦威尔”那段混乱的时年,即君主制的短暂废除,与其余王室珍宝一同毁熔,是因
有文献钜细靡遗描述其构造,才得以复原。除了多彩珠钻,翻挑金叶中的迷你雕像也是其
亮点。
皇家教堂则不负其身份,一入眼便以瑰丽的天篷令人讶叹。灿金肋线在发散后,交互
结为菱格,跃弧的优雅和垂缀的繁复雕镂都让我无法移目。特别的是,它以湛蓝为底色,
星子散点,再加上小天使于各处的飞舞,便彷若夜空乍现的天界。望着望着,便觉改成今
天来其实也不错,毕竟官网标示它明日关闭。只惜禁止拍照啊,王冠便罢,这儿很没理由
,仅能自行解释,我们所站的是楼上小包厢,若每个游客都要拍,外头很容易就大塞车。
抓着有限的时间凭栏四望,相较天篷,壁面、座席的木色镶饰便显得隐抑,虽可说是
当政者的喜好改变,主因仍是“克伦威尔”造的孽。根据资料,祭坛后本是面大型玫瑰花
窗,嵌著“亨利八世”及“珍·西摩”的人像,结果被革命军砸烂了。目前所见的,是“
安妮女王”时期的设计,立柱支起弧拱,缀著藤叶的背板将伤疤遮掩封印。
至于中央那留白的椭圆框,可能是还没找到中意画作吧,但或许也是种提点和记印,
予人各自思索,不下定论。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