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记] 英国【二九】阿尔伯特音乐厅、纪念亭

楼主: polesirius (ff)   2025-01-20 10:56:58
图文网志版: https://sirius99.com/?p=28125
(造访时间:2023年)
从“V&A博物馆”朝西走,被牺牲的“自然历史博物馆”很近,就在隔壁,往外的人
流显示它也在散场中。由于太多林树遮蔽,我经过警卫同意,进了外门,在他身旁拍摄跟
望看。它刻意以砖石砌出纹路,棕黄间穿插几许灰蓝为条带。窗拱应是对古罗马的怀想,
再掺了些拜占庭风味,双塔则让它多了睥睨气势。
最初是想留个一小时,看看大厅,毕竟类似的风格也往内探入,展现迎客的阔伟。当
然还有雄霸此厅的展物,早先这儿是只名为“Dippy”的梁龙化石复制,它在前些年环游
英国几大展馆后,功成身退,交给蓝鲸“Hope”接棒。顺其沉潜之姿的引导,可以逛进古
生物化石馆,跟恐龙们打招呼。可惜被“圣保罗座堂”的意外耽误,什么龙都看不到了啦
,也别提其他区的动植物跟矿物。
即便计画被打了折,绕着围墙拐向北,这条轴线仍有建物值得走看,像是“皇家阿尔
伯特音乐厅”(Royal Albert Hall)。很直观地,这栋同为女王献给亡夫的纪念物,由
于是剧院性质,外观也呈弧圆,山簷立面、拱窗环围,像座竞技场盘据在丘顶。
爬著阶梯往上,于门前碑柱高立的,是英姿飒爽的亲王。视线扫过三角楣的多彩拼贴
,抽象的饰缀往旁转为写实人物的环带。其名为“艺术科学的胜利”,可以看到艺术家沉
醉于音乐、绘画及雕塑,宫匠们搬运堆砌砖石,筑起一座座恢弘的经典建物。这也是当年
“万国工业博览会”的缩影,亲王原规划盖座展馆,延续曾于此争放的奇思妙想,可惜英
年早逝,眼前的音乐厅也算是帮他实现了梦想吧。
从高台朝外望,街对侧的“皇家音乐学院”一如其名,像座宫殿般,角塔为缀,藉起
伏山墙勾出典雅棱线。由地图看,环围的砖色建物亦多是以皇家为名的不同学院。绕着音
乐厅向后头走,浏览墙顶环带人物的搬演,也疑惑已排成长龙的队列到底是为了啥。某位
知名音乐家吗?我好奇探看着,没瞥见海报也只能将此惑搁心里。
自博物馆延伸的这一大区被称为“Albertopolis”,意味女王对亡夫的追思不仅于此
,当绕至厅北,便能见对面公园的“阿尔伯特纪念亭”(The Albert Memorial)映烁著
夕辉。顺其招引走去,这座显然比音乐厅前的规格更高,碑台人物密集,华盖以复兴式哥
德打造,山簷衬著炬塔,用繁密镂雕、藉层叠人像,形塑亲王一生的理念。根据资料,他
在推行教育改革、废除奴隶之外,也醉心于艺术,因此华盖四面的三角楣将诗歌、雕塑、
建筑和绘画化为王者,于宝座持着象征物。
碑台亦有着呼应,以缪斯女神居住的“帕那苏斯山”为名,艺术家云集。南面“诗歌
”的中心为写出两部史诗的荷马,他弹著竖琴,脚边有但丁、莎士比亚聆听,右方人众间
能找到巴哈、莫札特、海顿与贝多芬。西面的“雕塑”不意外以“米开朗基罗”为尊,随
其视线望去,有同样雕了“大卫”的多那太罗跟制作“天堂之门”的吉贝尔蒂,后辈们在
另一侧,最知名的应是贝尼尼吧。
转往北,这边记印的是“建筑”,中心为Arnolfo di Cambio、乔托、布鲁内莱斯基
三人组,没有他们的携手,便没有如今瑰丽的“佛罗伦斯百花大教堂”。东侧则是明星如
海的“绘画”,怎么挑都肯定有遗珠。以文艺复兴三杰居中可谓安全牌,也意味米开朗基
罗的再现,右边可见同时期的贝里尼及提香。朝左,年代与地域切转着,揭显鲁本斯、林
布兰的风华。
纪念碑的蕴涵不仅于此,台座四角的人物将领域向农、商、工程、制造推扩,随多彩
镶嵌的冠顶往上望,环立的雕像为艺术科学的化形,信仰美德的凝现。而能将这一切优雅
耀展的自非无名之辈,“乔治·吉尔伯特·史考特”才华洋溢,他一生设计改建了八百余
建筑,光经手的教堂就多达五百,以拿手的哥德复兴,让无数陈衰的获得新生。游客最易
感受的,该属“圣潘克拉斯车站”那宫城般的门面,而我这几日走来,也见识了好几处,
“巴斯修道院”扇形拱顶、“伊利座堂”唱诗班、“国王学院”的增建、“西敏寺”北翼
立面,后几日显然还会遇到更多。
可惜主碑的雕凿从阶下就被封挡,细节如何但凭个人眼力,扩增其展幅的外围四座,
就亲民多了。它们代表各洲,有印度象的显然是亚洲,象上女性扬著纱丽披巾,光头长袍
的男性应该意指和尚。以母牛伴侍的为欧洲女神欧罗巴,在周边环围的也戴着小王冠。顺
时针续绕,雕塑因有美洲野牛的冲锋多了野性,与印地安人的羽饰相得益彰。另一角的骆
驼就和宁多了,随披戴埃及头饰的女性慵懒栖坐。这些雕作起了极佳的搭衬效果,当绕着
环走,思考之间的构图也形成一种乐趣。
拍摄过、赏望过,计划里的下一步是要到邻近的“肯辛顿宫”。它从十七世纪便是王
室起居所在,直到被“白金汉宫”取代。由于也在“London Pass”使用范围,自然曾考
量入内,但真的挪不出时段了。且里头同样禁止拍摄,从网络寥寥几张的图片,感觉应是
居家舒适的设计,亮点不多,就决定在宫外转绕便好。不过从早走到现在,腿真的快断了
,懒魂发作下,不仅把宫区删去,其所在的“肯辛顿公园”、“海德公园”也通通放水流
,拖着脚步直接折往“哈洛德百货公司”。
会想逛,是因为它有很奇妙的埃及风布置,进去后找到中心的大扶梯,果然放眼皆是
相当浮夸的景貌啊,金炫的色调,女神“哈托尔”临空成列为纹带,牛角冠间的日轮绽著
耀光。柱式自然也仿了纸莎草,厅间入口有法老威严俯视。虽然完全不正统,掺杂了很多
别的元素,考古学家肯定吐血,经过打灯的这一切仍令人流连。
我搭著扶梯缓缓上行,让满壁的刻绘和象形文字过眼,瞥著混血风格的铜亮窗栏、嵌
入的多彩丛林拼贴,有时推敲其渊源,与印象中的神庙场景相比对,有时扬起嘴角,对那
些冲突情境吐槽著,拍摄纪录之余,也乐趣无穷。
来此的另个目标是在地下室伴手礼区的茶叶,它家茶罐有一系列特调都是古典建筑,
让我好想扫回家。但拎了几个,想起已经买的那堆“F&M”,我那行李箱哪装的下,再说
家里堆置的空罐已太多,还好一转头就瞄到组合包,虽只是简单纸盒,总比空手而归好。
小型款自不可能囊括多少品项,只有最元祖的“First Blend”、结合印度非洲特色的“
Knightsbridge Blend”、庆贺茶屋开张的“Georgian Blend”与添加花果香的“Empire
Blend”。交替著品味,作为苦闷上班日的调剂已足够。
排著长长队伍结完帐,本来晚上是有安排去英国第一高楼“碎片塔”登顶看夜景,哪
晓得它公告维修,还退出“London Pass”。这很恶质,毕竟门票四十几英镑超级贵,是
购买“London Pass”很大的诱因。或许店家就是觉得这几年少赚了吧,所以改换政策试
试水温,而我们这类已入手Pass的小民气归气,也不能怎样,只能改换目标,开放也拒去

无法上“碎片塔”,这个晚上变得相当闲,便进地铁从“骑士桥”搭至“绿园”,去
第一天错过的“F&M”本店。一如网络文章所述,它几乎包下整栋楼,还设了整层的下午
茶区。坐电梯上去,不确定是否没提供晚餐,即使布置典雅,桌面杯盘狼藉,人客冷清,
便有种繁华落尽的沧桑。
顺着楼梯往下逛,每层都有不同的贩卖主题,厨具、酒、食材、蜂蜜,而各种精致的
茶具是其中大宗。盯着那些勾边绘缀,不得不承认,购买欲有微微被挑动,问题是家里没
客人啊,买来也只是搁橱柜,仅自己在欣赏,而所谓饮茶的仪式感,一年又能兴起几回。
同我类似想法的应该占多数吧,逗留在这些楼层的根本没几人,很令我好奇收支究竟
如何打平,难道全部靠底层?走近底层贩卖茶、咖啡、饼干的柜架,这里的摆置显然比车
站分店更具想法,有空间尽情挥洒。相对地,货色也更多,逛了一圈就手滑补了那天放回
的两种茶饼干跟水果茶。后者是分别加了柠檬、橘子、接骨木花的绿茶,三个小铁罐装一
盒颇可爱。其他游客感觉同样陷入失心疯,都快关门还一堆人转绕着不愿散,对岸人尤其
夸张,满满一推车,到底要怎么带回国?
该逛的逛完,最后的目标是吃晚餐。很多人到伦敦会造访贝克街的“福尔摩斯纪念馆
”,藉那些还原的厅间,让自己走进书里,参与大侦探生活,同他抽丝剥茧。由于都说非
书迷肯定觉得虚,就决定改来“福尔摩斯酒吧”吃饭,据说里头也有相关陈设。
坐了地铁至“查令十字”,到的时候外头挤得满满,人手一杯酒,仿佛有什么活动。
在疑惑中进去跟一楼酒吧的店员说想用餐,他居然回餐厅打烊了。什么意思,是今天特别
,还是每天都早早关啊?想问清楚,偏偏他忙着搞啤酒,不想理我。呆愣几秒的我不死心
,又问了旁边冒出的女店员,可能女生比较心慈,抑或异性的吸引力,她小声跟我说:“
餐厅在楼上,你可以问那边的人。”
爬著楼梯往上,果然墙面都是福尔摩斯的海报,还有间房里头书本相框摆置满满,而
那些在桌椅间囤放的看似杂物,推估都是小说提及的物事。不由得辨了一下,可惜我只有
在小学国中时读过,现今早记忆模糊了,仅黑板的“跳舞小人”还有些印象。没办法啊,
福尔摩斯对当年的我太严肃了,反而是不羁的亚森罗苹更得我心。只是,这房里为何会有
穿着睡袍的莫里亚蒂教授呢,阴魂乎?
穿进餐厅,问了在那的服务生,她先是说因为下午有活动大家都累了,所以不想再接
客。但在我的哀兵恳求下,她考虑几秒,可能觉得只一人还行,就收了我。这令我顿时松
了口气,感谢天地,毕竟从早走到现在真的快挂了,完全不想另找餐厅啊。本来我是说会
快速吃完,不造成负担。她却爽朗回答既收了,我就尽量坐,没差。于是口渴的我就先点
了杯调酒,不晓得有没有被偷偷碎念。
网络推荐的主餐是“Steak & Ale Pie”,结果都卖光了,只剩鸡的特餐。担心鸡皮
的我虽傻眼,也不可能说谢谢再连络。幸好当送上桌,敲开面包盒,里头的肉没皮,沾上
酱还算美味。可惜厨师大概真累了,面包有些部分烤太焦了啊,青豆也太多。罢了,相比
被赶出去在街头盲寻又饿肚子,此刻有吃有坐,有雅致空间可欣赏,已经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