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地满百岁 社群活跃续政治存在感

楼主: laptic (无明)   2025-07-10 13:42:26
标题: 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地满百岁 社群活跃续政治存在感
新闻来源: 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7100086.aspx
中央社 记者吴升鸿 新加坡专电
马来西亚前首相马哈地今天满百岁,他在社群媒体转发多则标记他的限时动态。这位曾两
度担任首相、极具影响力的东南亚政治人物,未因年长而降低社群活跃程度,经常评论政
治议题引发舆论。
马哈地(Mahathir Mohamad)过去几年虽多次进出国家心脏中心接受治疗,但仍积极活跃
于社群媒体表达对时局观察与评论。他曾两度担任首相。许多马来西亚人士今天透过社群
媒体向他献上祝福,他也在脸书上转发多则标记他的限时动态。
这位极具影响力的东南亚政治人物5月赴日出席论坛时,提及对等关税议题,他说关税措
施对美国的伤害大于其他国家,提高关税等于提高美国人的生活费,并指美国欲维持世界
第一,但许多国家的崛起,尤其是亚洲国家对美国形成挑战。
马哈地过去曾贴文表示,从青年时代至今“立志成为一个坚守崇高价值观的马来西亚人”
。然而,他的发言亦多次引发争议,例如曾指马来西亚华人富有,掌控城镇经济资源,扩
大马来人贫富差距等,引起社会议论。马哈地还曾批评吉隆坡商场只见中文招牌,透过社
群媒体上传照片佐证所言非虚。不过,他的脸书贴文与照片遭到网友热议或批评。
马哈地被誉为“马来西亚现代化之父”,1981年起担任首相,展开22年的执政期,在任期
间积极推动许多大型发展计画,包括创建国产车品牌;吉隆坡地标双子星塔、吉隆坡国际
机场、首都轻快铁等计画,也都是他任内政绩。
2018年,当时92岁的马哈地拿下历史性胜选,成为全球最年长首相。那场选举踢下丑闻缠
身的时任首相纳吉(Najib Razak),并终结“国民阵线”60多年的执政,是马来西亚
1957年独立建国以来首次政党轮替,成为全球媒体焦点;然而马哈地在2020年宣布辞职,
引发马来西亚政坛地震。
2022年,马来西亚大选开票结果出炉,再次寻求大位的马哈地惨败。观察家当时分析,这
代表大马政坛一个时代的结束,也使马哈地推动大马经济转型的政治遗产蒙上阴影。(编
辑:陈慧萍)
───────────────────────────────────────
马来西亚建国以来首位健在的百岁前首相,回顾马哈迪争议人生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255553
作者:杜晋轩(关键评论网)
今年7月10日,是马来西亚前首相敦马哈迪(Tun Dr. Mahathir bin Mohamad)的一百岁
生日,也是自马来西亚建国以来,首位仍在世的百岁前领导人。
马哈迪曾担任马来西亚第四、第七任首相,他首次当首相的22年间,是国际公认的威权领
袖,后来因将副手安华打入狱中而受到广泛批评;2003年卸任后,马哈迪始终关注国内政
局,2015年后复出政坛,并戏剧性地与安华握手言和,最终促成了马来西亚在2018年首次
政党轮替,马哈迪二度担任首相时,也是全球最高龄的在位国家领导人。
不过,由于马哈迪和安华的关系始终难以调和,最终马哈迪和安华领导的希盟政权在2020
年3月垮台,自此马哈迪在政坛的声量走下坡且不复返。
接下来,本文将以年代为划分,说明马哈迪在各时期的重要事蹟,了解马来西亚这位传奇
强人政治领袖的一生。
1925至1981年:当首相前的马哈迪
1925年7月10日,马哈迪出生于吉打州亚罗士打(Alor Setar)。
1941至1945年,日军占领马来亚的三年八个月时期,由于学校关闭,马哈迪曾在市场当小
贩,售卖炸香蕉糊口。
1945至1957年期间,二战结束后,马哈迪考入新加坡爱德华七世医药学院(King Edward
VII School of Medicine,今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一部分),毕业后回到家乡亚罗士打开设
私人诊所;1956年与敦西蒂哈斯玛医生结婚。
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脱离英国殖民而建国。
1959年,马哈迪成为吉打州的巫统主席;1964年,马哈迪首次当选国会议员。
1969年5月13日,马来西亚爆发族群冲突的“五一三事件”后,马哈迪撰写公开信,批判
国父东姑阿都拉曼无能保障马来人的利益,要求东姑下台,东姑随后把马哈迪赶出巫统。
1970年,马哈迪出版相当有争议的《马来人的困境》(The Malay Dilemma)一书,并倡
导对马来人采取扶持政策,该书在出版后遭禁。
1972年,马哈迪获准重新加入巫统。两年后马哈迪再次当选国会议员,并被任命为教育部
长,1976年晋升为副首相。
1981年7月16日,马哈迪就任马来西亚第四任首相,同时兼任内政部长,其著作《马来人
的困境》也随之解禁。
1981至2003年:马哈迪威权治国
马哈迪也被誉为马来西亚的工业化之父,任内推行许多重要的经济建设,如国产车计划、
多媒体超级走廊计划、建设南北大道、国油双峰塔,以及将行政首都迁到布特拉再也(
Putrajaya)等。
不过,马哈迪也因推动如航空公司、公用事业和电信在内的政府企业私有化的措施,且获
益者是与马哈迪关系交好的人士,因此被批评助长朋党主义。
1981年,马哈迪推动向先进国日本学习的“向东学习”政策。
1982年1月1日,将西马的马来半岛时区,与东马的砂拉越、沙巴的时区统一(GMT+8:00)

1983年,马哈迪领导的国阵政府修宪,削弱王室对政治的影响,国会通过修宪限制最高元
首否决法案的权力。
1987年,发动 “茅草行动”(Operasi Lalang) ,关闭了四家报社,以及逮捕上百位异议
人士被捕。
1991年,推出“2020宏愿”(Wawasan 2020),目标是将马来西亚在2020实现成为先进国。
在90年代,马哈迪和同样被视为威权领袖的新加坡总理李光耀,提出“亚洲价值”(
Asian values),挑战西方的自由主义。
1997年,马哈迪成功带领马来西亚渡过“亚洲金融风暴”,他拒绝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的援助,并实施资本管制。
1998年,在面对亚洲金融风暴的处理方式上,安华主张接受IMF援助,和马哈迪立场相违
背而关系紧张;安华在这一年被马哈迪解除副首相职务,引发“烈火莫熄运动”,也催生
了由安华领导的公正党。
2003年,马哈迪第一次卸下首相职务,成为马来西亚任期最长的首相。隔年安华出狱。
2008至2025:退而不休到重返政坛
2008年5月,马哈迪因对接任者、时任首相阿都拉巴达威不满,辞去巫统党籍。
2009年4月3日,纳吉成为马来西亚第六任首相,马哈迪也重返巫统。
2015年,由于巫统党内的马哈迪支持者遭到首相纳吉派系的清算,马哈迪开始转向与安华
和解。
2016年2月29日,因不满纳吉的贪腐丑闻,马哈迪再次宣布退出巫统;9月8日,马哈迪成
立土著团结党,隔年率党加入安华领导的“希望联盟”(Pakatan Harapan)。
2018年5月9日,马哈迪领导希望联盟赢得第14届全国大选,再次出任马来西亚第七任首相
,成为全球最年长的民选国家领导人。
2020年2月24日,因和安华关系决裂,马哈迪辞去首相职务,希盟政府在3月垮台。
2020年8月,马哈迪成立“祖国斗士党”(Parti Pejuang Tanah Air)。
2022年8月,马哈迪宣布创立祖国行动联盟(Gerakan Tanah Air),参与11月的全国大选
,但其政党未能胜选,而马哈迪自身所竞选的国会议席也落败,无缘成为全世界年纪最大
的国会议员,也因得票数低而丧失按柜金。
今年6月4日,马哈迪再次引起舆论的关注,他召开记者会宣布,已和土著团结党、伊斯兰
党等在野党成立“马来人秘书处委员会”,旨在团结马来人族群,推动让马来人重新掌握
国家政权,接下来将发起马来人“大保护伞”(payung besar)的团结运动。
尽管马哈迪在上一届大选失利,但他至今仍活跃于国内政治,也常到海外演讲或接受国际
媒体专访,并发表争议性言论,让世界保持着对他的关注。已满100岁的马哈迪,尽管其
影响力早已大不如前,但其吸睛的意图与能力,至今仍受各方瞩目。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